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山矿多措并举提升班组管理水平,通过建立一个体系,构建两个平台,创新三种机制,巧念班组“管理经”,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立一个体系。按照“管理到班组、责任到班长、安全到岗位”的总体要求,完善“班前班后会制度”、“班长现场安全巡视及安全确认制度”、“班组长交流制度”和“班组长聘用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和建立,形成了组织健全、管理到位、责任落实、运行有效的班组建设体系,为不断提升班组管理水平提供了保证。
构建两个平台。一是构建班组管理平台。结合各班组工作性质和自身工作实际,通过班组长安全生产碰头会、班组安全例会、班组民主管理会等形式,交流班组建设工作规律、不断完善班组建设规范,推进班组建设。二是构建班组长学习成长平台。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班组长轮训班,并在班组内部全面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工作法;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导师带徒等形式,为提升班组长素质搭建了平台;采取“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评”的方法,对各班组的教育培训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促使班组长逐步由经验管理型向科学管理型、由单一业务型向全面管理型转变。
创新三种机制。一是创新管理机制。在工作思路上,不断引入现代班组管理理念,由经验管理模式向科学管理模式转变。在方式上,注重以人为本,把班长纳入管理人员序列,建立了班委会制度,班组民主生活会制度,班务公开制度等,实现了制度化管理,促进了班组管理由粗放型向自主型转变。在工作内容上,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积极推行班组安全自主管理。在人员的组织、岗位的安排、班组内部的奖罚方面都将权力尽可能地下放到班组。二是创新育人机制。实施班组长培养工程,出台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打破干部和工人身份界限。为选入后备人才库的职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培养、考核、使用,再培养、再考核、再使用的动态管理机制,激发班组长的积极性。三是创新激励机制。每月考核一次,被评为达标班组、班组长、星级员工等给予奖励。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