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矿务局一五三厂位于铜川市郊区东34公里广阳镇西沟,原为煤炭工业部在陕西设立的定点生产民用爆破器材的生产企业,1969建成投产,四十二年来为陕西的煤炭工业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累计生产工业炸药15.8万吨,工业电雷管2.85亿发。四十二年来,无一起重伤及人身伤害事故,安全生产15000余天,在全国火工品生产同行业中堪称奇迹。荣膺全国煤炭企业现场管理之星和陕西省文明单位称号。
常言说一花而见春,一叶而知秋,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让我们通过一支烟的故事,来透视这所民爆企业中关于责任与落实的安全观。
厂长测试与省长被“搜身”
故事还要从该厂现任厂长申联选说起。1999年,他上任伊始,此时,一五三厂已历经了十三届领导班子的替换,每届领导班子都把安全看作是企业发展的重头戏来唱,厂长申联选当然也不例外。
一天,他为了测试一下门卫制度的责任落实情况,从来就不抽烟的他就特意揣了一支烟上班去。因为厂里上上下下包括门卫都了解这位82年大学毕业就到厂工作至今的厂长无抽烟嗜好,所以,他顺利通过工厂大门。事后,申厂长说,本来我想好了,如果被查出,我就自罚1000元然后奖励门卫1500元。结果让他很失望。接下来厂里以此为契机,在职工安全素养和重罚重奖制度上下功夫。加强安全意识的养成教育。防微杜渐,责任的落实到更深更细。2001年,原省长程安东来一五三厂调研,门卫和各车间值班人员也严格履行厂里“五个一样”的安全制度进行例行检查。程安东省长在进入总库、雷管车间、炸药车间时,每到一处均按照规定被“搜身”,严禁带烟火入内。以至于当时陪同的厂安质部部长都有些面子挂不住。
昂贵的喜烟和扔在草丛中的大意
这是1999年至今11年间仅有的两例违规罚款事例。
一次发生在2002年,厂里的司机田师傅在厂门外接受了办喜事的人一根烟,被门口的检查人员发现,虽然是在厂门外,但过了规定的警戒黄线,被视为严重违规,没收了车钥匙,罚款1000元,同时,停职一个月参加安全培训。同事们戏说:“这根喜烟太贵了。”
第二次是2004年厂里的一位中层干部违规,前一天他出门办事衣兜里装了一盒烟,因平常不装烟,早上上班时忘了拿出来,当走过警戒线时突然想了起来,连忙掏出来扔到草丛里,但还是被正在检查的申联选厂长发现。他被罚款1500元,被扣全年的奖金,降一级工资,同时参加安全培训。那位中干开始想不开,培训中逐渐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他在全厂干部会上的检查中说 :“制度不是对我一个人定的,在这样的高危行业,不严格按制度办,每个人的安全都难以保障,处罚得应该。”
一份七年无人问津的奖金
2004年3月,厂里针对存在的问题,又重新修定了安全管理奖惩制度,专门设置安全举报奖金。规定,凡在厂区内发现带烟火者,罚款1500元,并给予开除厂籍留厂察看一年的处理,对于举报人员每人次给予1000元奖励。
可是至今十一年了,这份千元奖金静静地躺在制度里,无人问津。为什么呢?该厂安质部部长孙顺利淡淡地说:“安全意识一开始是通过重罚等手段强制,慢慢强制变成习惯,习惯有慢慢变成自觉,自觉慢慢变成一种文化”。七年时间就发现不了一次携带烟火的人吗?在这群山环绕,幽静角落比比皆是的厂区?笔者不死心又打电话过去再次核实,并开玩笑道,什么时候让我找着一位就好了……,话音未落,电话那边就想起了该厂安质部部长自信的笑声:哈哈,可以啊,那你可能要在一个无人偏僻的角落待上半年一年,看看能不能抓到。前几年这里的民工都不在厂区边缘抽烟了何况我们的正式职工。
看来,这个举报奖的确不好拿到啊。
故事讲完了,明白只是一段挂一漏万的文字。因为,安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奇迹的背后是科学的管理、制度的完善、团队的配合、技术的投入、文化的塑造等等庞大而坚实的基础。简陋的文字实难绘出四十二年里十三届领导班子与广大职工群众铸起的零事故丰碑。一烟一乾坤,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用行动担当责任,用责任呵护生命,群山深处,一个不大的企业,四十二年,三代人,一万五千多个日夜的坚守,实际上也是一场伟大的万里长征。它坚守的是一份责任,穿越的是历史风云,跋涉的是与时俱进,夺取的是一场生命守卫战的胜利。
编辑: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