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铜川矿区铁路自营30周年专题
阎保成【散文】蒸汽机车的最后王国
作者:阎保成   来源:铁运分公司    发布日期:2019-11-14   点击次数:
分享:



珊珊学步 从零开始

每一条河流都有枯水期,每一座大山都有各自的故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少不了有它自己的事。

1989年10月1日,铜川矿务局铁路运输公司成立,后改名为铁路运输分公司,主要负责全局十几个煤矿的铁路煤炭运输。这个特殊的日子,一定会给公司带来繁荣与昌盛。

一个从事煤炭生产的国有大型企业,多年来的煤炭运输,以及沿途所有车站的铁路设备维护一直由西安铁路局代为负责管理。

步入改革开放洪流中的铜川矿务局,煤炭产量逐年递增,局下属的很多煤矿生产出的原煤,一时无法运出,像小山似地堆积在各个煤矿选煤楼周围的煤厂中,遇到刮风,煤灰四处弥漫飞舞;雨天,黑色的煤水到处流淌,周边居住的职工苦不堪言。

社会要发展,职工的生活环境也要改变。对于这种情况,矿务局领导多次下基层调研,力求尽快解决这种状况。真可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局里正为此发愁之时,省上决定成立地方铁路集团公司。有了这一决策,局领导最终下定了决心,收回由西安铁路局代管的这段铁路线,决定自己来管理。

说着容易,做起来难。一个只会挖煤的企业,要想管理好一段自营铁路,隔行如隔山,谈何容易。但是,为了能彻底解决煤炭运输难的现状,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也要干起来。首先从铁路沿线各个煤矿中抽调一部分年轻人,进行集中业余培训,然后分配到各个车站,然后培训第二批工人。这种分批分期培训的方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好在西安铁路局和矿务局在交接手续时约定了比较长的时间,这为铁路运输分公司后来在各工种人员的培训上争取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虽然各个车站,各个工种人员欠缺,但已经具备了正式有铜川矿务局自己经营、管理、运输的能力。

当1989年的秋天到来之际,当野菊花开满铜川自营铁路两边大山的时候,当金秋早晨的阳光撒满铜川宜古村车站的时候,一台蒸汽火车头拉着两节绿皮客车,停在车站里。当列车长给出开车手信号后,鞭炮齐鸣,锣鼓声声。列车缓缓驶出宜古村火车站,向北,然后一路向东,开往东坡车站。

这一时刻,怎能不让刚刚成立的铁运公司的人激动。

铁路运输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铜川矿务局告别了夕日由别的企业代管铁路的历史,迎来了属于自己做主的时刻。从此刻起,注定了这个单位要肩负起全局所有煤矿煤炭运输的艰巨任务。肩上的担子再重,也要坚强地走下去,没有了回头的机会。

安全是最好的效益。在铁运公司每一个员工的心中,都把这句话视作座右铭。也正是有了这样一句话,在公司艰难走过的三十年当中,不曾发生过重大事故。

为了确保自营铁路的安全运营,在接管后的第二年春天,“铜王线”和“乔新线”,各养路工区开始对铁路两边的水沟进行全面地挖掘清理。严防雨季到来时山水流向铁路道床,影响列车运行;及时更换腐朽枕木,清理板结翻浆的道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公司领导就是站在这样一个高度去审视自己的企业。在公司成立伊始,就派出了一大批年轻人到外地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其中包括:车务、机务、工务和电务。这一批员工学习归来后,在工作中都成为了佼佼者,同时也起到了积极模范带头作用,带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一线职工。为公司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与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人们无法预料的困难发生,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难倒新成立的铁路运输公司的员工。在局领导的关怀下,在公司全员职工的拼搏努力下,各个车站,每个工种,人员基本配置到位,三年后顺利走出困境。

昂首挺胸 大步向前

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永远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坎坷泥泞的道路让我们去前行,有些困难只能去克服。

“铜王线”,全长虽然不足十二公里,但这段铁路的坡度和曲线半径在全国都很有名,最大坡度为千分之三十,这已是铁路坡度的极限。千分之十以上的坡度路段数不胜数,坡度大,每趟列车最多拉十二节车皮,严重制约了机车的牵引。五十年代是一个计划经济的时代,没有长远的眼光而修建的这段铁路,为后来的煤炭运输留下了很多不足之处。即便如此,我们现在的人也不能去指责,当时能修建这样一条运煤专用铁路,已经很不错了。不足十二公里的铁路线上,竟有两条隧道,其中“乔子梁”隧道长度超过一千多千米,“王石凹”隧道四百多米。虽然说这两个隧道不是很长,这在当时技术水平低下的年代,要开凿一条一千多米长的隧道,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超长的线路坡道,也给蒸汽机车的司乘人员增加了劳动强度。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无法改变,好在那些年矿上的煤炭产量比较低,除了有一部分煤炭用汽车运往周边地区,剩下的只好用火车来运输。汽车对煤炭的外运,无形中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力,几台老式“解放”牌蒸汽机车勉强可以维持运输现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自打铁路运输公司成立那天开始,公司决策层登高远望,超前谋划,对各个车站的信号设备进行了专门的摸底调查。只有使用先进的设备,才能提高运输能力,安全也更有保障。

红土车站不大,只有四股道,但它却是整个“乔新线”上最繁忙最重要的车站。从东坡、鸭口、徐家沟三个煤矿拉过来的车辆,以及紧邻红土车站的金华山煤矿的车辆,都要在这里进行编组,最后运往铜川宜古村站。红土车站作为一个编组站,人工道岔扳动次数频繁,经常会出现误扳和忘扳,造成挤岔的一般事故,影响列车的正常编组。对于这些事情,公司决策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1994年的春天,红土车站信号设备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当年的八月,这套全新“6502电器集中”信号设备开始使用。从此,红土车站内的所有道岔告别了人工扳动道岔的历史,车站内所有信号设备均有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新设备的使用,在减轻职工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车辆的编组效率,挤岔现象不再发生。

高效率的运输,必然带来高效的收益。在短短六年里,其它几个车站的信号设备也进行了全面的大修。大修后的信号设备,就像给列车擦亮了眼睛。

从西安铁路局手中接管过来的火车头,全部是使用年代久远的蒸汽机车,牵引力太小,无法满足煤炭的运输。于是,公司决定购置先进的内燃机车来增加“乔新线”的煤炭运输力量。1996年十月,两台崭新的“DF7”内燃机车缓缓驶进机务段的大门。在这里等候的各级领导,以及机务段所有的工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阳光般的喜悦。两台内燃机车的到来,就像结为伉俪的一对新人走进机务段一样。他们的到来,一定会给铁路运输分公司带来高效的煤炭运输,同时,也会给公司的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带来希望。

1997年5月的一天,第一台内燃机车牵引着24节车皮和一节守车缓缓从铜川宜古村车站往北驶出,过铜川站进入“铜王线”,再经过乔子梁一#道岔驶入“乔新线”,沿途路过乔子梁、红土、徐家沟、鸭口,终点站东坡。这趟列车是这条自营铁路建成后,驶过的最长的一趟列车。

它是一条巨龙,行驶在黄土高原的沟壑中。

两台内燃机车的投入使用,运输能力马上显现出来,蒸汽机车望尘莫及……

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提倡低碳生活,蒸汽机车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了还一个洁净的天空,在后来的几年里,公司陆续又购置了八台内燃机车,终于在2003年春节前,彻底淘汰了蒸汽机车。从此,在铜川矿务局自营铁路线上,再也看不到冒着浓浓黑色烟雾的“黑铁疙瘩”了,再也不会有燃烧过后从天空撒下的煤渣了。

铜川矿务局蒸汽机车运输的时代结束了,最后一个蒸汽机车王国在铜川大地上消失了。

铁路运输分公司共下设两个段,北区段和东区段,东区段的线路最长。十台内燃机车有六台为东区段服务,剩下的四台放在北区段。

技术领先 塑新环境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产业技术工人。这种为企业谋发展的理念,在公司各级领导心中企着决定性的作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铜川矿务局能从一个过去只懂得挖煤的产能企业,迅速组建了一支懂得铁路运输管理的强大团队,实属不易。转变思想,改变管理模式,一切从头学起,才是真道理。铁路运输分公司从接管自营铁路那天起,就派出一部分年轻职工到专业技术学校学习,时间长达三年之久。也有到西安铁路局进行短期学习的职工。工作的同时,也请来了铁路上各种专业技术老师给基层工人现场讲课,其中包括车务、机务、工务和电务。这种专业性的培训,既简单又实惠,大大提高了工人的业务水平。

真可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最值得一提的是乔子梁车站。

乔子梁车站是“铜王线”和“乔新线”两条线路的咽喉站,地里位置十分重要。

乔子梁车站和铜川车站,虽说相距只有十公里,因海拔落差大,这十公里铁路线路便形成了超长大下坡道。为了确保列车能安全下岭,抵达铜川车站,所有返回铜川站的列车都要在此停留,对机车和车辆的制动性进行全面地检查和实验。检查完毕,机车司机、制动员和车站值班员三方签字确认后,值班员开放信号,调车长给司机显示发车手信号,司机启动列车……

这一系列规章制度,都是用事故教训换来的。所以说,安全就是效益,任何企业单位都有自己一套严格的安全措施。铁路运输分公司在逐渐完善安全措施的同时,也把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融入到了工作当中,使得全员职工齐心协力为公司的发展去努力。

如何检验一个职工的业务水平,最好的办法就是考核。如何考核?对那些业务水平高的技术工人,实行奖励。奖励只是一种方式和手段,其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素质。很多人都知道“水桶定律”,只有全体人员的业务提高,才能说明一个整体队伍的强大。为了督促技术工人的进步,全局实行从低到高的技术等级考试,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和技师四级制,等级越高,技术津贴越高。这种做法,激发鼓舞了工人的学习积极性。

太阳每天早上从东方升起,傍晚落入西山。

这种周而复始的生活,虽然看上去很悠闲,但这并不是每个“铁运人”想看到的,能有一个舒适的,像家一般温馨的工作环境才是最好的需求。

“铜王线”和“乔新线”,这两条线路上的车站,都是二十多年前修建的,尤其是“铜王线”更早,已过三十年。年久的车站,破旧的值班室和扳倒房,看上去很不美观,早已不能满足现在社会人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做任何事都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自营铁路运行的前几年,公司主要的任务是对管辖的铁路线路进行全面的大修。从乔子梁车站到东坡车站,全长25公里,在不影响煤炭运输的情况下,利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把原先使用的木枕全部更换成水泥枕。钢轨重量的大小,对列车快速平稳运行起着很大的作用,把原线路上使用的12.5米43#短钢轨全部置换成25米50#的长钢轨。钢轨重量的加大,轨缝的减少,大大地提高了列车的运行速度,同时,也降低了对轨枕的损害。

当自营铁路运输一切正常后,一个改造新环境,建设新车站的序幕开逐渐拉开。两年后,公司管辖的所有车站全部焕然一新。宽敞明亮的运转室,干净的扳道房,对所有工作的地方均配置了饮水工具和崭新的桌椅。让在上班的工人们无不感到自豪与欣慰。像家一般温馨的工作环境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

转型发展 增加优势

煤炭产业不同于其它行业,地下资源迟早会有枯竭的时候。

社会的发展,有时候是不随着人们的意志而发展。正当铁路运输分公司年轻力壮、活力充沛的时候,东区的几个煤矿完成了几十年的煤炭开采,逐年开始关闭。2016年,最后一个煤矿也彻底关闭。没有了煤炭运输,就没有了经济收益,内燃机车只能安静地停放在机务段的车库里……公司几百号人的收入便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收入减少了,职工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这是铁路运输分公司所有员工不想看到的,也是公司决策者们不想看到的。

既然选择了方向,只有顶风航行。不管脚下的道路再泥泞,只要坚持不懈顽强地走下去,总会走出沼泽;无论黑夜有多长,只要心中充满光明,迟早会看到阳光……

走过二十多年艰难历程的“铁运人”,并没有被困难压倒,而是积极地去寻求一条适合自身企业发展下去的路。面对这样一个困境局面,公司决策者们心中有了几种方法,其一就是勇敢地走出去,其二就是大胆地请进来。

陕西省境内有很多自营铁路单位,这些自营铁路打建成通车就由别的铁路工程局代管,管理费很高。铁路分公司的介入,起到了双赢的目的。通过多次协商,达成共识,由铜川铁路运输分公司接管,负责他们自营铁路的线路维修和信号维修。这种做法的成功实施,解决了一大批公司内部面临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这一决策,在后来煤矿全部关停后得到了正确的印证。另外,对一些电厂内的铁路设备,以劳务输出的形式解决公司内部剩余劳动力。对技术工人的培训学习,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又一次证明了当初领导的远眼光,员工对业务知识的努力学习,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过去老人们常说,艺不压身,看来是正确的。

企业能否长足发展,除了决策者的正确指引,职工的业务素质,也是企业前进中的生力军。

内燃机替代蒸汽机车,这对一个煤炭企业来说,是一场空前的技术革命。新设备的更新,无形中就要带来科技的更新。工人的技术水平也必须跟得上,没有一套强有力的技术队伍,内燃机车你能玩得动吗?

为了能有一支强有力的内燃机机车维修团队,公司决策者们不惜成本,派出一大批技术工人到外地进修学习。公司所有的内燃机车,均有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厂生产。优质的售后服务,也为公司内燃机车的维修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出了一大批喜欢钻研学习机车维修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后来都成为了铁路运输分公司机务段维修机车的佼佼者,也为公司后来组建机车检修基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买回来了火车头不是用来看的,它是一个有生命的千里马,只有跑起来的机车才能带来效益。在确保北区段煤炭正常运输的情况下,剩下的机车如何带来效益,一时间竟成了难题。好在公司决策者们有着超前进取的思想意识,用自己的列车为别的厂矿服务,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机车乘务人员的就业问题。

十几年的机车维修能力,大大地激发了机务段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在煤炭运输停运的几年里,为别的单位维修机车十余台次,得到了兄弟单位的好评。

好钢使在刀刃上。特别是2017年以来,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通过科技强企、挖掘潜力、提升实力、增强后劲、利用现有场地,先后建起了机车检修库、机车转盘、保温库、喷漆库、柴油机转台、机车连杆液压设备,更换了大吨位龙门吊车,建成机车水阻实验基地和电机检修基地,形成了一整套机车检修系列。

铁路运输分公司机务段,有着一大群机车维修人才,同时,也和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厂达成技术维修协议,更加增添了机务段对机车维修的信心。

2019年8月8日早上十点,在机务段的大院中,来自全省几十家兄弟单位的领导,目睹了一场辉煌的挂牌仪式,把原先的机务段改名为“机车检修基地”。这一命名,确定了该单位完全具有小修、中修以及大修机车的能力,标志着企业在转型升级发展中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目前,这是陕西煤业集团唯一一个内燃机车检修基地。

十年磨一剑。铁路运输分公司自打淘汰蒸汽机车,使用上内燃机车那天开始,就着手培训内燃机车维修人员。组建机车检修基地,可见决策者的智慧不凡。“基地”的建成,预示着陕西省煤业集团下属单位的所以机车都有望在这里维修。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咱们的机车检修基地已经建成,要抓住这个机会,再组织一批技术工人到四川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技术能力……”这是8月12日上午,公司领导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问题检视会上做出的承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在胜利面前,还是在荣誉面前,对员工的技术培训,这一关乎企业发展的理念,在铁路运输分公司决策者们的脑海中始终存在着,永远不忘。

铜川矿业铁路运输分公司,始终坚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思想。2015年以来先后承担了陕北榆横铁路、杨桥畔、户县、渭河、新丰镇、兴平等地区和一些企业的铁路运输、以及机车维修、线路大修等业余。

公司经理孙建军曾这样有趣地说道:“我们的机车乘务人员,从过去单纯的开火车,到如今的修火车,这是一个观念的巨变。这种思想的改变,不仅开创了陕煤集团发展的先例,也为我们实现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铜川矿务局自营铁路在成立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共累计外运煤炭三亿多吨,连续消灭各类事故,实现路外无安全事故3600多天。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对于铁运分公司走过的这三十年路程来说,道路不都是平坦的,虽然有很多的荣耀和辉煌,同时也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心酸和艰辛。三十岁的人生,是而立之年;三十岁的铁运分公司,依然年轻,充满着活力。

祝愿铁路运输分公司能在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彦荣 编辑:蓝 图


上一条:胡文智【诗歌】以初心之志谱青春之歌
下一条:孟平利【散文】让“初心”点亮人生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