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企业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营管理 - 企业管理
赵凡:“金牌班组长”成长记
作者:崇娜   来源:陈家山矿    发布日期:2022-08-09   点击次数:
分享:



近日,在陕煤集团首期优秀班组长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中得到喜讯,陈家山煤矿职工赵凡从62名学员中脱颖而出,荣获陕煤集团“金牌班组长”荣誉称号。他从掘进机司机到班组长,再到陕煤集团“金牌班组长”,每一次的“抵达”对他而言,都意味着新的出发。

从“一窍不通”到“行家里手”

2019年3月,赵凡来到了陈家山煤矿综掘一队,正式成了一名煤矿工人,可对井下非常陌生的他在工作中四处碰壁,他暗下决心,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把本职工作干好干精才能在岗位立足。

白天在工作岗位上,遇到不懂的他就问老师傅。晚上,他一个人抱着相关专业书学到凌晨,看完书本的内容,再打开手机查找资料细心研究,通过自己的努力,赵凡很快从一个门外汉成为掘进机司机里的行家里手。

一次,该矿工作面掘进机发生故障,此时,赵凡决心一定要突破掘进机工作臂液压油管漏油等检修方面的技术障碍。技术空白,资料短缺,加之厂家人员的技术保密,这都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可他坚信,“别人能攻克的技术难关自己也可以攻关”。晚上他上网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并同8点检修班同事一起维修设备共同研究学习,抢修现场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查找隐患、解决故障,他认真地记录着设备原件的名称、型号和功能,他对上百种零部件做了详细的记录,建立了全面的设备档案,为后期的维修提供了珍贵的技术资料。最终,调试完好,在井下职工的期待中修好掘进机,生产恢复正常。

从“行家里手”到“技术传承”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作为班组长,赵凡将他们班组的团队理念传递给每一名班组成员。

在班组管理中,赵凡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只要有实践机会,他经常带领新工走进作业现场,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新工单兵作业,训练“全能士兵”。他坚持开展“结对帮”、“师带徒”和“一对一”等活动,以提高班组成员的业务能力。组织开展系统管理班“技术比武”,使班组成员在实践中提升和总结。在赵凡的带领下,综掘一队生产班的16名职工个个都已成为了“技术大拿”“精兵强将”。

煤炭生产,掘进先行,掘进支护一直是制约矿井掘进速度的技术瓶颈。为了解决掘进施工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制约性问题,实现掘进工作更安全、更简单、更高效的目的,这也是赵凡参加陕煤集团首期优秀班组长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的一个目标任务。日常工作闲暇之余,他还经常到车间生产现场,与车间里的老师傅们一起探讨专业技术知识,用他的话就是“啥工作都不能落下”。

“一个人技术好了不算好,整个班组技术好了才是真好。我作为班组长,我将毫无保留把自己在连续两次培训中所学传授于每一位班组同事,做到亦师亦友,帮助班组同事都能更快成长,为矿培养后备人才力量做出应有的贡献。”赵凡信心满满地说。

从“技术传承”到“金牌亮相”

“所有的困难,都是给予你出彩的舞台。”正如赵凡自己所言,现在的他已熟练掌握掘进机、井下支护、安全管理等内容,他自己也成为矿区众人皆知的“名人”。他始终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蹚不过的河。

通过陕煤集团班组长“万千百”综合素质提升工程这个难得的学习机遇,他用心学习钻研,并结合井下工作面和掘进机的实际情况,积极优化掘进机操纵方式,掌握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延长设备使用周期,以“零差错”的操作为掘进机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常年与生产设备“打交道”的赵凡,在操作设备、巡视设备、协助消缺的“日常”中,同样练就了给设备“把脉”的硬功夫,成为维系掘进机正常运转的一道坚实防线,他也与检修人员、司机以及专业管理人员一起,成为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把脉人”。他不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并怀揣着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煤海青春奋斗者之歌。


责任编辑:彦荣 编辑:蓝图


上一条:下石节矿:停产检修除“隐疾” 蓄能聚力再出发
下一条:玉华矿:“新能源”亮相井下 “增程式”机车服务职工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