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诗文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党建 - 诗文天地
王艳【随笔】爱你旷世奇才真性情
—品读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有感
作者:王艳   来源:下石节煤矿    发布日期:2019-04-02   点击次数:
分享: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两天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一期栏目《经典咏流传》,读诗成曲、传唱经典。正好看到胡夏和郁可唯合体演绎的《知否知否》。俩人深情对唱,唯美细腻,无论是整体婉约的曲风还是真挚的情感表达都展现的恰到好处,让人感叹时光变迁、青春易逝的同时,也感受到柔情陪伴的温暖。而这首歌的原型正是李清照所作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改编的,将经典诗词改编成现代流行音乐,通过经典传唱人的演绎,以及现场鉴赏团的解读,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传承经典文化之蕴意。一首首荡气回肠、感人肺腑、沁人心脾的世代佳作让人回味、沉思、追忆,不仅赞叹作者的才华,更同情诗人的遭遇、惋惜诗人的凄苦。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大力称赞。《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词是李清照少年时随父亲在汴京生活时,享有优雅的生活环境和繁华的京都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灵感,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作为李清照的成名作之一,写法别致,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她没有直接写百花如何凋零、如何悲伤惆怅,而是通过听觉、视觉等侧面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从客观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从而与读者引起强烈的共鸣。随后,李清照《读中兴颂碑》诗后,写出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更是令人拍案叫绝。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以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这对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得不令世人刮目。当然,她的诗赵明诚也早有耳闻。

从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可以看出,由于一次美好的邂逅,赵明诚对李清照一见钟情,随后两人在汴京成婚,婚后两人相敬如宾、琴瑟和鸣,以收集金石字画为乐。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金石、字画和古玩上,日子虽然过的清贫却甜蜜惬意。他们夫妇二人每得一本奇书,便共同勘校,整理题签,搭配书画器物,仔细把玩,互相给予评价。饭后还时常坐在归来堂中烹茶,两人指着满屋的书籍互相拷问对方,猜中的人先饮茶,以此为乐。当赵明诚读到妻子的《醉花阴》一词“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后,更钦佩妻子的才学了。受爱情滋润的李清照文思泉涌,作的《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说道:“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把一个新婚女子特殊的甜蜜与羞怯大胆直白的表达了出来,以及著名的《一剪梅》,则以女性视角体味新婚情人之间相互依存的温馨与缠绵,在真挚动人的深情中透露着人与生俱来的感伤,更显委婉与深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种思念之情绵延不断。据说,千年之前,十八岁的李清照和二十一岁的赵明诚就在大雪天牵着手“一起到白头”过,至今仍为文艺青年们效仿的浪漫情调。他俩就是当时最迷人、最般配的佳偶天成。一时间,这对志趣相投、琴瑟和鸣的夫妻就像这个乏味尘世里一抹美丽的幻影,在文坛被传为佳话。

然而好景不长,国破与家亡接踵而至,先是在婚后的第二年,她的父亲李格非卷入朝廷党争,被贬出京城,家道开始中落。接着,发生了“靖康之变”,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北宋朝廷崩溃,家乡济南陷入风雨飘摇中。李清照独自押运十五车书籍、金石字画,一路穿越战火,到达丈夫赵明诚为官的南京。两年后,赵明诚罢守南京,三月与李清照前往鄱阳湖畔暂居。船过西楚霸王项羽自刎的乌江时,李清照感慨万千,当即写下不让须眉的豪放悲凉之作《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吊唁项羽,表达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喻。更为不幸的是,还未到达目的地,赵明诚又接到去湖州当州长的调令,俩人急忙掉头而回,由于途中染疾,赵明诚竟于八月十八日病死于南京。

随着赵明诚的离去,李清照的生活彻底坠入了万丈深渊,埋葬了赵明诚后她便大病一场,途中金石书画又被洗劫一空,在绝望中以为遇到了“及时雨”,没成想张汝舟竟是个好吃懒做的公子哥,以贪图她的金石字画为目的来骗取她的感情,最后得知李清照一无所有的时候,竟对身心憔悴的李清照实施“家暴”,果敢正义的李清照最终将张汝舟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告发,并强烈要求离婚,彻底揭露了张汝舟的恶行并将他绳之以法,但自己也未能幸免而被牵连入狱,因为当时的法律是妻子举报丈夫也要坐牢三年,由于李清照当时也小有名气,朝廷对此事十分关注,最终被关了9天便放了出来。李清照与张汝舟经历了一场离婚大战,虽说最终成功离婚,并保住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但在此过程中,李清照身心再次受伤。她的前半生恍若隔世,现下满目荆棘,任何的人和事都温暖不了她了,满心满眼竟是悲伤,唯一一直陪伴她的只有诗词了,此时她写下的《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和《声声慢》“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来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这样满纸流淌泪水的词,怎能不叫人潸然泪下!这也与她前期创作的诗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失去了人生的爱和温暖后,李清照主动选择与创作、与苦酒相伴。选择与创作为伴好理解,因为那是她与生俱来的需求。而选择与苦酒作陪,我想可能是因为酒精引发的幻觉和迷狂,会激发出清醒时难以产生的想象力,会为创作获取意想不到的灵感,会拓展出不同寻常的艺术空间。就像现在被搬上银屏脍炙人口传遍大街小巷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样,未写喝酒确醉意难消,酒就像调味剂一样,能激发她的灵感,亦或者是举杯消愁吧!她一边编辑亡夫赵明诚的遗作《金石录》,一边在诗词创作中聊此余生,在至七十一岁时,这位伟大的才女在极度孤苦凄凉中黯然辞世。

身虽死,意犹存。恰逢国难遇上家灾,经历了甜蜜与悲伤,尝尽了世间的苦与乐,才铸就了她那巾帼之淑贤、须眉之刚毅、愤世之感慨、爱国之情怀,加之她卓越的才华,高远的抱负。汇聚成一首首壮丽的诗篇,成为千古绝唱,被人们代代传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人的命运如同她的诗词一般,都走上了同一条路径,最终香消玉殒在那个多事之秋了。


责任编辑:彦荣 编辑:蓝 图


上一条:第五建平【随笔】我所知道的路遥与《平凡的世界》
下一条:白明军【随笔】我的矿山我的梦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