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从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只要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一定要把孩子扛在肩上。“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孩子换位,是这位母亲对待孩子的可贵之处。
那么安全教育呢?
每周一晚,区队的学习室总是座无虚席,安全讲评会雷打不动。在讲评会上,无论是包保科室的科部长还是分管的矿领导,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要加强职工安全教育”。 可是,有的干部在与职工进行教育沟通时,摆出高人一等的“官架子”,采取“我说你听”、“让你咋干你咋干”等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结果适得其反,越“沟通”越不通。有的干部则是大话、套话加文件规定通通都用上,结果职工左耳进,右耳出,到了工作现场,仍然我行我素,把各项规章制度,全都忘到脑后。导致安全工作天天讲,安全事故却频频发生。那么,怎么样教育,才能入脑入心,让职工认可、信服呢?
笔者认为,想要真正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区队干部除了要化身“婆婆嘴” “兔子腿”“老鹰眼”“包公脸”以外,还应该学会换位,就像那位母亲一样,能够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只有区队干部设身处地的为职工着想,站到职工的角度和立场上去观察、体会和分析问题,把老生常谈的安全工作转换成让职工心悦诚服的安全语言,有效地消除职工的反感和对立情绪,找到思想上的切入点,和职工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把“安全”二字真正刻化进职工的心灵深处,改变 “要安全”的被动局面;才能不断转变观念,提高安全意识,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职工也能从区队领导的角度出发,体谅管理者的良苦用心,使安全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编辑 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