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飞,毕业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在陈家山矿从事矿井“一通三防”工作,在矿山奋斗的十个年头里,他以爱岗敬业、真抓实干的精神,心系安全、认真履职的作风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称赞,大家都叫他“一通三防”战线的“安全先锋”。
2008年,同是专科院校毕业的同学,有的进城工作,有的选择创业,而他选择了煤矿,从此开始了他的矿工生涯。初来乍到,一切都充满着新奇:飞速转动的天轮、满载乌金呼啸着奔向远方的火车,年轻人那颗火热的心被震撼了,望着面前这座沸腾的矿山,张鹏飞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开始编织勾画自己多彩的梦……然而第一次下井,张鹏飞傻眼了,他那颗兴奋的心几乎冷却到冰点,视野里安全凝固的黑色,只有矿工们头顶的矿灯发出的点点亮光,巷道又深又长,工作又脏又累,一班下来,已经累得腰酸腿疼,浑身象散了架一样。“活儿太累,挣钱不多,又很危险……”,几天下来,张鹏飞就动了回家的念头,可他看看身边正在干活的工人,心里又想,别人能干的活,我为什么不能干,为什么不能在这里实现理想和抱负呢?这时,带工的李师傅也看出了他的心思,真诚地对他说:“我刚来时,也曾想过走,但凭着年轻人的闯劲硬是留了下来,现在对矿山真有了感情,一天不下井,就觉得缺点什么。小张,现代化建设需要煤炭,煤矿生产建设需要我们啊”!一席话说的张鹏飞动了真情,波动的心情平静了下来,他暗暗的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煤矿生产一线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来。从此,他静下心来,虚心向先进人物学习,鼓足力气干。
作为分管瓦斯抽放的技术人员,从见习技术员开始,他每天起早贪黑,做设计、定方案、抓现场。他很快适应了井下的坚苦环境,慢慢地熟悉了这里的一切,也深深爱上了这里的一切。百米井下,苦脏险累,但他立足岗位默默奉献,从门外汉到技术骨干,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这样一干就是十年。张鹏飞常说:“我既然进了煤矿的大门,就要把全部精力献给煤炭事业。”近十年来,他对自己的严要求从来没有放松过,干标准岗,出标准活。在工作中他本着踏实肯干,立足本岗,尽职尽责的态度,力争将工作落到实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将工作做到位。
在“一通三防”专项检查中,他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预防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在工作面管理中,他将工作落实到人,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详细记录。他还多次参加矿井瓦斯涌出量测定、抽采达标评判和矿井通风巡回检查工作,做到不检查到位不离岗,问题不处理不下班,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2016年,张鹏飞参与完成了《优化瓦斯治理方法技术研究》的科研项目,通过瓦斯治理方法的优化,矿井每年可节省瓦斯治理费用450万元。
张鹏飞说,伟大的业绩来自于平凡的工作,一滴水也能折射出七彩的阳光,我要扎根在“一通三防”的战线上,努力为矿井安全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