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测试
    最新文章
    测试
    当前位置: 首页
    铁路线上平凡的“铁道钉”
    作者:王宏强   来源:    发布日期:2011-11-09   点击次数:
    分享:

    铁道钉普通、平凡、顽强,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具有很多难能可贵的精神。一颗颗铁道钉可以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运行,这也正是铜矿铁运人平凡工作岗位的真实写照,它充分彰显出了铁运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铁道钉”精神。今天所要讲述的是百里铁道线上一颗普通的“铁道钉”。

    他就是铁运公司电务科铜川通信工区工长周自强同志,他今年53岁,1977年12月参加工作,他带着一股闯劲,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走进了煤矿,从事下石节调度室电话工工作,1995年周自强因工作需要调入铁运公司电务科通信工区。无论岗位如何变化,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多年的工作经历,不仅铸就了他过硬的业务能力,也培养了他敢于吃苦、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也培养了他锐意进取、善破难题的出色才能。我想,这正是铁运“铁道钉精神”的真实体现。

    1995年此时正是矿区铁路自营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时期,他在工作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认真向经验丰富的外聘国铁师傅学习,认真进行实践操作,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学到了扎实的技术本领。

    自99年担任铜川通信工区工长以来,负责5个站点通信设备设施的维护工作。他针对使用的部分设备老化问题,调整作业时间,以等故障变主动出击减少故障,带领工区人员“每天一巡视、一测试”,奔波于各个站点,发现故障隐患时,加班加点进行处理,及时保障通信线路畅通。

    今年2月份,因乔子梁至王石凹区间通信电缆出现了部分线对混线问题,导致该区间的站场通信联系不畅。周自强一天就往返奔波区间数十次,查看现场,使用专业仪器对故障进行测试,寻找故障源。由于该区段电缆主要在王石凹隧道内,加之天气寒冷山体滴水使得电缆沟上部结冰,周自强在涵洞内不小心将脚滑入冰水中,正当冰天雪地的寒冬,冰雪漫天盖地,可谓,滴水成冰。周工长强忍刺骨的寒冷,带领通信工区全体人员,确定故障范围,组织大家开挖电缆工作,挖土的挖土,测量的测量,虽然寒风凌厉,他确没有半句怨言,使乔子梁至王石凹区间的通信联系按期恢复了往日的通畅。

    周自强深知要保障好铁运通信的畅通,一定先要掌握通信电缆路径状况才能更好地组织维修。每天上班后,他就和领工区人员背着工具包、拿着笔记本去巡查线路,边测量边记录,从铜川车站到柏庙车站,从乔子梁车站到王石凹车站,12余公里的线路遍布他和工友们的脚印,他坚持每个月对各站点通查一遍,他并把查出的安全隐患都做了详细的记录,为保障公司安全运输提供做出了贡献。多年来,他的各站通信电缆分布图和工作笔记检查本就记了近二十本,劳保鞋不知磨破了多少双。

    周自强同志总是尽可能多的把技术传授给工友们,并且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凝聚起团队的力量,感染、带动着大家共同进步。为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他都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对职工进行指导,带领大家进行学习,使工区职工个个成为业务能手,个个都是业务尖兵。对于新来的年轻人他更是给予细心的指导和帮助,制定学习计划,进行考核,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将自己的技能本领言传身教给他们,为公司通信岗位培养了许多年轻的电务人才。正是秉持着这种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铁道钉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着。

    人是平凡的人,事是平凡的事,然而它所产生的影响力确并不平凡。在矿区百里铁道线上,在年复一年的日常工作中,正是有着许许多多和周自强一样的的“铁道钉”,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燃烧自己的青春,奉献自己的心血,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忠于职守、团结一心、勇于奉献,铁运这个生机盎然的运输集体才能够紧跟陕煤化快速发展的大节奏,在建设和谐铁运、绿色铁运、清洁铁运的各项工作中取得新的辉煌。

    编辑:鱼聪玲


    上一条:鸭口公司综掘队安全管理有妙招
    下一条:综采英豪风流赞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