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诗文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党建 - 诗文天地
聂难【散文】诗词里的多彩童趣
作者:聂难 网上投稿   来源:    发布日期:2013-05-24   点击次数:
分享:

童年是一个神秘的宝盒,装着五彩缤纷的故事;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描绘着多姿多彩的世界;童年是一首美妙的歌曲,谱写着梦想洋溢着快乐。在我国古诗词名家笔下,描写童趣的作品俯拾皆是,每每读来,总让人忍俊不禁又兴味悠然。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写道:“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大雨刚过,辛勤的农民趁雨后不能耕作之时休息,老者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晚些起床,可是生性好动的孩童一旦醒来,就再也睡不住,起身开门,让栖息梁上啾啾作语的燕子早些飞向雨过天晴的蓝天。诗人把儿童向往明媚春光的欢跃情态写得活灵活现。

相反,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池上》一诗,却描写了孩童的另一面:“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的孩子,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去偷采人家的白莲花。回来的时候,他们不知隐藏自己的踪迹,只好划动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却留下了一道清清楚楚的水路,从而暴露了自己的行踪。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偷莲”小孩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同样是写偷瓜摸枣的事,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词中,只廖廖几个字,便将小儿的童真跃然纸上:“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和二儿,都在忙活着,最令人舒眉展颜喜欢不已的,是可爱至及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读罢这句,不由你不将一个顽皮淘气的孩童模样,深刻地留在脑海中。

其实,在古诗词中,描写童趣最多的是放风筝、捕知了、钓鱼、捉蝶等场景,这些熟悉的场景让人们倍感亲切,也表现出千百年来永远不变的纯朴童心。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了一群在和煦的春风里放风筝的儿童,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的是捕知了,采用一静一动的描写手法,把一个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儿童刻画得传神而有趣。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活灵活现地描写了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儿钓鱼时的情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写的是捉蝶,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虽然诗至此处戛然而止,但我们不难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在所有描写童趣的古诗词中,我最喜欢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吕岩的《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前者表现的是幼年男女一起嬉戏的场景,让读者仿佛一下子回到自己小时候的游戏情景,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的成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皆出自此诗。后者诗人用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了出来,用一个“弄”字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出来。更为绝妙的是“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两句,把牧童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

这些诗词,语言浅白如话,读来朗朗上口,字里行间洋溢浓郁的生活情趣。又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捧读这些诗词佳篇,不禁勾起了我对童年生活天真烂漫的回忆,《童年》这首歌的旋律也在不经意间萦绕于耳际。

(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第一中学)

编辑:郝 龙


上一条:杨春成【散文】老院长的情怀
下一条:朱志东【散文】槐花与蜜蜂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