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闪光。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成绩。在陈家山矿就有这样一个人,17年来,他工作抢在前,任务跑在前,学习冲在前,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优秀共产党员,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一名动力科科长,他始终格守着“本本分分做人,兢兢业业干事,默默无私奉献”的人生信条,用自己的行动和热情,诠释着对企业的忠诚。

他叫李永光,今年40岁,中共党员,是陈家山矿动力科科长,负责矿井机电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李永光从小就喜欢做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动手能力强。工作之后更是喜欢做点小研究,改进技术、优化操作流程都不在话下,2003参与矿井选煤楼扩能技术改造工程,特别对选煤楼原煤皮带机提速进行了系统设计和改造,对筛选和手选系统进行了改造,这一项技术革新不仅得到了工友们的认可,更是获得了当年的矿业公司科学技术奖新技术推广先进奖。
在第一次小改小革中尝到“甜头”、收获自信的李永光,在设备技术革新、生产工艺优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顺,针对矿井运输系统长,小绞车数量多,对矿井安全造成很大威胁,他及时编写了《小绞车安全运行管理办法》和《小绞车提升能力演算办法》,经过这几年的实际使用,矿井绞车运输系统事故有了明显的下降,解决了矿井绞车运输的安全问题;在2008年和2010年,他先后组织矿井区队技术人员为矿井平硐运输大巷和辅助运输大巷安装了KJ293机车监控系统,实现了全矿井机车监控系统,为矿井机车安全运输提供了保证,并获得矿业公司科学技术小改小革成果奖。
“革新不分大小,实用最重要”,李永光一直遵循着这样的原则。他的小改小革项目没有很惊人的创举,但是都以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现场条件、保障职工安全为出发点,实用、轻巧、便捷。每转一个新工作面,李永光都会下去看看缺什么、少什么、优化什么,能革新的革新,能完善的完善。时间久了,全矿上下都对这个年轻小伙刮目相看,而他的每一次小改小革也从来没有让大家失望过。
2011年7月份,该矿返修410煤仓,他积极参加矿井机电运输系统的安装和改造工作,设计了二三新大巷机电运输安装系统,参加了二三新大巷轨道、架线铺设及管路和照明、电缆安装等工作,解决了原来一直制约矿井运输大动脉的 “瓶颈”问题,确保了矿井正常工作,对建矿约三十多年的未进行过大修的煤灌笼的翻车机编制了大修方案,使翻车机基础锈蚀严重,基础固定不牢固,导致转动部主传动滚轮频繁出现断轴问题得到解决,保证了矿井的正常生产。
同年,他参与了矿井安子沟2#风井主通风机及电控安装工作,积极推广变频节能技术的应用,对四皮上、四延伸皮带机变频器硐室进行了设计,对选煤楼皮带机和地面供水系统进行节能变频改造,达到节电效果,减少电费投入。李永光的成绩得到了矿业公司、该矿党政领导的高度认可,2009年获得陕西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并且是煤矿系统中唯一的技术人员,工人们纷纷为他的每一项革新项目“点赞”,一位机车司机说:“李永光的小改小革,我们都支持,他就是我们矿山的爱迪生!”
支持李永光的,不仅有小改小革项目的受益者,更有一群崇技尚能的年轻人。他从没有以革新成果自傲,更不会藏技不漏,对于大家的问题是有问必答。李永光说:“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创新队伍,就能涌现更多的‘金点子’,创造更大的价值。”
“下一步,我希望矿上能成立创新工作室,让它成为一个学习创新的课堂,让我的兄弟们能高效安全地工作,为矿井创造更多的效益。”面对未来,李永光眼里满是憧憬。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