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陈家山矿把依靠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矿井深层次发展的着力点,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企战略,积极构建体系完备、产研结合、人才兼容并蓄的科技创新格局,全面提升了矿井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体系完备 探索创新制度建设
为提高企业综合实力,陈家山矿通过不断规范技术管理、稳步推进创新建设等途径优化技术创新环境,提升科技对矿井的贡献率。在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关文件的精神上,结合矿井实际,认真抓好技术工作,维护技术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增强技术管理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为开展技术管理和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同时,为切实将科技创新工作引向深入,努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先后制定实施了科学技术奖励和技术创新标兵等相关配套管理办法,引导鼓励职工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展开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论文成果评选、技术比武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在“新、小、实、巧”上做文章,由此促进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和创新成果的快速推广应用,提高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
产学研结合 运用社会资源服务企业
在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的工作中,该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加强与大中专院校之间的合作,围绕规程制定、工艺设计、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管理创新等内容,与大专院校、煤科院等科研专家联系,邀请他们现场指导及授课,针对矿井在安全生产实际现场遇到的相关难题进行共同攻关解决,通过相互“借脑、借智”以达到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协同创新”。此外,该矿还积极与煤科院联系为职工进行科学技术论文写作的培训,注重发挥技术交流的作用。通过分享经验、结合实例、深入浅出的培训,不仅使职工论文写作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且在科技创新和攻关活动中,大批技术人才得到锻炼成长,全矿逐步形成了以科技进步引领和支撑安全发展、集约发展的共识,进一步提高矿井可持续发展能力。
搭建平台 让创新主体由“小”及“大”
近年来,陈家山矿积极引导职工创新攻关,科室、区队出现了许多众创团队,实现了创新主体由精英走向大众、由个体延伸到团队的转变。新形势下,该矿进一步结合陕煤集团年度创新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因地制宜转变思路,在各基层单位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车间”,形成了从发现思考问题、协商讨论、再到试验设计、效果反馈、实施推广等“众创空间”闭环式管理模式,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下井进行调查研究,并组织相关人员提出解决方案,再交由创新成果转化“车间”设计方案,经过实验将成果在井下生产中运用测试并反馈实际效果,最终使总结出的先进经验得以在矿井中推广。此外,该矿更加注重强化全员创新意识,从激发全员创新激情入手,深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坚持“五小”创新和“金点子”征集等活动不断线,尤其促进各类创新成果和合理化建议的转化应用,以创新创造为矿井建设插上翅膀,支撑和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