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线上的“赵大车”
——记铁运分公司榆横项目部5808机车长赵月教
迎着东方的朝霞,一列疾驰的列车呼啸而过……
“哐当、哐当”,车轮与钢轨在碰撞中发出了富有节奏的美妙的声音。这列满载乌金的煤炭专列从矿区出发,在机车司机赵月教的精心操纵下,穿越毛乌素沙漠,稳稳当当地行驶在榆横铁路专用线上……
“十年磨一剑”
从第一次触摸火车头,驾驭火车头,驰骋铁道线就成了他的梦想!可是,想当火车司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条路并不好走!于是,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学理论、学操纵,赵月教想着早日成为一名火车司机。由于考试成绩优异、工作表现突出,从司炉工到副司机,别人需要三年时间走完的路,他被破格允许提前考试,参加工作当年就成为了一名年轻的蒸汽机车副司机。1994年,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从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顺利的经过了铁路局的考试,成为了一名让人羡慕的火车司机。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开始了追逐自己的梦想!勤学业务、苦练技术、仔细钻研、不断奋进……外人看来当火车司机挺轻松,其实是一项重体力活。每次出乘不分昼夜,精力必须达到最佳状态,确保机车运行安全;不管风花雪月,运行途中必须巡视各部件,确保机车运转良好。“十年磨一剑”,他从最初的蒸汽机车司炉工、副司机、司机,再到内燃机车副司机、司机,他几乎没有离开过“火车头”。就这样,赵月教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的一生……
“状元”出自勤奋路
是什么,给了他强大的学习动力?是什么,让他如此勤奋,无论时间怎样变化,工作、学习的热情却从未有丝毫减弱?多年来,赵月教在铜川矿业公司和铁运分公司为一线职工搭建的技能竞赛的舞台上,尽显个人的风采与价值!
赵月教干工作有一股钻劲,考上司机并非他的终极目标,他告诉自己:开火车,也要开出个“状元”来!外行看来,开火车轻松、自在,没有什么过高的技术含量。内行看,开火车粗中有细,精益求精、乐在其中。火车头上,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就有几百个,电器线路、制动部件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如何才能娴熟的驾驭它们?如何才能精准的操纵列车运行?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一等司机?赵月教心里没底,答案只有一个:“练技术!练绝活!”
谨慎驾驶安全车
赵月教在每次出乘时,为切实防止路外伤亡发生,他都和搭班副司机认真学习公司、车间的安全措施、运行揭示、注意事项等记入司机手帐,结合现场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详细的防伤亡措施。运行途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各项限制速度和允许速度,有效地保证了列车安全。开车二十年以来,他从未发生过任何责任事故和不安全因素;而且,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累计防止各类行车事故和路外伤亡事故多起,一次又一次地将列车从危险的边缘拉回到安全的轨道上。
通过多年实践,他为自己制定了“机车技术状态有数、停车标志有数、牵引辆数有数、命令达示有数”的规则,总结出了出乘命令达示多校对一遍、检查机车多看一眼、启动机车多问一声、行车之中多想一想、退勤之后多总结一下的“五多”工作法,坚持做到安全行车、一刻不放松。
勤学善教传帮带
青春伴随着时光流逝,二十多年间,赵月教从师傅眼中的徒弟娃,成了徒弟娃眼中的赵师傅,可对机车乘务工作的热情从未褪却。因为业务好、人品忠厚,单位分来的新学员或者要提职的副司机,大多安排在他的车组,一旦有新伙计们跟他搭班,他就会叮嘱:“火车司机责任重大,责任心强、技术过硬是最重要的。”
机务车间还有意识地把安全意识差、业务技术差的伙计分配给赵月教搭班配对,他利用自己的过硬的业务本领,总是不厌其烦地手把手交,一心一意地带。把机车应急故障处理方法、不同线路纵断面的操纵办法、特殊情况下的行车安全措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使这些技术上的“老大难”、安全上的“后进生”,一跃成为业务尖子和安全行家。
赵月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了矿区火车司机的光荣职责,在他二十余年的乘务工作中,他所做的一切,让广大机车乘务员明白一个道理:学习是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安全和谐之源。
二十八年的风雨磨砺,塑造出他坚韧不拨的毅力和攻坚克难的作风:二十八年的无私奉献,诠释了他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人生追求,他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工作着,在漫长的铁道线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追求。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