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王石凹矿不断强化员工思想教育,在经营管理中做到“四个坚持”,念好全面管理经,为矿井走出去发展储备实力、赢得主动。
坚持舆论引导“不缓”。该矿正确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增强忧患意识,以提高思想认识,发动群众参与,着眼矿井发展为指导,把强化管理,深挖内潜作为应对危机的指导思想,以职工群众为基础,以党员干部为重点,以专题学习、自我教育为基本方法,以自查自纠为配套措施,采取多种方式,寻找艰苦奋斗与矿井转型发展、二次创业、和谐稳定意义的结合点。深入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利用多种载体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帮助职工明算“成本账”,细算“经济账”,深入开展“节约型矿井、节约型科室、节约型区队、节约型班组、节约型岗位”创建活动,引导职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把节约指标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
坚持内部管控“不松”。在矿井回收工作中,该矿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持续推进管理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制定和完善了《矿井回收专项管理办法》、成立了井下回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了井下回收组、机电运输组、资产保卫组、技术保障组、学习培训组、矿区稳定组、安全督导组、纪律保证组等9个工作小组,明确了职责,为顺利完成回收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修改完善了《综合考评考核办法》、《劳动工资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等25项管理规定,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将成本控制渗透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把降本增效落实到现场每个岗点、每个环节,推动成本责任管理向区队、班组、岗位个人延伸。
坚持督查力度“不减”。该矿加大经营稽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将基层单位材料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公示,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在每月检查基层单位材料台帐的基础上,由综考办牵头,生产科、动力科、财务科配合,不定期对12个基层单位材料配件库进行清查盘点,合理控制材料配件审批、库存和消耗,实现了对部分材料配件的调剂使用。在基层各单位成立了材料配件管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承担材料超耗10%的罚款,真正实现落实责任,细化管理。同时,不断加强矿井回收设备和材料管理,该矿相关部门深入井下现场对回收设备、材料进行清查、验收,直至交回的设备材料统一分类码放到矿指定地点。并制定了回收设备材料处置办法,统一调剂再利用,让回收设备材料“重获新生”。截止5月底,该矿已对井下、地面材料设备等物资清查、验收227次,确保了回收物资“颗粒归仓”。
坚持挖潜方式“不板”。该矿牢固树立“省下的就是赚来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陕煤化集团和矿业公司关于应对当前经营形势的具体措施,并制定了本单位49条应对措施。大力开展挖潜增效活动,激发职工自我动手、修旧利废的自觉性,小到灯房擦灯的棉纱洗了再用,大到链条、千斤顶等设备材料,先进行自我维修再合理利用。建立了材料管理预警机制,严把“计划、审批、领用、监管、考核”五个环节,每月对各单位材料费完成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对预计要超支的单位发出预警,防止材料超计划使用。每月召开经营分析会,分析各项成本,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强化节能降耗,通过各种提示牌,号召全矿职工“人走灯灭”,避免“长流水”,严防“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办公用品实行统一采购、计划管理、适量发放,减少流失,杜绝浪费。推进技术创新,鼓励职工投身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及创新创效活动,为节支降耗、压缩成本献计献策,以实际行动调动全矿职工节支降耗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