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内部老年大学创办于2007年9月,系在原机关幼儿园基础上又投资130余万元改建而成,是铜川地区首个也是目前档次最高的一所企业内部老年大学。学校占地面积1410平方米,拥有6个教室,配备有高质量教学设施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可容纳180名学员学习。2008年局又投资20万元,为校园铺设渗水砖,添置室外座椅、盆景、景观灯、射灯,进行绿化、美化。整个校园,高大的青松、古树遮风蔽日,茂盛的绿草、鲜花映衬其中,既具清静幽雅又兼现代时尚,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局内部老年大学在局党政领导下,认真贯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方针 ,以“增加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以“进取、笃学、快乐、有为”为校训,制定了从招生到教学与科研一系列管理制度,相继开设煤炭生产科技、时事政治、养生保健、退休生活、生活与理财、书法、摄影、诗词赏析、烹饪、老年英语、太极拳(扇、剑)、生活艺术、中医推拿按摩等13个专业。各专业在开设专业课的同时还开设有时政、局情、政策与法律等公共必修课。在办学过程中,局党政对老年大学工作十分重视和关心,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亲临学校,面对面指导工作,极大地促进和提升了老年大学办学水平。在教学管理中,老年大学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坚持学校管理与学员自我管理相结合,制定了校长负责制、班主任和班委会责任制及学员守则,形成了学校、教师、学员齐抓共管;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成立了书法、退休生活、家庭摄影、养生保健、烹饪、太极拳等专业协会,拓展了教育空间;坚持传统教学模式与创新式教学模式相结合,举办了互动式、访谈式专题大讲堂,并走出校门到基层社区演讲,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影响力。截至2009年9月,已有2270余名离退休老同志在这里先后参加学习并结业。今后必将有更多的老同志走进局内部老年大学。
进一步办好老年大学,推进我局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发挥其在建设文明、健康、和谐、稳定新矿区中更大的作用,我以为尚须从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方面要加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关乎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矿区能否和谐稳定,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能否传承,是我局倡导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创建“三型六化”企业品牌应有含义。宋志刚局长曾说:我们的离退休老同志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做出了重大贡献,离退休后组织上应尽可能给予更大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不能只让他们打牌、闲聊,要积极为他们的健康、生活、学习、发挥作用等创造良好的条件。人类在不断进步,广大离退休老年人应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时代、融入群体,用新的视野、新的风范,积极参与社会,在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环境中提高生活、生命质量,发挥自己的睿智和才能,充分展现人生价值和新的生命力。全局各级组织和广大离退休老年朋友都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认识,齐心协力来推进我局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研究与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要不断探索、创新,逐步构建出一套兼有东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又与矿区实际相适应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学制的开放式教育教学新体系。教育、教学内容要体现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普及性和趣味性。要根据老年学员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职位以及个体习性爱好等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教育、教学管理既要体现严谨有序,还要注意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要建立局、矿两级齐抓,学校与学员共管机制,把教育、教学管理真正落在实处。授课形式要注意就地就近,学量适中,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目前在市区居住的离退休老同志可直接到学校上课,远郊居住的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巡回“大讲堂”等。条件成熟时,老年大学可尝试开办分校和网上课堂以消除教学盲区。要注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专职、兼职和聘任相结合,建立一支有较高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又愿为我局老年教育事业潜心奉献的教师队伍。要鼓励学员在提高自身的同时,积极服务矿区,服务社会。同时根据发展,局如何实施对老年大学更为有效和规范的管理,也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编辑: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