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海深处党旗红
——记首届“全国煤炭工业优秀党支部书记”侯利红

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他身先士卒,带头冲在最前面,用实际行动践行职责使命;严峻形势挑战面前,他因势利导,发挥党支部优势,用党建凝聚合力攻坚克难。
他就是日前被中国煤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命名为首批“全国煤炭工业优秀党支部书记”的玉华矿综采队党支部书记侯利红。
身先士卒 当好支部的“带头人”
身为企业龙头单位(玉华矿实行一井一面机械化生产)党支部书记,侯利红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工作中,他处处率先垂范,事事以身作则。每逢关键时刻,他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特别是因有20多年综采工作经验,每次生产遇到难题时,他总要赶赴现场指导处理。
井下1412工作面老空灌浆大量涌出时,为抢救机电设备,侯利红毅然跳入没腰的水中,连续奋战7个小时,直接挽回经济损失70余万元;1420工作面回撤期间,由于机械设备工况老化,有些支架千斤井无法彻底收回,他同班子成员一起,团结带领广大职工迎难而上,不仅顺利完成了回撤任务,还创造了建矿以来工作面回撤最快记录。
2405工作面运顺地板出现软底,工作面端头架子陷进去拉不动,严重影响生产进度,侯利红深入井下工作现场,连续奋战40余小时,最终使生产恢复正常;前部溜子底槽突然双断链,他第一时间赶到井下,带领干部职工进行紧急抢修,一直坚守了20多个小时,直到故障处理好才升井。
公事他是随叫随到,可市区家里卫生间漏水,侯利红却没时间回去处理;老母亲71岁生日,一家人唯独他未回去庆祝;本该5月份去复训,却一直拖到年底最后一批才去成;矿生活区的房子,每月才耗损6度电,他基本上不住;……
“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但这种精神值得鼓励和学习!”“就没有见过这么脏的书记,随时在井下碰到他,基本上都是满身煤!”提及侯利红的“拼命三郎”精神和干劲,矿长岳东及职工王松给予如此中肯评价。
因势利导 担当区队的“领军人”
面对煤市持续低迷、煤企经营举步维艰的现状,侯利红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常态、新任务的要求,结合所在区队工作特点和职工思想实际,积极创新支部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党建工作实效,发挥党组织把握方向、凝聚合力、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围绕矿党委构建“党委探路子、部门出点子、支部创牌子”党建工作新格局整体思路,结合支部自身实际,侯利红以严抓安全生产、精化工程质量、树立廉政党风、构建和谐区队为工作切入点,倾心打造“先锋”之队特色支部品牌,有效助推了区队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采取班前会学习宣讲、观看音像资料撰写观后感等形式,多方引导职工正确理性看待当前形势,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严格执行班前“八步”礼仪、工作面“三三整理”等制度,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身边无事故等活动,持续规范职工按章操作的行为。
以“严规范、重精细”为重点,在全矿率先推行了井下材料“六化”管理;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组织队委会成员研究并实施“三工转换、三卡并存”管理模式,全面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热情。该管理模式曾先后引起多家内部兄弟单位及外部同行慕名前来学习取经。
情真意切 做好职工的“贴心人”
针对所在区队人员较多,人员结构复杂,加之受煤市“寒冬”影响,职工思想波动较大的实际,侯利红坚持把“心系职工,做职工的贴心人”作为支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和工资、工分、奖罚“三公开两上墙”制度,积极完善了监督约束机制,增强工资分配的透明度,有效调动了全队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合单位实行“三班两运转”综合工作制,职工居住地点较为分散的特点,侯利红除带头经常深入到井下一线、单身宿舍了解职工思想动态,掌握实际情况外,围绕创建“和谐型”区队目标,建立完善了干部与职工结对子、走访谈心、精准帮扶制度,通过经常跟职工交流谈心、定期到职工家中走访看望,帮助职工解思想之惑、精神之闷、心理之压。
职工宋有明家中的私建房碰到持续阴雨天突发水灾,侯利红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带人到家中看望灾情,并多方协调争取相关补助,及时为其送上了米面油、塑料布、牛毛毡等物资;职工李宁宁儿子被确诊患上肾功能不全疾病,高昂的治疗费用使家庭经济一时陷入困境,得知消息后,侯利红积极组织职工自发为其捐款6930元,帮助其缓解了燃眉之急。
90后职工王飞,家庭条件较为困难,好不容易找了个女朋友,听说他在煤矿干又提出了分手,遂郁郁寡欢,整天没精打采,思想情绪大,没心思上班,侯利红多次找其谈心,苦口婆心地给其讲“多上班用辛勤努力改变家庭困境”、“不懂矿工者不值得珍惜”等道理,最终使其重新振作起来。
在侯利红和班子成员及区队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玉华矿综采队在煤市形势急转直下、生产条件极其复杂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相继安全高效地完成了2405工作面改造推采、2408工作面安装生产等工作任务,为矿井安全稳定逆势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