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日安全”活动中,玉华矿全面升级安全管理模式,以检查细节化、监督全方位、整改规范化为要求,重拳出击对全矿各区队、班组、作业场所、重点岗位等区域实行动态督查管理,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积极排查安全隐患,细化岗位责任管理,全力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动态检查精细化。该矿重点结合“百日安全”活动及安全监管相关文件要求,严格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以加强各作业场所的动态管理为基础,重点是管理细节中的检查,逐点、逐面、逐线同时跟进,严格落实各级人员的责任制,加大对重点要害场所、薄弱环节的检查力度,认真完善生产单位每周至少一次的安全大检查及井下旬检月验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对重点工程要安排科队级领导跟班上岗、现场汇报、排查隐患、解决问题,保证施工组织和重点工程的生产安全。对大、小巷运输设施要进行定期检查,做到有台账、有记录,完善各类保护及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运输各类人员持证上岗,保证运输安全。真正将检查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引深到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达到全覆盖、地毯式、不留空白,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标准,对所查隐患按照“五定五落实”原则管理,记录备案,做好跟踪落实,推动现场管理精细化、标准化。
安全监督全面化。该矿不断强化安全管理,严格执行跟值班制度,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紧盯现场,加强走动式管理力度,加大现场督查的频率和范围,强化对现场工作质量、岗位安全的动态控制,做到多走、多看、多管,合理安排组织生产,全面掌握生产动态及重点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挡手问题,建立调度原始记录台账,真实反映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隐患,严把现场安全生产关。同时,该矿还将监督工作重点放在日常不重视的边远区、异常区、薄弱区等,严格落实各级人员的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完善问责制度,对现场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处理,现场不能整改的隐患,严格落实隐患整改措施,确保隐患整改期间的安全,推动安全监督实现全方位、全覆盖。
隐患整改规范化。该矿不断加强作业场所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对查出的问题隐患除现场督促整改外,其余全部进行“四定”,同时,加强班评估日常工作,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实行综合治理、分级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台账,下达隐患处理通知单,负责定期上报重大隐患整改情况,做好特殊作业场所现场隐患排查。严格执行“变追查事故为追查隐患”。只要是查出的隐患,安质科都要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安排专人对重点隐患进行跟踪落实,直至后期销号。在强化对隐患的整改效果、整改力度全面提升的同时,确保重要场所、特殊地段、边缘区域的安全“死角”等重点区域内隐患及时排除整改,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推动隐患整改制度化、程序化。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