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矿认真贯彻公司治亏创效实施方案,研究矿井治亏点、增盈点和创效点,强化提效降本,推进效益提升,打好成本管理、减人提效、质量管理“组合拳”,全面吹响治亏创效“进军号”。
立足成本,打好基础拳。科学控制材料投入,节约材料成本,达到材料成本降低目标,对井上、下所有大型设备逐步实现变频控制,严格避峰填谷,提升节能意识;在非生产性费用支出上,实行预算管理,坚持工作餐制度,争取非生产性费用同比降低10%以上,并将矿办公室所属5辆小车封存2辆,预计降低运行费用18万元。同时,坚持设备维修管理以自修为主,将部分大型设备全部纳入自修范围,预计全年节约修理费863.35万元。
突出减员,打好实效拳。严格定编定员管理,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扎实做好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工作。率先将机关科室合并为六大部室,预计机关科室人员年底将压缩至100人内,达到“瘦身提效”的目的。通过集控系统、合岗并岗,精简生产系统富余人员42人。高度重视分流安置员工转岗工作,根据矿井收缩关闭进度和人员富余情况,按时间节点加速推进,做好与劳务输出单位的进一步对接。在分流安置中,预计年底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人员可达200余人,全矿现已离岗退养51人,内部待岗13人,自谋职业65人。对约150个违反劳动纪律的人员解除劳动合同,可减少费用1183万元。同时,实行2.5天周休息制,取消法定节假日工资,暂停企业年金,降低领导年薪及安全抵押奖,减少费用857.4万元。
抓好管理,打好质量拳。采取安全、煤质两手抓,两手硬的措施,秉承“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理念,重拳出击,着力抓好现场管理,严格过程管控,强化危险源辨识培训,确保了安全标准不降低,工程质量不降低,节支降耗力度不降低。截至目前,矿井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712天;高度重视煤质管理。根据煤质储存情况,合理安排开采程序,对煤质达不到要求的采掘头面关停、调整,保证煤质稳定,严格执行《煤质管理办法》及考评考核制度,执行降灰加产、超灰扣产等制度,突出抓好销售过程中的煤质管理,加强铁运煤及地销煤装车全过程煤质管控,减少煤炭落地产生的成本,并积极与销售部门沟通联系,扩大商品煤销售量。
该矿多措并举克服困难,全力做好人员分流安置、“治亏创效”等各项工作,为实现公司“二次创业、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