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坚守
--东坡煤矿2#风井见闻
8月24日一大早,笔者跟随东坡矿机电车间党支部书记朱明正从东坡矿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乡村道路,一路向大山深处行去。途中,并没有想象中山路的颠簸,车子平稳的行驶在水泥铺就的路面上,大约15分钟后,路的尽头出现了一座用红砖围起来的大院子,朱明正说:“这就是2#风井。”
一进大门,一双有力的大手就伸了过来,“我是东坡矿机电车间2#风井班班长,我叫王宏文。”来人很热情的介绍自己。王班长嗓门很大,据他说是因为工作时周围机器的声音很大,小声说话根本就听不见,久而久之,练就了大嗓门。
主扇机房的“安全能手”
主扇是整个矿井的命脉所在,井下作业人员呼吸的空气和巷道内有害气体的排放全靠主扇。按照煤矿安全生产规定,主扇停止送风10分钟以上,就是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这里的职工在长时间的工作中练就了一手“耳听、眼看、手摸”的本事。
刚走到主扇机房门口,轰隆隆的机器声就钻进了耳朵,机房有两名职工正在对主扇及电机设备进行巡检。王班长说,这两台防爆抽出式对旋轴流通风机是2008年才安装的新设备,两台主扇分别都配有两个电机和一个风机,一台正常工作,一台备用,一个月进行一次倒机调换,确保每台主扇都能正常使用,每分钟五千多立方米的风量全靠它才能送到井下。
刚刚进行完巡检工作的老工人尚振龙说:“主扇都是双人双岗作业,一个小时必须对所有机器进行一次巡检。”对于如何巡检,在主扇干了近二十年的尚师傅有他的诀窍。“巡检就是通过听机器声音、看仪表显示、摸机器温度来确定主扇是否正常运转。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但是这都是我们几十年总结出来的经验,看似小问题,往往能造成大事故,干这活的人一点也马虎不得。”
今年8月份,尚师傅当班巡检时听见一台风机有异响,仪表也显示电机转速不正常,手一摸电机温度很高。于是,他当即开启备用风机,对有问题的风机进行检修。发现该风机的电机轴承已经出现裂纹,若不是及时停机,轴承一旦断裂会导致整个风机机械性损坏,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压风机房的“黄金搭档”
现年50多岁的陕西宝鸡人张崇志在压风机房干了21个年头,他摸着身边的压风机对笔者说:“这几台机器宝贵着呢,井下打眼用的风镐、风钻都要靠它提供动力。前几年,矿上为这两台机器进行了变频改造,现在启动既平稳又省钱,井下不用风压时,机器就自动进入待机状态,光电费这一项,一年就要为矿上节省近百万元呢!”
同样在压风机房干了20多年的老工人张树兴是东坡矿的安全工作先进个人。已经50多岁的他,“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做得比年轻人还标准。对于如何确保安全送风,老张有他的一套理论:“班前的安全措施学习一定要认真听,好好记,出了问题才不至于手忙脚乱。在对手交接班后的第一次巡检很重要,巡检时除了看仪表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查看油位,这是保证压风机正常工作的前提。每次巡检完后,都要认真填写巡检记录,一方面是可以监测压风机每一个小时的运行状态,另一方面就是机器出现故障时容易找到问题所在。”王班长说,只要两个老张在一起搭班,我就很放心,他们两个是“双保险”。去年6月的一天,张崇志和张树兴搭班,凌晨3点多,张树兴在巡检时发现3号压风机仪表显示不正常,手一摸机器温度高的吓人。于是,他立即叫来张崇志停机检修,经过查看发现是密封圈破损漏油导致机器温度异常,需要更换密封圈。压风机密封圈的更换是一项技术活,用于固定的螺丝很小,用的力气大了会滑丝,力气小了机器一震动螺丝就会脱落,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黄金搭档”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默契,用了半个小时就成功更换了密封圈,为井下生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也避免了一起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学无止境的维修组长
50岁的何治国是陕西乾县人,1981年从煤技校毕业后就来到这里工作。在2#风井院子北边的平房中我们见到了他,这里是他的宿舍,做为班里四个单身汉之一,他吃住和工作都在这个小院里。宿舍虽然简陋,但是打扫的却很干净,屋子窗台上、简易桌子和地上里摆了十盆花,阳光照进屋内,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一张不到两平米的简易桌子上放着《井下电钳工》、《矿井维修电工》、《煤矿工人安全手册》和《毛主席诗词选》等书籍,旁边还摆着几件已经拆开的电机配件,桌子上方的墙上还挂着一幅手绘的变电线路图。“桌子小了点,但这是我汲取精神营养和身体营养的地方,看书、研究配件、吃饭都在它上面。”何治国说道。维修组承担着整个风井所有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过去所学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设备维修的需要,要确保风井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处理,不影响安全生产,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并把它们运用到实践中。做为高级工的何治国下班后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看书、记笔记、摘抄一些有用的知识,他用过的笔记本已经装满了整整两个大纸箱。他带过的徒弟,都已经成了矿上四大机械领域的骨干力量。
有所学必有所用,配电柜接线发热容易导致配电柜缺项运行,损坏变电设施。每次巡检都要停机打开机柜检查接线温度是否正常,既费时又费力。何治国通过多次试验,把配电柜接线重新做出一个接头,连接在外置的指示灯上,这样一旦接线出现温度异常,指示灯就会灭掉,巡检人员很容易就可以发现问题并处理。何治国说:“干了这么多年,我和机器都有感情了。它们哪里不舒服,我从旁边走过,听一听,看一看就能找到问题所在,排除故障。”今年3月份,他从冷却塔水泵旁走过,异常的响声引起了他的注意,仔细查看后发现原来是电机缺油干磨运转。他及时停机为电机加了专用高速油,避免了一起电机事故。
排遣寂寞的田园生活
走出何治国的宿舍,笔者问王班长“每天在山里重复着这样单调却责任重大的工作,你们不寂寞吗?”他指着面前的群山说:“刚来的时候谁都受不了,整天干的就是重复巡检,和你说话就是那么几个人,日子确实很难熬。但是时间长了,我们都喜欢上了这里。你们现在来的时候不对,早些日子,漫山遍野的槐花,坐在这里,用力吸一口气,鼻子和嘴里都是甜甜的槐花味。要是晚一些,满山的柿子成熟了,太阳一照,一片金黄,美丽极了。我们这也算是田园生活嘛。”他拉着笔者来到院子旁边的一块空地上,指着一个水泥砌成的乒乓球台说:“我们这里也可以运动的,打打乒乓球、羽毛球,既健身又能排遣寂寞。”在院子的坡下,有一片绿油油的菜地,里面种着西红柿、茄子、辣椒、萝卜等不下十种蔬菜,中间还套种着玉米和毛豆。“咋样?我们的菜可都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新鲜的很,想吃就摘。这是不是我们赶走寂寞的好方法呢?”王班长笑呵呵的说。看着菜地里茁壮成长的蔬菜,想象着槐花的香甜,柿子的金黄。这些在大山深处坚守的人们,和东坡矿的其他职工一样用他们的热情和敬业,诠释着“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东坡精神。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