危急时刻一声长笛,运煤列车转过一个弯道。火车头刚露出山角,两个司机便看到前方的轨道上有人拼命地向火车奔跑而来,两只手举过头顶用力地挥,大声地喊。紧急制动!滑出去300多米后,挂着12节车厢的火车头停在了距前方道口不到10米的地方,道口的钢轨上停放着一辆熄了火的大卡车,几个农民工正在卖力地推车。 太惊险了!这可不是拍电影,而是发生在铜川矿业公司铁路专用线红土镇至徐家沟一个无人道口处的真实故事。
叫停火车的是铁运公司工务领工员孙少鹏。2009年5月21日下午5点,孙小鹏从红土车站下班后骑着摩托车行驶在305线。孙小鹏在听到火车鸣笛的同时看到道口上停着那辆大卡车。于是,他几乎是跳下摩托车,冲向钢轨拦截火车。火车拦住了,一场悲剧避免了。
按照法律规定,火车肇事并不像汽车一样承担重大责任,但是,保证生命安全是铜川矿业公司和铁运分公司的孜孜追求,两条共约82公里的专用线上救命于危机时刻的感人故事时有发生。还是2009年,4月16日下5点半,东风5689号车头拖着12节装满煤炭的重车从柏庙沟车站驶出。行至史家河段时,司机突然看到前方有两个约三岁大的孩子在钢轨上玩。重车惯性太大,紧急制动不能立即停车。两小儿被火车汽笛声吓得手足无措,愣在了那里,瞪着眼睛看着火车向自己驶来。眼看就要悲剧发生,危急时刻,副司机纵身跳下火车,从钢轨上抱起两个孩子跑了出去。
圆梦2010年
喜报:2010年,铜川矿业公司铁运分公司实现了路外无伤亡,避免了32起安全事故,创造出了矿区铁路自营21年来路外安全的最好水平。今年前5个月,仍保持了无事故的好成绩。
铜川矿区铁路专运线共81.544公里,承担着矿业公司的煤炭运输任务。一条是从南站到东区的各矿,一条是从梅家坪到北区的三个矿井。两条线路1989年自营以来,从原始的蒸汽机作业到如今的全新内燃机车,从老早的老化线路到现在的各项指标、性能都完好的铁路专运线,铁路运输生产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但是,路外安全事故始终是整个安全生产难以突破的一个瓶颈。 两条专运线的路况特点是:陡坡多、弯道多、道口多,仅无人平角道口就有近40多处,而且沿线住户多,所以造成了火车道上行人多和无人道口车辆随意穿行的局面。
为了杜绝路外伤亡事故,去年以来,铁运公司开展“单车无事故”、“建设平安线”和“群监员盯梢”等活动。在乘务员、调车员、车站值班员、扳道员中推行“一看、二扳、三确认、四显示”的手指、口呼、眼看安全行为规范,提升了安全作业标准化程度。
记者下线
“下线”,铁路运输的专业术语,就是上路的意思。 6月11日上午9点,记者有生以来第一次走进火车驾驶室。调车员的口令,室内语音提示,地面红、黄、绿色不断变换的信号灯,以及轻而短促对各种信号应答自如的汽笛,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陪同采访的工作部、安监处、运输科和机动科的四名同志,一一介绍行车安全流程作业的一招一式。车头顺利地挂上了12节车厢后从南站驶出,经过桃园道口、公园路道口、五一路火车站,列车出国铁,进入专运线。
一路上,要进9个车站。每进一站,先看“预告信号灯”,再看“进站信号灯”,然后进站出站。每过一“关口”,司机和副司机都要高声呼唤,手比眼看,确保安全行驶。 一路上,记者看到,沿途能封闭的路段全部用防护网封闭。 一路上,司机的左手始终握着制动柄,车速每小时从8公里到40多公里不停地变换。每经过一个弯道,或者将要经过一个平角道口,都要鸣笛。
每年为国家运输电煤七八百万吨的铜川矿业公司铁运分公司,在24小时不间断的运输途中,采取种种措施保障安全,广大职工齐心协力,给钢轨牢牢系上“安全带”。
编辑:鱼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