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牢筑矿井安全发展根基,王石凹矿以“情感管理”为切入点,教育干部职工严守安全生产的红线,促进矿井安全发展。
用“友情”敲警钟。在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中,一改以往说教、填鸭、灌输式的念文件、学规章的模式,推出“案例式”教育模式,融入亲情元素,激活了职工做好安全工作的“内动力”。以矿上编的《事故案例汇编》培训书籍为重要学习内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和开展事故案例讲评分析,让职工们走上讲台轮流宣讲,从事故中汲取教训,从案例中深刻反思,促进了职工真正从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用“热情”去上岗。积极建立网络、电子屏、板报、文化走廊、井下大巷等安全文化阵地,建立安全文化教育室,不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参观学习,为职工生产提供安全“氧吧”。简洁明了、警示醒目的安全标语悬挂在工业广场、副井上、下候罐室、文化长廊等地,在寓教于乐中使职工接受安全熏陶。组织一线职工根据自身岗位特点,提炼编写个性化的安全警句,量身打造自己的“安全格言”,让职工们用自己的安全警句约束自己安全生产,有效增强了职工的安全责任感。
用“亲情”筑防线。把家庭亲情引入安全生产,把安全防线延伸到八小时之外,把安全堡垒筑牢在职工心灵中。常谈心、常家访,在每个区队职工学习室都设立了全家福专栏,建立了职工家属信息档案,定期走访职工家庭和谈心,让“贤内助”吹好“枕边风”,积极发挥家庭“大后方”的阵地作用,组织矿工子女开展写安全信、向亲人和矿工叔叔送安全嘱咐语等活动,激起情感共鸣,促进安全生产。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