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运输线上的安全筑基人
——小记下石节矿运输区道工班长苗长珍
初见苗长珍,很多人都会觉得他长相斯文秀气,很难将他与下石节煤矿道工班长联系联系在一起。可就是这样一位书生气的甘为一枚螺丝钉,守护在矿井原煤运输线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汗水浇灌安全之路,用实干成就非凡青春,矿井实现多年未发生一起重大运输安全事故,而苗长珍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安全筑基人。

安全不是一个人的事 应该大家一起来努力
轨道运输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命脉线”,不仅要保障日常的原煤运输、运料排矸、设备拉运任务,还要保证一线职工的上下班的安全及时,运输轨道的安全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作为道工班班长,苗长珍坚持在安全管理上不断创新。针对个别轨道工劳动纪律意识差,规程措施掌握不扎实,安全意识与工作能力薄弱等问题,他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平时聊天谈话时,引导工友们牢记安全,珍惜岗位。
苗长珍常说:“咱们道工班的工作涉及点多面广活杂,要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要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责任,要把工作当成一种使命,这样我们所做的工作才会更有意义”。作为班长,他坚持脏活累活干在前面,起底、铺道、调轨距、紧急抢修让大家跟着他一起干。他坚持公平公正的管理原则,在班组内部推行经济考核责任制。将每天的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头,月底按照任务的完成情况,做到一人一考核,严格进行奖罚兑现。对安全好、质量好、文明卫生好、标准落实好、任务完成好的“五好”职工,月底按考核办法进行加分奖励,让大家真正从劳动中得到了实惠,大伙儿的干劲就更足了。
运输安全没有捷径 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
无论矿井是安全生产还是采掘接续,运输系统几乎全年无休。节假日不休息也已经成了轨道班的惯例。苗长珍要求大家,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安全警惕。要做到当班任务清,夜班有人值,现场有人盯,安全薄弱时间、薄弱环节时时处处全面安全预控。在检修保养上,做到勤监督,勤维修,按时保养。对道床做到经常清理,保证无杂物、无浮煤、无积水,有效延长轨道、道木使用寿命,坚决杜绝了工作上“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2014年初,运输系统原1T矿车改造升级为新型2.6T自卸式矿车,对轨道质量提出了更好要求。苗长珍带领工友们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加强轨道系统的超前管理,提前做好运输系统所有道岔、安全装置、防护装置的检查维护,确保各类声光信号齐全完善,灵敏可靠。改造完成后,矿井原煤拉运产量大幅度提升,稳固的轨道安全质量保障了运输线路畅通无阻。
2013年8月,矿井一次采全高大型综采设备搬家倒面,重达四十余吨的综采支架等大型综采设备的安全拉运给运输轨道提出了更严的标准的要求。没有经验,就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他和工友们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岗位,严格轨道铺设、安装道岔安全施工作业标准,加强日常维护的同时快速处理紧急和突发状况。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工作需要,就一定有他们挥汗如雨的繁忙身影,即使任务再难再重,全班也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家的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坚决不能因为运输环节问题影响矿生产接续的正常进行。40多天的毅然坚守,矿井生产接续过程中没有出现一起因轨道质量造成的安全事故。从2013年到2016年连续四年,1500多个日日夜夜的安全运输战绩背后,是苗长珍和工友们始终如一的坚守、挥汗如雨的的奋战得来的结果。
有人曾请教苗长珍,这么多年安全为啥抓得这么好?他笑着说:“干活时不忘安全,不安全的活咱不干,凡事讲安全,就没有不安全”。

安全容不得一丝凑合 只有精益求精才能保障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无论道工班活路多杂,人手多紧,苗长珍始终坚持安全管理的标准一点也不降。他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宁愿自己多干点,也不叫职工有怨言。带头学习掌握“轨道拿弯回直”的规律和技巧。在铺设轨道问题上,对轨道高低差、轨道接口间隙要求人人过毫米关。在保障矿井安全运输的基础上,带领班组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严格按照标准化施工要求进行作业,做到上尺上线管理,把轨道运输系统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提升到98%以上。
工作中,他从不把工友当手下,下任务不搞命令式,结合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性格特点合理安排作业岗位,大事小情和大家勤沟通,他要求大家要树立大局观念,相互之间加强协调,共同承担责任,共享班组荣誉。在轨道铺设、设备搬运,问题处理以及人员调配上,他用干部带头、安全任务质量挂钩考核、按劳取酬等多种激励性措施和方法让工友们在工作上变得“高尚”起来,“礼让”起来,“冲锋”起来,像兄弟加战友一样,充分发扬“道钉”精神,默默的坚守在煤矿安全运输第一线,用实干行动筑牢了企业安全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