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攘外必先安内”。闲暇时间,我采取“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重温研读了《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丛书,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颇深,启发不少。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身为党员领导干部,都要重视家庭建设,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解除后顾之忧,心无旁骛致力于扎根在煤海深处,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促进家庭和谐、矿井发展、企业进步的重要基点。
家教是家风的源头,启示我们锤炼诚信家风要从家教开始。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孩子的心灵。一种好的家风,不是一两天养成的,而是靠教育。平常的积累所得。从小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高尚品德在家庭中为我和弟弟树立了榜样,言语间的动态神韵,行为中的礼仪举止,把诚信品质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根植在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就像润物细无声的种子,深深扎根在了我们的心田根治发芽,从守时、不撒谎等小事做起,牢记父母的教诲“不能因为利益而放弃信用”,在上学学习、参加工作和娶妻生子的阶段过程中,教会了我们在成长中修炼诚信家风品质,修炼家风家教。
树立良好家风,启示我们要时刻不忘学习汲取正能量。良好的家风,能感染人的思想和行为,也能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在家里建立家庭“图书室”,其目的就是给家庭创造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培养读书的良好习惯。步入三十而立的我充分利用储物间精心装扮成图书室,一张茶几、一盏台灯、四把椅子、一个书柜、一排排书,根据家庭成员的喜好摆放着各类书籍,每次休假回到家中,到了固定的时间段,一家人都会齐聚于此,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细细品读书中的乐趣,还可以通过交流谈心,互促互进,增强学习效果,提升学习兴趣,以良好的学习习惯渐渐地改变家庭成员不在沉迷游戏和散漫之中,以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温养个人品性,改变自身气质,促进家风转变。
弘扬廉洁家风,启示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一身清白、两袖清风。据《后汉书 杨震列传》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代代“能守家风,为世所贵”。杨氏家风代代相传,后辈以“清白传家”“四知家风”作为祖训,这也是我们中华儿女一直崇尚“清白”是厚重的传统家风,也是传统道德和文化的精髓。家风是一种耳濡目染,身体力行的教育。父母长辈是儿女子孙的榜样,父母长辈清白为人,言传身教儿女自身必然也会秉承清白家风。朦胧懂事起父母时常教导我们“做事信为本,做人廉清白”,在父母的日益熏陶下,如今我也已参加工作,清正廉洁时常牢记心中,也时常教育引导家庭妻子和子女,也时常引导教育分管部门的下属,以贪污腐败案例示警,以弘扬正气树三观,树立洁身自爱、清白做人的品性,注重重义轻利,高风亮节,以坚守“三个管住”;管住手,不该拿的钱财坚决不拿;管住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住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让贪污腐败有机可乘,不让灵魂堕入万丈深渊,这既是自我廉洁修养的关键,也是家风建设的重点,不能因贪欲之害,行受贿之事,导致害了个人和还害了家庭成员,更毁了家庭清白。
相互监督制约,启示我们让廉洁成为家庭习惯的思想共识。家庭要保持廉洁和清白,相互监督、相互督促、相互制约非常关键,“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只有全家一起共同助廉、共同拒腐,在相互监督、相互提醒、互帮互助中,共守家庭“廉洁门”、共筑反腐“廉洁墙”,让廉洁成为家庭习惯,共同建设廉洁之家,才能保证家庭平安永久,幸福绵长。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廉洁之家很可能一句空话。妻子长在耳边对我殷殷叮嘱:“你身为纪委书记,又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单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抛开辛劳程度不说,单单被“围猎”、被“腐蚀”的风险就极大,新闻报道中的腐败案例很值得我们深思,我不求大富大贵,但求一生平安,愿你牢记‘廉洁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更是一条丝毫不能触碰的底线’,这是你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我们共同坚守的承诺,请你在工作上一定要心无旁骛,忠诚履职尽责,为党的事业尽忠职守,为矿井的发展贡献力量”。每次回单位前我也会叮嘱妻子,为了家庭的廉洁,当好我的“廉内助”。在我与妻子达成家庭廉洁共识的基础上,以相互监督、提醒和制约协同发力,形成了丈夫守大门、妻子守后门的对角之势,常怀律之心,多吹廉洁枕边之风,常敲廉洁枕边之钟,遏制歪风邪气,塑造清廉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