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个性 独创特色
——对铜川矿业东坡煤矿“一区一品”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特色的才是永恒的。企业文化的不可复制性,决定了文化建设如同缤纷世界,既有高山流水不同风景,也有地貌风情一致情怀。大统一,存有小差异,却又无法替代。铜川矿业东坡煤矿坚持走特色文化创建之路,以“东坡”二字为品牌,强化质量安全,狠抓行为规范,推行“四项技术”与“双述”,创新区队文化建设,安全、质量、经营等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其中,“一区一品”区队文化建设,张扬个性,独创特色,发挥了较强的文化力、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与发展力。对此,笔者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建设现状
进行“一区一品”区队文化建设,东坡煤矿始终以“东坡文化”为引领,软件抓体系建塑,硬件抓视觉冲击。在井上,建成了6大板块、127块粉红基调、涵盖企业文化与安全文化的文化长廊;修建了25块企业文化报栏;更换了21块廉洁清风苑灯箱;建成了27块文化广场宣传灯箱。在井下,建成了24块百花闹春、17块百鸟朝凤构成的两个候车室文化宣传牌板,在二部候车道策划、完成了以“天之蓝海之蓝”为主题的220幅文化理念宣传画。其中纳入精细管理、“四项技术”运用等内容,整体印证“东坡文化”内涵:“东”字五笔分别代表企业文化统领全部,安全文化纵横捭阖,质量文化中间支撑,和谐文化与廉洁文化两点助和;“坡”字八画,分别代表文化灌输、准军事化管理、全员责任制、“五精“管理、“双述”、“四项技术”、干部走动式管理、岗位价值精细化。并以粉红至正红色系为标准色,形成以“东坡文化”创建“文化东坡”、以“文化东坡”靓丽“东坡文化”的企业文化建设循环闭合模式。从而,有效引领基层单位,在推进“东坡文化”创建步伐中,扎实创建独具单位特色的“一区一品”文化。总体而言,有以下特点:
1、立意高远。东坡矿建设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推进科学发展,取得深远实效。提倡“一区一品”区队文化建设,来源于主、客观两个意图。客观上,出于“借力打力”管理策略。以装修区队值班楼走廊为契机,调派企业文化策划人员,配合各单位进行室内装扮,引领他们在规划布局、合理装饰中,体会环境建设的苦、乐、酸、甜,产生爱护环境的强烈意识;在区队文化建塑中,明白色彩、花卉、物件等文化象征意义,提升区队文化素养;在环境建设中,引发成就感、自豪感与归属感,进一步强化正向的区队文化,加快各项工作发展步伐。主观上,出于提升“东坡文化”的创建思路。“东坡文化”是在提炼、总结、预见东坡矿发展历史、现在与将来的基础上,进行的品牌文化与特色文化创建,基本点就是东坡矿的发展实际。这个“大实际”,要靠每个单位的“小实际”才能成型,本质上要求各单位必须走“一区一品”特色文化建设之路。就目前来看,13个单位的 “一区一品”文化建设已初具雏形,对“东坡文化”的整体推进功能已然显现。
2、独创特色。以先行单位为重点,主抓“精湛回安”。该队以“精益求精、回望安然”为核心理念,以粉红为标准色,不仅学习室装饰一新,还为每名职配备了学习笔记、雨伞、水杯,安装了电教设施、投影仪,配备了健康药箱和150学习书籍,购买了统一服装,时常邀请矿领导到区队进行知识讲座,多次召开职工、家属话安全座谈会,区队连续10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各项工作名列前茅。以青年员工为主体,打造“激越运输”。针对该队职工296名、平均年龄35岁、中技以上学历占69%的实际,以“激越运输”为文化简称,以“让青春做证、创激越运输”为核心理念,以粉红为标准色,区队视觉色彩全部以粉红为底色,8朵“向日葵”绽放“我是运输人我骄傲”,每个办公室都有红底白边的对应对联,3片大型绿色树叶,标志出青工班组的文化简称:活力运输、动力运输、给力运输,前后整面2个大牌板,以“运输”艺术变体字为底调,展示了青工励志名言及“青春伴我行”的运输青工重点工作,让职工仰看“阳光运输、激越运输”房梁标语,更添激励之感。此外,推出了“清风通维”、“质地保运”、“温情二队”等独创特色的“一区一品”文化。
3、一举多赢。东坡矿“一区一品”建设,虽然处于初步阶段,但已显出一定成效:强化了归属感,大部分职工愿意把时间放在区队;增强了自豪感,很多职工说“工作有了劲头、干事想创一流”;提高了亲情感,一些职工说“搞文化,干部说话办事不一样了,感觉区队像个家、干部像朋友。”这些,最终促进了东坡矿的整体发展,在即将实现安全“零目标”的基础上,各项工作得到了超前发展。
二、存在问题
1、个性化还不明朗。95%的单位,不论硬件建设的色彩、配置,还是软件建设的路径,都缺乏明朗的个性化“语言”。如同人的气场,没有达到一眼便可定位“温和型”或“强硬型”的效果,甚至可以说还不具备气场。
2、指导性还不突出。“一区一品”文化建设,需要凸显特点,带动其它,体现的是对基层单位各项工作的指导性与带动性。这点,还不突出。
3、系统性还不完善。就目前而言,理论体系尚未健全,创建路径、运行模式都有待探究,应该说,处于初级阶段,系统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建设思路
1、准确文化定位,完善“一区一品”。“一区一品”区队文化建设,实质就是特色文化建设,是宏观企业文化建设的微观支撑。就其形成而言,是在提炼、整合、升华现有资源与认识的基础上,升华为特色文化的,是适合企业文化“不可复制”特性要求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独特的才是永久的。”只有创建适合东坡矿实际、具有各定位特色的文化,才能让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发展于企业、结果于企业,伴随企业发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所以,一定要站在推进企业文化创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高度,依据区队文化的差异性和优异性,扬长避短,明确重点,确保文化定位的科学性与实效性。特别要引入策划能手的文化力量,注重其对“一区一品”文化建设的引领功能与助推功能。条件允许的,可以聘请外来策划力量;条件不允许的,可以实行政工科室与基层单位文化创建包保制,让科室与单位相互对接,彼此衔接,保证“一区一品”建设的准确性、可行性与发展性,可同时解决个性化与指导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2、深入整合建塑,构建数字通道。在硬件建设上,要整合色彩与物件,本着“少花钱、多办事、见实效”的原则,确定标准色,突出标准色,杜绝重复物件和展示类物件。例如文化宣传牌板,底色应采用标准色,内容尽量整合在一块排版上,凡不合理、不实用的,都应及早去掉。在软件建设上,应尽早构建数字通道。当今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特征明显,各种工作、沟通方式都在数字化之内。所以,应适应形势发展需求,将“一区一品”设计内容,全部进入电脑,形成“菜单式”管理体系。这样,既便于整体掌控,也便于“一区一品”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与调用,更便于信息沟通与互动,加快“一区一品”文化力的升级与发展。
3、创建文化井巷,延伸“一区一品”。煤矿的根基在井下,“一区一品”文化建设也应延伸到井下。井下是安全生产的主战场,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龙头地带,更需要文化特质的熏陶与规范。而企业文化的基本特质,如人本性、复杂性、动态性、有机性,更能引领安全生产在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下,以人为本,以动制动,促进安全生产的有机循环。这一点,东坡矿运输区已有所尝试,运输大巷新添宣传品,统一采用粉红底色,视觉激励效果已经产生。应以此为契机,推动井下各头面展开“一区一品”建设,掀起新的文化创建热潮,以来源一线的文化力,助推一线安全、生产、管理等项工作跨上新台阶。
4、植入闭环理论,创建长效机制。“一区一品”区队文化建设,是由各个环节组成的系统文化,每一环节的完整性与完美性,都决定了建设结果的好与坏。审视东坡矿建设过程,虽然策划、实施、改进等环节都有所涉及,却没有形成体系,作用与效果也自然打了折扣。因此,应植入PDCA闭环管理,打造“一区一品”循环管理体系,提升建设能力,才能确保建设的实效性与长久性。而PDCA闭环管理,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涵纳策划、实施、考核、整改再到策划的闭合循环模式,被管理界普遍肯定为一种科学管理模式。具体到“一区一品”建设,就是针对建设存在的每一环节、每一项工作,都按照由计划(P)-实施(D)-检查(C)-改进 (A),再到P、D、C、A的循环闭合。要针对实际,在制定“一区一品”建设母体系的基础上,再针对子体系构成,逐一制定每项建设工作的PDCA管理分体系,以科学、系统的建设体系,形成“一区一品”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一区一品”的长效发展。
总之,东坡矿在“一区一品”区队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也存在一些不足,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花大力气整合、建塑与规范,进一步加大策划、实施、推进力度,才能有效提升“一区一品”文化品味,促进“东坡文化”大发展。
(作者系东坡矿党委书记)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