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陈家山煤矿坚持贯彻落实人才兴企、科技强企发展思路,打造全员创新“新模式”,提供创新互动平台,助推基层职工大胆拓维,实践发明创新,形成“人人要创新、时时想创新”的浓厚氛围,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注入动力。
发挥制度优势 助推创新创效“稳步走”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
为进一步健全创新创效机制,使职工创新实现“能用”“好用”“实用”的目标,该矿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革新和“五小”创新成果征集活动的通知》的通知和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创新成果评价、考核、推广、奖励等制度。同时,将“协拓创新创效工作室”平台作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以技能大师为核心,以党员带头创新为基础,激发科技人才创造积极性,唤醒全员创新的“基因”,激活全员创新的“细胞”,点燃职工心中的创新火花。
“我队本着激发全体职工争做创新创效的先行者,解决原煤生产过程中重点难题的目的,结合矿相关要求,制定了我们自己的全员创新激励机制,并对提出安全生产‘金点子’和参与自主创新的职工及时进行工分奖励,极大的鼓舞了全队职工参与创新的热情和动力。”该矿综采队队长王琦说。
聚合人才智力 助推创新创效“加速走”
创新的种子要发芽,人才的培养不可或缺。
一直以来,该矿高度重视职工技能提升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深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以打造“硬核”职工队伍为目标,着力打造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职工队伍,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积蓄人才力量。
“小张,以后跟着咱们单位的‘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田小东好好学习,一定要虚心学习技术技能,学以致用,尽快成长为岗位能手。”在该矿选运区队长对一名工人提出要求。
随着矿井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大批符合发展需求、掌握新装备、新工艺应用技术的技能人才不可或缺。为此,该矿本着师徒双向培养、同步提升为目标,以“培育创新精神,塑造创新人格,争做创新人才”为主线,让懂技术、有经验的“技术大拿”“陈煤工匠”“创新明星”当老师,常态化开展“实训+实践”技能人才培训活动,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丰富“传帮带”内涵、拓展“传帮带”层面,打造有序、高效、递进、全面的技能人才梯队。
如今,在陈家山煤矿活跃着一大批热衷精益求精、勇于探索的技术型人才,他们在这片创新沃土上茁壮成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耀眼成绩,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勇攀高峰,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做实成果转化 助推创新创效“快步走”
创新成果只有转化应用,才能实现价值,创新成果转化也是技术革新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
该矿自主设计多功能移动餐饮车、锚索运输车、井下电网监测系统的改造升级......一项项创新成果是矿井主动顺时应势、强化创新能力的生动写照。这些“土生土长”的创新成果,不同程度地解决了矿井安全生产中的瓶颈问题。有的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确保了正规循环;有的增加了安全系数、提高了生产效率;有的改善了现场条件、保障了职工的身体健康;有的实现了修旧利废、节支降耗。
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源动力。该矿将大力推进创新创效工作,充分结合技术革新和“五小”创新等工作,切实将创新工作当成降本增效的具体做法,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以工匠、劳模等为榜样,不断提高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创新成为大家挂在嘴边、记在心里的大事,真正让职工切身感受到通过创新创效带来的获得感、成就感,切实以创新驱动助推矿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