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诗文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党建 - 诗文天地
刘庆 【随笔】 飞扬的青春 火热的军营
作者:网上投稿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7-31   点击次数:
分享:

又是一年“八一”建军节,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浅浅的微笑,时常想起那时的戎装、钢枪、军姿、橄榄绿、徒步野营拉练还有连长教导语“不抛弃、不放弃”。耳边隐约会听到晨操队列中传来震撼的口号声“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从贪玩稚嫩的地方青年到沉稳敏锐的合格士兵,“你”可知道这两年兵役要经历些什么吗?

当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在营房走廊尽头那盏昏暗的灯光下,几个新兵蹑手蹑脚的在地板上叠豆腐块被子,紧接着打扫连队室内外卫生,整理个人内务,最后等待的是晨号吹起一天紧张而又严肃的军事训练。“老兵怕号、新兵怕哨”军营的一句老话,从连队值班室传来一声尖锐刺耳的哨音,听到后潜意识的迅速立正,接着就是习惯性的跑步执行哨音落后传来的那声浑厚有力的训练科目内容,雷厉风行的作风靠的是日常养成。

当了兵才知道原来一个人悄悄的蒙在被子里哭泣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因为那一刻我们懂得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些课本中缅怀与思念的句子的现实含义。除夕夜,班长带领全班新兵一起包饺子,为了使枯燥无味的军营生活更有年味。让新同志尽快融入这个集体。那一刻每名新兵内心深处都怀揣着一份欣喜与“乡愁”。

在南方40度高温天气,穿防弹衣,戴头盔、持自动步枪,依然军姿挺拔,汗水一天可以湿透迷彩服好几遍。为了党和国家的安全稳定,他们牺牲的只是青春,失去青春却得到了意志的磨练,身上的疤痕足以证明一切,更让他们知道出去了该做什么。电视机上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一个皮肤黝黑的上等兵战士,对着镜头傻傻的微笑,身后巨大的岩石上“报效祖国”四个鲜红的大字闪闪发光。地震重灾区现场凌乱的废墟里,躺着一排排累坏的士兵,他们平均年龄仅有20岁。抗洪抢险的堤岸边,一群上身赤裸的战士正在搬运刚刚装好沙袋,不知疲惫的搬运着,是的,这就是奉献!在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战士这一词语,显得是那么的平静,当大灾大难降临在这块多难兴邦的土地上时,他们永远冲在最前面,因为党和人民考验他们的时候到了,无论在祖国海角天涯他们肩负的使命相同。

如果不当这两年兵,我永远也不会相信每当老兵退出现役时,一群铮铮铁汉会哭的泣不成声;如果不当着两年兵,我永远也不会相信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竟然能把针线活做的那么好;如果不当这两年兵,我永远也不会明白保家卫国、献身国防事业的真正意义。

“青春”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澎湃的热血交织在一起的时光,在那段峥嵘岁月、服役生涯里,在火热的军营里为今后的生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无悔的青春献军营。在“八一”建军节的来临之际,在此对武警官兵、解放军指战员,道一声“节日快乐,勿忘战备,此致敬礼”。

编辑 郝 龙


上一条:聂顺荣【散文】诗话立秋
下一条:贾会敏 【摄影】 铜川黑鹳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