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组织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党建 - 组织建设
高德富【言论】坚持“七结合” 强化提素质
作者:高德富   来源:    发布日期:2013-08-04   点击次数:
分享:

坚持“七结合”强化提素质

-----关于提高职工技能素质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提高 技能 素质 调研报告

【简介】本文通过对实际的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探讨了工会组织在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方面如何发挥作用。

【正文】

1.导语

加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促进全国人民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关系到国家强盛、民族兴衰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就企业而言,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性工作,更是广大职工根本利益之所在。在新形势下,企业的各级工会组织必须把提高职工技能素质作为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2.实际调查情况

为准确把握提高职工技能素质方面的总体情况,笔者围绕这一课题对铜川矿业铁路运销分公司进行了实际的调查研究。

铜川矿业铁路运销分公司是省煤化集团公司内最早自主经营的铁路运输企业,管辖铜川矿区专用铁路线81.544公里,固定资产4.9亿元,年运输能力1000万吨。现有干部职工872多人,其中干部145人,工人727人,大专以上学历164人,中专以上学历80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专业中级以上职称45人,各专业高级工45人,工人技师16人。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20多年来,从一穷二白起家,一步步探索,一天天发展,开创并完善了极具特色、适合矿区铁路专用线运营的管理模式。多次获得“全国煤炭企业文明单位”、“陕西省文明单位”、“铜川市文明单位标兵”、“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百余项荣誉,成为了铜川业公司的“明星企业”和先行者,塑造了“铁运公司”的良好品牌形象。

但是,让我们把时间倒退到1989年11月,铜川矿区专用线由国家铁路系统接手自营的那一天。一群临时从各矿东拼西凑,用惯了铁锨把的“煤黑子”,颤巍巍地握住了蒸汽火车头的操作手柄。没有老师,没有经验,甚至,很多东西没有听说过,更没有见过。怎么办?

如何让职工迅速适应全新的岗位?如何让职工的业务技能素质紧跟铁路科技高速发展和转型的潮流?面对这严峻的课题,铁运分公司历任领导班子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和参考。

3.提升职工技能素质的途径

铁路运销分公司在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方面的主要特点是:党政高度重视,工会全力配合;教育网络健全,全面全员推进。在对实际调查的情况进行了逐条逐项梳理和整合系统分析后,笔者认为,铁路运销分公司在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方面的经验,贵在于做到了“七个结合”。

3.1紧密结合岗位,坚持业务技能培训

要为企业的各实际工作岗位人员提供求学、受教、获知的平台,必须坚持加强对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完善充分有效的措施并不大折扣地予以执行。必须坚持不懈地深化内部培训机制,确保企业内部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做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做到目标明确、内容规范、措施具体、执行到位、收效明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合理利用各类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实用有效的职工教育基地。同时,培训教育负责部门和工会组织必须要多到现场进行调研,针对现场不断变化的设备设施情况和职工的基本素质,适当调整培训的方案和内容,真正做到“现场用什么,职工学什么;职工想什么,老师教什么”。做到学以致用,使职工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能够第一时间在生产一线岗位上得到运用。在这一点上,铁路运销分公司的经验在于“恒”与“实”的有效结合。

3.2坚持岗位练兵,开展素质提升活动

要切实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必须强力打造良好的员工队伍形象。铁运分公司各级工会组织坚持以各生产一线单位为基础,长期、广泛、全方位地开展劳动竞赛,持续地在一线岗位中开展“技能大比武、岗位练精兵”活动,激发全体员工的参与热情。以竞赛的方式,带动员工学习技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组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劳动竞赛、班组竞赛、成立班组QC攻关小组等群体性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和现有技术,自觉学习和钻研业务技能,从而使员工熟练掌握业务技巧,提高工作效能,并带动和促进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进而推动整个企业形成发挥整体优势和高效的组织体。在这一点上,铁路运销分公司的经验在于“广”与“深”的立体结合。

3.3加大典型培树,营造对标赶超氛围

要加强教育引导,为职工树立岗位对标的标杆。工会组织利用企业内外各类媒体的优势资源,大力弘扬宣传各岗位、各专业精英的模范事迹,寻找员工身边的闪光点,为企业内部提供活生生的楷模和有血有肉的生动标尺,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来教育、感化、激励职工队伍,从而营造比、学、赶、超的对标学习氛围,掀起“比业务,强素质;比作风,强协作;比服务,强形象”的“三比三强”热潮,鼓励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勤学习、苦钻研、多历练、长本领,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进而提升自身技能素质。在这一点上,铁路运销分公司的经验在于“宣”与“比”的互动结合。

3.4结合企业文化,培养高素质型人才

当前,以企业文化统领企业全面工作已成为时代热潮,也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但是企业文化的高要求,对现代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全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发挥企业文化在调动员工的智慧和潜能的作用的大环境下,铁运分公司工会组织紧密围绕本企业文化的核心历年,在企业岗位文化上做大、做新。通过对标管理、“双述”工作法、“四项技术”应用、五精管理、岗位价值精细化等新颖的岗位文化管理模式,从思想深处教育引导职工建立学习新理念,树立持续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发挥企业员工学新知识、学新技术、学新技能、学新管理手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组织开展争当知识型、技术型职工和读书自学等活动,促进岗位成才、自学成才,形成浓厚的学习钻研业务技术氛围。鼓励职工自主成长为新形势下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点上,铁路运销分公司的经验在于“引”与“新”的统筹结合。

3.5根据企业实际,调控岗位准入标准

岗位准入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人员综合素质,同时标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职工的收入。标准定的过低,会在职工岗位学习中滋生惰性心理,减缓甚至降低职工的技能素质,也会导致职工现场实际工作能力的逐步下滑;二岗位准入标准的过高,则会在职工岗位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在学习任务的高压下导致职工的心理失衡,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与和谐稳定。因此,在企业岗位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中,职业资格认证部门、工会组织、人事部门必须紧密配合,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来确定职业资格认证的范围和标准。这必须作为“硬”制度。同时又必须针对不断变化的现场新设备新技术运用情况和新工的整体素质为依据,以年度为单位,对岗位标准适时进行微调。这是“软”指标。既要满足现场生产实际的需要,又要统筹兼顾,考虑部分在文化层次、年龄、实际工作经验上处于劣势的员工群体的实际情况,保护职工的利益不被“硬”制度所伤害。采用形势教育、强化培训、转岗培训、新工专训和下岗人员心理疏导等多种手段来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铁路运销分公司在运输设备由“蒸汽化”到“内燃化”的转型期内,正是合理地采用了这一系列的岗位准入调控手段,顺利地完成了岗位人员的“大换血”,保证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和稳定。这一点,铁路运销分公司的经验在于“软”与“硬”的合理结合。

3.6推行班组教育,打造基础教育网络

铁运分公司企业基层工会组织积极推行班组教育,一“明星班组”评比为手段,以班组基本职责和业务技术知识为基础内容,以班组课堂、班组“五小”竞赛、班组QC攻关小组,班组技术兴趣小组等活动为依托,以提高职工业务素质为唯一目的,形成并坚持开展每人一题、每班一课、每日一用、每周一会、每旬一考、每月一评、每季一分析,半年一交流、全年一表彰的“九个一”班组教育制度。工会加强对各一线班组长和技术骨干的素质教育培训,实行以老带新、以高带低、以点带面,实施班组学习进度计划,让班组全员的个人技能提升推动整个班组的素质建设。同时,经常性采取班组对标、同岗位班组互动、班组竞赛等形式促进班组建的交流和提高。此外,建立班组课堂台账、班组课堂学员学习本、班组课堂会议综合记录和课堂考勤考绩本,将课堂开设情况如实反映出来,方便各班组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这一点,铁路运销分公司的经验在于“小”与“动”的灵活结合。

3.7严格考核管理,优化奖励激励机制

为加强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作的目标控制和过程管理,促进各基层单位把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作中落实到位,公司各级工会组织和职工教育培训主管及相关部门部门定期组织联合检查,对各单位提高职工技能素质综合情况尤其是开展班组“九个一”的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考核,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办法进行打分,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要求。并健全激励机制,将职工的工作业绩、劳动成果与物质利益挂钩,使在业务技术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胜者、先进者得到实惠,对技术业务水平提高明显的职工、在班组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管理人员和班组长予以重奖,确实做到考核到位、整改到位和兑现到位。这一点,铁路运销分公司的经验在于“严”与“励”的上下结合。

4.结束语

依法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也包括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提高职工群众竞争和发展能力,理所应当成为当前工会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根本任务。工会组织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和引导职工提高自身素质,实际上是对企业和职工生存和发展能力的维护,是对职工根本利益的长远维护。因此,工会组织必须进一步强化职能,发挥工会作为“职工大学堂”的作用,把“恒与实”、“广与深”、“宣与比”、“引与新”、“软与硬”、“小与动”、“严与励”这“七个结合”落实好,实施好,运用好,把广大职工的受教育权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把职工岗位学习热情调节好,保护好,发挥好,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建功立业。

编辑:郝 龙


上一条:徐家沟矿党委强化党建工作巩固安全发展基础
下一条:公司团委“千元团员、万元支部”修旧利废活动收实效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