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集锦目录
组织篇:
省“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在我公司开展 (作者:刘孝文 李金明 巨宏伟)
省青年编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我公司全面展开 (作者:刘孝文)
省“青年编辑下基层”助推铜煤更好更快发展(作者:刘孝文)
落实篇:
省“青年编辑下基层”活动在下石节矿全面展开 (作者:白乐 巨宏伟)
省“青年编辑下基层”来到徐家沟煤矿 (作者:肖子秀)
省“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金华山矿 (作者:李胜会)
省委宣传部青年编辑深入王石凹矿实地采访 (作者:刘晓燕)
省“青年编辑下基层”实践活动深入玉华煤矿 (作者:贺佳斌)
省委宣传部青年编辑在徐家沟煤矿进行深入采访 (作者:肖子秀 王小燕)
省“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鸭口 (作者:裴海峰)
省青年编辑下基层活动在东坡矿全面展开 (作者:刘 伟)
省青年编辑在徐家沟矿入户体验矿工“幸福” (作者:肖子秀 王小燕)
村民夜遇意外编辑热心相助 (作者:李胜会)
陕西出版集团为铜川矿工捐赠图书(作者:刘孝文)
省青年编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作者:刘孝文)
宣传篇:
陕西新闻联播:我省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下基层感受新矿区
(翟浩 铜川台)
陕西新闻联播:全省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下基层座谈会在铜川举行 (翟浩 铜川台)
陕西日报: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下基层”活动启动(作者:喜顺)
三秦都市报:编辑记者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启动(作者:张艳芳)
阳光报:陕西出版集团“走转改”活动动真的 编辑到8个煤矿 “当 ”矿工(作者:严文辉)
三秦都市报:青年编辑深入煤矿井下采访(作者:张艳芳)
阳光报:三青年编辑下井体验矿工生活 (作者:严文辉)
三秦都市报:下基层记者夜晚勇救坠沟男子(作者:张艳芳)
阳光报:8个矿区所在编辑感觉很震撼 (作者:严文辉)
三秦都市报:青年编辑畅谈下基层活动感受 (作者:张艳芳)
阳光报:25名编辑融入矿区生活“矿里生活和城里没区别” (作者:严文辉)
组织篇
省“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在我公司开展

(刘孝文 李金明 巨宏伟)从省委宣传部获悉,由省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出版集团配合,拟于4月8日至12日,组织我省出版系统青年编辑赴陕煤铜川矿业公司开展“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向铜川矿业公司捐赠矿工书屋。为做好该项活动的迎接准备工作,4月1日上午,铜川矿业公司党委在下石节矿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布署迎接本次活动的有关准备工作。公司党委副书记、矿区工会主席刘启科,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德强、副部长席选民,铜川矿工报社社长顾宝成、下石节矿党委书记李国璧及矿业公司8个矿井分管宣传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参加了专题会议。

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矿区工会主席刘启科讲话

矿业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德强强调有关事宜

矿业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席选民介绍有关情况
会上,矿业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德强首先介绍了此次召集各矿分管宣传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召开迎接省“青年编辑下基层”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专题会议的目的及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求各矿井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认真安排好来公司的省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们的生活、工作等事宜,注重每一个细节,充分利用好这次活动的有利契机,彰显公司所属各矿井的特色及亮点。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席选民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这次“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和日程,要求各矿井务必配合好青年编辑到矿后的各项工作。
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矿区工会主席刘启科讲话指出,根据中、省宣部长会议精神,为推进我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持续深入开展,落实“三问三解”有关活动内容,省委宣传部组织我省出版系统青年编辑来矿业公司开展“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特选定矿业公司及所属8个生产矿井作为实践点,希望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煤矿,让青年编辑们感受煤矿基层面貌的沧桑巨变,进一步增强出版工作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这不仅是我们公司的一种荣誉,也是我们公司对外展示自己亮点的一个机遇和平台。要求参加会议的各矿领导要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的安排,从环节上、细节上全力配合来矿的青年编辑开展好活动,确保活动人员工作、生活的安全,确保“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圆满成功。
据悉,这次“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是,服务基层,转变作风,锻炼队伍。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青年编辑深入矿区,与矿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企业文化,走访厂矿领导、优秀党员、先进劳模、普通矿工,共同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矿区及矿工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届时,来自省出版系统的20多名青年编辑将分赴公司所属8个矿井进行为期四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另据了解,根据省委宣传部安排,在活动结束后,每名青年编辑要提交心得体会和采访报告1篇。出版处将集优秀心得体会以简讯形式呈报中宣部出版局和省委有关领导,并将采访报告、采写的稿件同铜川矿业公司企业简介、工作成绩及有关图片资料汇集成书。
省青年编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我公司全面展开
刘孝文摄影报道






为期五天的陕西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于4月8日在铜川矿业公司展开。来自陕西出版系统的24名青年编辑分赴该公司所属8个矿井进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据悉,这次“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由省委宣传部负责组织、陕西出版集团配合,活动地点设在铜川矿业公司及所属八个生产矿井,具体时间从4月8日开始,到4月12日结束。活动的主题是,服务基层,转变作风,锻炼队伍。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青年编辑深入矿区,与矿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企业文化,走访厂矿领导、优秀党员、先进劳模、普通矿工,共同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矿区及矿工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另据了解,根据省委宣传部安排,活动期间,陕西出版集团还将向铜川矿业公司下石节矿捐赠价值3万余元的图书。




铜川矿业公司对该项活动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做好活动的迎接准备工作,该公司党委提前组织所属各矿井分管新闻宣传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召开专题会议,就活动有关事宜进行了详细周密的安排部署。要求各矿井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务必配合好青年编辑到矿后的各项工作,认真安排好来公司的陕西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们的生活、采访等活动,充分利用好这次活动的有利契机,彰显铜川矿业所属各矿井的特色及亮点。




连日来,陕西出版集团和铜川矿业公司党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代表活动协调组,深入各矿井对参与本次活动的青年编辑进行看望慰问,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等省级新闻媒体对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进行跟踪报道。截止记者发稿前,该项活动正在铜川百里矿区紧张有序开展。
组图为“省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公司所属8个矿井情景。













省“青年编辑下基层”助推铜煤更好更快发展
(刘孝文)连日来,省委宣传部组织陕西出版系统青年编辑来我公司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消息,经各大媒体报道后,传遍三秦大地,铜川矿业公司及百里矿区的发展变化也随之成为新闻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4月13日晚,《我省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下基层感受新矿区》和《全省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下基层座谈会在铜川举行》两条消息,在陕西卫视、陕西一套、陕西三套和陕西五套等新闻频道连续播出后,铜川矿业公司更加成为各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与谈论的话题。
由省委宣传部在我公司组织开展的为期五天的陕西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从4月8日启动,于4月12日圆满结束。期间,来自陕西出版系统8个出版社的24名男女青年编辑,分赴矿业公司所属8个生产矿井,深入生产一线,感受职工生活,关注矿区发展,既历练了作风、丰富了阅历,为今后人生道路留下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对铜川矿业公司发展变化的真实见证和更好地宣传,更是对铜川矿业各项工作的一次有力促进。
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启科说,这次“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陕西出版系统新闻工作者队伍充满了蓬勃朝气、无限生机与活力,青年编辑满腔热情、置身矿山、融入矿工、扎实工作,不怕苦,不喊累,其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给我们铜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好矿业公司新闻宣传工作“走转改”活动,学习借鉴省委宣传部、省出版系统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创新思路,加强管理,强化公司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公司的宣传品位,深化具有铜煤特色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公司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陕西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盛义军说,5天来,出版集团选拔的24名青年编辑投入到了这场火热的基层锻炼当中。他们深入矿区,学习普通矿工尽职尽责、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学习先进劳模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学习厂矿领导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英姿风采,学习矿业公司以人为本、成就卓越的辉煌历程,收获了朴素深刻、难以忘怀的人生新知。相信这段宝贵的体验和经历将成为所有青年编辑一生铭记的精神财富。作为本次活动的实践基地,铜川矿业公司发展历史悠久,地位举足轻重,是我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这颗“渭北明珠”不但为国家贡献了源源不断的能源财富,还孕育萌生了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众所周知的《平凡的世界》在这里生根发芽,脍炙人口的《唱支山歌给党听》也从这里孕育诞生。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向外界充分展示了铜煤人平凡伟大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内涵,非常值得24位青年编辑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
陕西日报记者刘喜顺采写的消息《陕西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下基层”活动启动》、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记者翟浩、尚磊采写的消息《陕西省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下基层感受新矿区》、三秦都市报记者张艳芳采写的消息《青年编辑深入煤矿井下采访》、《青年编辑畅谈下基层活动感受》和阳光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记者采写的消息,在报道青年编辑深入基层、深入矿区、深入矿工、体验生活,进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通过青年编辑的真情实感和发自肺腑的感言,从不同侧面,充分报道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铜川矿区及矿工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石节矿党委书记李国璧表示,下石节矿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在促进矿井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携手新闻媒体,扩大对外影响,营造煤炭企业良好形象,共建和谐富裕新矿区。
落实篇
省“青年编辑下基层”活动在下石节矿全面展开

(白乐/文 宏伟/图)4月8日,省委宣传部“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小组在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德强、副部长席选民等领导的陪同下,深入下石节煤矿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小组一行到矿后,在机关二楼会议室召开了专题会议。会上,该矿对为期四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日程进行了详细安排。该矿党政领导对五位青年编辑深入矿区体验生活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各位青年编辑深入基层、深入区队、深入群众,身临其境了解煤矿,感受煤矿面貌的沧桑巨变,并要求相关部门从环节上、细节上全力配合来矿的青年编辑开展好活动,确保活动人员工作、生活的安全,确保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圆满成功。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德强在会上讲到,公司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企业文化建设卓有成效,矿井管理已从制度管理逐步迈入文化管理轨道,尤其是下石节煤矿作为公司企业文化先行单位之一,在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民生建设及文化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不俗成绩,希望青年编辑们通过走访矿领导、先进模范、普通矿工、职工家属,用自己得妙笔展示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矿区及矿工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编辑们也都纷纷表示,会格外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以实际行动促进“走转改”活动向纵深发展,发扬新闻工作者精神,采写出更加鲜活生动的新闻稿件。
会议结束后,青年编辑们就对该矿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徐群贤进行了采访,拉开了“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帷幕。
据了解,在近日的几天内,他们将深入基层、家属区进行走访,还将在该矿矿灯自救器房、选运区等岗位,同职工同劳动,同生活,体验生活,详细了解矿井生产各方面的工作。


省“青年编辑下基层”来到徐家沟煤矿
(肖子秀)4月8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青年编辑李建国、秦桦、腾丹等三人到徐家沟煤矿开展“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当天下午,该矿召开了专题会议,会上生产副矿长邵茂伟代表矿党政作了专题汇报,对三位青年编辑深入矿区进行体验生活、实地采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从矿井基本概况、企业重组后的基本情况、矿井生产布局、企业经营、矿井安全生产、矿区民生工程建设、党建工作、矿区形势、今后的工作思路等九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汇报。该矿党委书记刘保社、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晓锋分别就该矿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补充说明。
汇报会后,三位青年编辑在该矿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到该矿安全文化长廊、综掘二队、运转区、井口茶水站、“矿嫂服务队”服务点、职工食堂、塑胶篮球场、3D影院进行了参观采访,对徐家沟煤矿近年来特别是企业重组改制以来取得的成绩和矿区环境建设大加赞赏。晚上,他们同职工一起观看了3D大片,对矿区能够与世界大城市同步观看3D大片感到由衷的高兴。
据悉,在近几天内,青年编辑们将深入井下、矿工家中进行采访,同时,还将与劳动模范代表、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和“矿嫂服务队”人员进行座谈,详细了解该矿各方面的工作。
省“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金华山矿
(李胜会)4月8日,省委宣传部青年编辑李珑、赵小林、郭强等一行来到金华山矿,开展“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为了确保省委宣传部青年编辑深入矿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金华山矿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矿领导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安排相关工作。8日上午,李珑、赵小林、郭强等一行到矿后,受到该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欢迎,参观了党务、矿务公开栏、区队办公室等地。在后面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主要采访2011年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作、精细化管理、地面工程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矿长谈访录、劳模风采等内容。期间,将深入下井观看企业文化建设走廊、井下超市等;面对面采访矿领导、劳模、党员代表、职工代表;深入生产区队、单身职工公寓、职工餐厅、职工家中采访。通过走、观、谈等形式,感受企业新变化,体验矿工们在千尺井下、煤海深入那粗旷豪放的动人画面,同矿领导一起体会井下带班情况等等,编辑们用手中的笔讴歌矿区近年来发生翻天覆地的亲变化,展示新时代矿工风采,彰显企业文化风采,让人们感触矿工们“快乐工作、体面生活”的真实写照。
省委宣传部青年编辑深入王石凹矿实地采访
(刘晓燕)4月8日上午,省青年编辑宋宇虎、高继涛、陈润国等三人来到王石凹矿,开展“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为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该矿专门成立了以矿长、书记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对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当天下午,该矿首先召开了座谈会,会上王石凹矿党委书记田战强代表矿党政对三位编辑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该矿党委副书记王鹏从矿井基本概况、企业经营、安全生产、民生工程等多方面汇报了当前的各项工作。座谈会结束后,三位青年编辑在该矿有关领导及科室人员的陪同下,先后到该矿调度室、安全文化长廊、班组建设园地、区队公示宣传栏、企业文化墙、党务公开栏、清风苑、廉洁文化亭廊、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安全文化教育室、图书阅览室、职工食堂等进行了参观采访,并对近年来该矿取得的巨大变化和成绩给与了高度的赞扬。
据了解,在随后的几天内,三位编辑将深入井下体验生活,同时通过采访区队班组、劳动模范,走访矿领导、矿工家庭等,详细了解矿工生活,感受矿区发展变化,用他们手中的笔讴歌矿区近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示矿工风采,彰显企业文化。
省“青年编辑下基层”实践活动深入玉华煤矿
(贺佳斌)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实践活动中采访玉华矿的三名青年编辑于4月8日深入玉华煤矿,拉开了青年编辑们为期四天基层生活实践之旅的帷幕。在接下来四天的中,她们将深入群众中用实践去感受矿工的生活气息,用真实的语言去记录矿区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和矿工背后的生活故事。
为了确保此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该矿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青年编辑下基层”实践活动的方案、接待工作、具体流程、日程安排、参观路线、陪同人员以及青年编辑们的食宿、安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安排,将职责划分到个人,做到不遗漏每一个细节。在往后几天的基层生活体验中,她们将对矿区容貌、矿井环境,矿井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煤质品牌创建、数字化矿井建设、创先争优活动等方面,以及矿井去年中涌现的劳模、先进个人、先进女工、先进班组长、平安家庭等先进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采访,以接“基层之地气”补“写作之灵气”,让她们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见诸于笔端,用一行行富有真实情感的文字去表达玉华让职工共享煤矿改革发展成果的精神,真正的体会到玉华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的理念,“刷新”以往煤矿的形象,彰显玉华煤矿的人文关怀和文化特色,为实践活动达到预期效果“保驾护航”。

青年编辑们对劳模进行采访

青年编辑们对优秀班组长进行采访

青年编辑们与女工代表进行交谈
省委宣传部青年编辑在徐家沟煤矿进行深入采访

(肖子秀 王小燕)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青年编辑李建国、秦桦、腾丹等三人4月9日在徐家沟煤矿进行了深入采访。
9日早上,他们一行三人在该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晓锋和宣传部人员的陪同下深入千尺井下进行体验生活。他们每到一处都进行详细询问,对矿井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大加赞叹。对矿井的机械化发展感到由衷高兴,对矿井安全设施、安全文化宣传氛围和文明卫生感到满意。他们说,通过下井体验生活,进一步加深了对煤矿的了解,煤矿非常重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和职工身体健康,积极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下午,他们和该矿的“矿嫂服务队”进行了座谈。通过与“矿嫂服务队”人员进行座谈,他们对这些矿嫂不讲条件,不提报酬、不怕吃苦受累,不怕讽刺挖苦嘲笑,坚持深入员工宿舍、深入员工家庭、深入附近农村,上门送安全帮教信、签订家庭安全联保合同、在井口搞安全服务、在区队搞安全互动、到井下送安全亲情、发安全倡议书、宣读安全慰问信、编写安全亲情寄语、搞亲情卡家庭安全互动等一系列安全活动深深感动,并为她们多年坚持为职工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春秋两季送健康,常年四季献爱心活动及每年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在井口将热腾腾的饺子、清香的粽子、团圆的月饼送到职工手中等亲情做法表示敬佩。当他们了解“矿嫂服务队”的先进事迹被多家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被省妇联授予陕煤化集团唯一一家“陕西省先进巾帼志愿者团队”称号和铜川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时,非常感动。称赞她们获得的荣誉和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晚上,他们到区队参加了“隐患排查分析会”,对徐家沟煤矿多年坚持这一做法表示肯定。
据悉,他们还将深入职工家中进行实地采访,与职工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还将与劳动模范代表、优秀共产党员代表进行座谈,详细了解该矿各方面的工作。

省“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鸭口
(裴海峰)4月8日上午,省委宣传部青年编辑黄刚、张军亮、蒋成龙三人深入鸭口公司,开展“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该公司党政领导对三位青年编辑深入矿区体验生活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从矿井基本概况、矿井生产布局、企业经营、矿井安全生产、矿区民生工程建设、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要求在确保活动人员工作、生活的安全的前提下,各相关部门要从环节上、细节上全力配合来矿的青年编辑开展好活动,确保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圆满成功。
4月9日,在该公司安监处长查义堂,党委工作部、安质科、工会等相关科室人员的陪同下三位青年编辑戴上安全帽,背上自救器和矿灯,深入井下生产一线,深入工作面,对井下生产过程进行了全面了解。升井后,三位青年编辑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对该公司安全文化长廊、医院、员工工食堂等地进行了参观采访,并对该公司发明出“十米连锁”的生产科科长席联校和有56年党龄的老党员高秀英进行了采访,拉开了“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帷幕。
据了解,在随后的几天内,青年编辑们将深入基层、家属区进行走访,与劳动模范代表、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和女工家属安全协管员进行座谈,还将同员工同劳动,同生活,体验生活,详细了解矿井生产各方面的工作。编辑们表示:他们将用手中的笔对矿区近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和员工群众的精神风貌进行写实报道,真正展现新时代矿工风采。

省青年编辑下基层活动在东坡矿全面展开
(刘 伟)4月8日至11日,省委宣传部青年编辑丁新宇、禹治夏、须扬3人,深入东坡矿井下、区队、班组进行采访,全面展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连续4日,青年编辑们围绕安全生产、企业文化等内容,深入到回安队、掘四队等单位,与干部职工深入交流,采访发掘亮点。先后参观了文化长廊、矿灯超市,深入井下907工作面,亲身体验矿工生活,感受矿井变化。 通过深入矿区体验生活,他们不仅感受到矿区近年的新变化,也对职工生产生活环境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他们说,煤矿变化真的很大,实地参观让我们看到了煤矿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关注矿井的发展和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深入发掘亮点,展示煤矿职工风采。该矿党委书记李新中表示,青年编辑深入东坡,对矿井安全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希望记者用镜头和手中的笔,宣传矿井安全生产、地面建设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更多人了解发展变化中的东坡煤矿。

参加入井前的安全培训

捕捉瞬间

整装待发下井体验

在井下合影留念
省青年编辑在徐家沟矿入户体验矿工“幸福”

(肖子秀 王小燕)由省委宣传部选派的青年编辑李建国、秦桦、腾丹等三人4月10日深入徐家沟煤矿职工家中进行深入采访。
他们每到一个职工家中,都详细了解职工家中的收入情况和孩子上学情况,并与职工家属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们对矿区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和职工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高感到高兴。通过采访与座谈,他们对矿区职工群众的生活有了深入了解。他们认为,近年来,矿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煤矿安全投入和机械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职工群众的收入越来越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矿区环境越来越美,文化生活显著提高。矿区处在和谐稳定的氛围之中,“快乐工作,体面生活”正在逐步得到体现。
4月11日,他们又与劳动模范代表、优秀共产党员代表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该矿各方面的工作。

村民夜遇意外 编辑热心相助
(李胜会)“救命啊!”“救人啊!”……4月10日晚九点左右,一阵阵呼救声从金华山矿矿部至家属区800米处旁漆黑的排洪沟沟内传出,恰巧,省委宣传部“青年编辑下基层”进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编辑李珑、郭强、赵小林等人路过此处,伸手相助……
李珑(陕西省科技社理工图书中心副主任),赵小林(陕西教育社编辑),郭强(三秦社编辑)等三人按照省委宣传部开展的“青年编辑下基层”进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安排,深入金华山矿体验生活。4月10晚,李珑等人观赏着矿区的夜景,沿着矿区公路向前走去。大约在矿部至家属区800米处旁,大家忽然间听到漆黑的排洪沟沟内传出呼救声,恰巧,一辆疾驰的车辆的车灯照在路旁的排洪沟内,一个满脸污泥的中年男子摆手呼救。车辆过后,一片黑暗。郭强等人赶紧跑过去,用手机微弱的灯光查看。果然,排洪沟内颤悠悠站着一名男子。郭强问他怎么回事?那名男子告诉他,他姓薛,在前面四公里处的十二盘村居住。骑着摩托车回家,在这转弯处不小心连车带人调到水沟里。郭强等人跳下排洪沟,先将那名男人救了上来,查看了伤情,没有什么外伤。不顾沟内污水杂物,大家又将摩托车抬了上来。薛姓村民连连表示感谢。
陕西出版集团为铜川矿工捐赠图书
宋志刚黄河刘启科张雄盛义军刘有锋等出席捐赠仪式
刘孝文摄影报道






4月12日上午,陕西出版集团为铜川矿工捐赠图书仪式在下石节矿欣怡文化广场隆重举行。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张雄、陕西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盛义军、省委宣传部出版处调研员刘有锋,铜川矿业公司总经理宋志刚、党委书记黄河,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启科,下石节矿矿长李文辉、党委书记李国壁等出席捐赠仪式。捐赠仪式由矿业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德强主持。

陕西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盛义军讲话

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启科讲话

矿业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德强主持捐赠仪式

下石节矿矿长李文辉致辞
矿业公司党委宣传部、党委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铜川矿工报等部门负责人,矿业公司所属8大生产矿井的党委副书记,来自陕西出版系统进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24名编辑,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三秦都市报、阳光报、铜川日报、铜川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记者及下石节矿干部职工上千人参加了捐赠仪式。

捐赠图书后双方领导合影

授受“矿工书屋”牌匾
捐赠仪式于当天上午11时10分开始。陕西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盛义军向下石节矿捐赠图书,下石节矿矿长李文辉、党委书记李国壁接受赠书。陕西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盛义军向下石节煤矿授“矿工书屋”牌匾,下石节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苟胜利受牌。


图书捐赠仪式现场
下石节矿矿长李文辉致辞说,省委宣传部和陕西出版集团为该矿捐赠的这批书籍,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该矿的职工书屋,对提升干部职工的文化水平,推动企业文化创新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该矿一定会把这些图书管理好、使用好,让广大干部职工从中汲取营养、拓展知识,并将所学的文化知识应用到企业的发展建设当中,为全面构建和谐矿区做出积极贡献。


图书捐赠仪式现场
陕西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盛义军代表出版集团讲话,他说,陕西出版集团向铜川矿业公司下石节煤矿捐赠了价值3万余元的图书。这份精神和文化赠予寄托了陕西出版人与铜川矿业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希望参与此次活动的24位青年编辑,能够担当起双方之间的友谊使者,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和讴歌铜煤故事与铜煤精神,借着图书的翅膀传递给更多人,传向更远的地方。愿陕西出版集团与铜川矿业公司之间的友谊之树常青。


图书捐赠仪式现场
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启科刘启科代表铜川矿业公司党政工团组织及公司广大职工家属,向捐赠图书的省委宣传部、陕西出版集团表示敬意和感谢。他说,省委宣传部和陕西出版集团的领导,向我公司下石节矿捐赠了1600册价值三万元的图书,这不仅是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实际行动深化“走转改”和“三问三解”活动,丰富矿工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更是对铜川矿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省委宣传部、陕西出版集团向我们捐赠图书,实质上就是送文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矿工送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希望下石节矿要管理好、利用好这批图书,以这次图书捐赠活动为新起点,迅速在全矿掀起人人爱读书、读好书的热潮。同时,公司将以这次图书捐赠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开展好“万名职工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在读书实践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养,推动矿区文化繁荣发展。
刘启科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要按照公司党政提出的“把‘酒柜变书柜、牌桌变书桌’作为一种行为养成和家庭时尚”的要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敏于求知的习惯,切实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人生境界,作为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做好工作的根本途径,努力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要切实把读书学习活动与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员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读书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创新自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推动公司改革发展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合影留念
省青年编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刘孝文摄影报道


4月12日上午,省委宣传部“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在下石节矿五楼会议室召开。该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在铜川矿业公司为期五天的陕西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启科出席会议并讲话
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启科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张雄、正处级调研员刘有锋,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德强、副部长席选民,矿工报社社长兼总编顾宝成,下石节矿矿长李文辉、党委书记李国壁,矿业公司所属8个生产矿井的党委副书记,来自陕西出版系统进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24名编辑,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等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座谈会。

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张雄主持座谈会
会议由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张雄主持。他首先对陕煤化集团铜川矿业公司以及下属八个矿井给予这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开展这次“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做了简要介绍。

下石节矿党委书记李国璧代表矿党政致词

下石节矿矿长李文辉出席会议
会上,下石节矿党委书记李国璧代表矿党政首先致词,他代表矿党政及全矿职工家属向与会领导和来宾表示欢迎,向深入矿区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青年编辑和新闻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这次“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省委宣传部和矿业公司的精心指导和组织下,各位青年编辑和新闻工作者走出都市,深入矿井,感受职工生活,关注矿区发展,圆满完成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对进一步推动矿区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体现了上级领导对矿区发展建设的深切关怀和新闻工作者良好的工作作风。李国璧指出,这次活动的开展,既是对青年编辑自身作风的一种磨练、人生阅历的一次丰富,为他们今后人生道路留下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更是对我们煤矿工作的一次鼓励和鞭策,下石节矿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在促进矿井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携手新闻媒体,扩大对外影响,营造煤炭企业良好形象,共建和谐富裕新矿区。

王石凹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鹏代表公司所属八个生产矿井发言

美术社编辑室副主任丁新宇发言

人民社编辑黄刚发言

教育社编辑室副主任秦桦发言
陕西美术社编辑室副主任丁新宇、人民社编辑黄刚、教育社编辑室副主任秦桦、科技社理工图书室中心副主任李珑、太白社编辑陈润国、教育社编辑张晟洁、未来社编辑赵党玲、刘佳等,代表参加本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24名编辑,畅谈这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深入矿区,深入井下生产一线,与矿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企业文化,走访厂矿领导、优秀党员、先进劳模、普通矿工的切身感受、体会与收获,进行了充满真情实感的激情发言。王石凹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鹏代表公司所属八个生产矿井,就省委宣传部开展的这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矿区的开展情况,特别是对分赴各矿的青年编辑在矿区的优秀表现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职业素养等情况进行了发言。

科技社理工图书室中心副主任李珑发言

太白社编辑陈润国发言

教育社编辑张晟洁发言

未来社编辑赵党玲发言

未来社编辑刘佳发言
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启科在座谈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由省委宣传部、陕西出版集团组织的“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我们铜川矿业公司开展,这不仅是全省新闻宣传战线和出版系统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铜川百里矿区的一大盛事。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铜川矿业公司党政工团组织及公司广大职工家属,对活动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各新闻媒体记者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25位青年编辑深入铜川百里矿区、深入煤矿生产一线、深入矿工群众生活开展实践活动和辛勤采访表示由衷的敬意。


刘启科简要介绍了矿业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他说,铜川矿业公司(前身为铜川矿务局)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旗下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1955年在原同官煤矿的基础上成立,1998年从原煤炭部下放到陕西省,2004年2月划归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管理。公司现有8对生产矿井,9个辅助单位,截止2011年末,在册职工20642人。经过50多年的发展,原煤年产量已由建局初期的30万吨提高到目前的1000多万吨,企业资产总额达103亿元。56年来,累计生产原煤3亿多吨,累计缴纳税费74.8亿元,为陕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铜川矿业公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矿区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矿业公司突出安全与稳定两个重点,集中精力狠抓安全生产,全力以赴维护矿区稳定,大力实施管理创新,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党建工作不断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特别是2011年,生产原煤1160万吨,煤炭产量连续六年突破千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7.7亿元;实现利润7.6亿元;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为0.086;全年职工人均收入7.5万元。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徐家沟、王石凹、下石节三对矿井,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000天以上;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王石凹矿、金华山矿荣获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公司被评为全国“安康杯”优胜企业。民生工程建设成效明显,矿区形势稳定,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新突破,企业经营管理和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公司各项工作都实现了整体推进、长足发展。


公司先后被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预防职务犯罪先进单位”;被陕西省发改委等8部门授予“陕西省节能减排功勋企业”;并荣获“全国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信誉双保障企业”、“陕西省信用与社会责任能源化工业十佳单位”等多项殊荣;公司党建工作荣获全省企业首家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刘启科指出, 这次“青年编辑下基层”活动在矿业公司开展以来,各位青年编辑积极深入职工群众和生产一线,开展社会调查,体验矿工生活,特别是采访实践活动和今天座谈会上的激情发言,让我们非常感动,同时也深受教育。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全省新闻宣传战线特别是出版系统新闻工作者队伍充满了蓬勃朝气、无限生机与活力,大家满腔热情、置身矿山、融入矿工、扎实工作,不怕苦,不喊累,其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给我们铜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树立了榜样。我们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好矿业公司新闻宣传工作“走转改”活动,学习借鉴省委宣传部、省出版系统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创新思路,加强管理,强化公司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公司的宣传品位,深化具有铜煤特色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公司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陕西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盛义军代表陕西出版集团及参与活动的全体编辑,向省委宣传部的精心组织,向铜川矿业公司的周到安排,向包括下石节在内8家矿区的热情款待,表示衷心感谢。他说,这次“青年编辑下基层”活动是一次学习之行、交流之行,更是一次文化之行、友谊之行。在省委宣传部的精心组织下,在陕西出版集团党委的细致部署下,从全集团选拔的24名青年编辑投入到了这场火热的基层锻炼当中。5天来,他们深入矿区,学习普通矿工尽职尽责、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学习先进劳模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学习厂矿领导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英姿风采,学习矿业公司以人为本、成就卓越的辉煌历程,收获了朴素深刻、难以忘怀的人生新知。相信这段宝贵的体验和经历将成为所有青年编辑一生铭记的精神财富。
盛义军强调,作为本次活动的实践基地,铜川矿业公司发展历史悠久,地位举足轻重,是我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这颗“渭北明珠”不但为国家贡献了源源不断的能源财富,还孕育萌生了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众所周知的《平凡的世界》在这里生根发芽,脍炙人口的《唱支山歌给党听》也从这里孕育诞生。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向外界充分展示了铜煤人平凡伟大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内涵,非常值得我们24位青年编辑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


宣传篇
陕西新闻联播:全省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下基层座谈会在铜川举行


(翟浩 尚磊)2012年4月13日,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放 《全省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下基层座谈会在铜川举行》
陕西新闻联播:我省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下基层感受新矿区

(翟浩 尚磊)2012年4月13日,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放 《我省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下基层感受新矿区》。
陕西日报:出版系统“青年编辑下基层”活动启动

陕西日报 2012年4月10日 二版
本报讯(记者 喜顺)4月8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陕西出版集团“青年编辑走基层”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在西安启动。
来自陕西出版集团所属的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等8家出版社的25名青年编辑在启动仪式后前往铜川,开始为期一周的下基层活动,青年编辑们将分别深入铜川矿业公司8个矿区,与矿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矿工生活,共同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矿区及矿工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期间,青年编辑还将走访厂矿领导、优秀党员、先进劳模、普通矿工,同时还将开展社会调查、座谈交流,了解企业文化,了解基层群众对党、国家和社会的诉求;届时,陕西出版集团将开展“学雷锋文化服务”活动,向矿区捐赠价值3万元的1600册图书,以丰富矿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秦都市报:编辑记者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启动

三秦都市报 2012年4月9日 A4版
本报讯(记者张艳芳)昨天,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来自陕西出版集团的25名青年编辑、记者将走进铜川矿业公司所属的8个煤矿,在接下来这4天里,他们将和矿工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感受一线矿工的工作和生活,深度报道矿工背后的生活故事。
阳光报:陕西出版集团“走转改”活动动真的
编辑到8个煤矿 “当 ”矿工

阳光报 2012年4月9日 六版
阳光讯(严文辉)按照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精神,昨日上午,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陕西出版集团25名青年编辑走进铜川矿业公司所属的8个煤矿,开展“青年编辑走基层”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正式启动。
4月8日上午八点,来自陕西出版集团所属的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陕西科技出版社、三秦出版社、未来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社等8家出版社的25名青年编辑从西安出发,赶赴铜川。
在接下来为期一周的时间里编辑将分别深入矿业公司各个矿区,与矿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矿工生活,共同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矿区及矿工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期间,编辑们还将走访厂矿领导、优秀党员、先进劳模、普通矿工,并开展社会调查、座谈交流,了解企业文化,了解基层群众对党、国家和社会的诉求。
同时,陕西出版集团将开展“学雷锋文化服务”活动,向矿区捐赠价值3万元的1600册图书,丰富矿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次活动,青年编辑将通过亲身体验矿工的真实生活、近距离观察基层群众的喜怒哀乐,来推动出版工作者进一步增强群众感情、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立场,为今后更好地做好党的出版工作。
三秦都市报:青年编辑深入煤矿井下采访

三秦都市报 2012年4月11日 A4版
本报讯(记者张艳芳)昨天是“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活动的第三天,25名青年编辑已经完全融入了矿区的生活,体验矿工书屋、深入矿工家庭采访,下井感受一线工人的工作……
三秦出版社编辑郭强所在的矿是铜川金华山煤矿。他了解到,这个矿去年产量150多万吨,为了改善矿工的工作环境,矿上去年在矿井修建了“井下超市”,超市里免费给工人提供方便面、火腿肠、热水、鸡蛋等补充体力的食物。
在铜川王石凹煤矿的家属区,科技社医学图书中心主任宋宇虎和太白出版社编辑陈润国和矿工高殿奇一家拉起了家常话。
“王石凹矿是铜川建矿时间最久的一家矿,矿工书屋的藏书量达到3万余册,矿工人均9本,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高殿奇告诉编辑们。
阳光报:三青年编辑下井体验矿工生活

阳光报2012年4月11日 七版
阳光讯(严文辉)4月9日,在铜川矿务局鸭口煤矿,三位编辑在矿领导和矿务局宣传部领导的陪同下,上午8时半和矿工一起下井进行井下工作体验。16时,编辑采访了鸭口煤矿生产科科长席联校。
席联校讲,他是1999年来到鸭口煤矿工作的,当时每月工资不到1000元钱,从2004年我省煤炭形式好转后,2011年全矿年人均收入达到75000元。
晚饭后,记者采访了三位下基层的编辑,陕西省人民出版社编辑黄刚讲,青年编辑下基层活动让编辑体验基层工作者的生活,对大家将来的工作会有更多的帮助。
三秦都市报:下基层记者夜晚勇救坠沟男子

三秦都市报 2012年4月12日 A4版
本报讯(记者张艳芳)4月10日21时许,参加我省“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编辑记者李珑、郭强、赵小林等人在铜川金华山矿矿部家属区附近的公路上正走着,突然听到一阵阵的呼救声,记者见状赶忙救人,经过三人努力将骑摩托车摔进排洪沟内的男子救出。4月10日是青年编辑下基层的第三天,晚上3名青年编辑沿着矿区公路向前走着,突然大家听到路边漆黑的排洪沟内传出呼救声。这时,一辆疾驰而过车辆的车灯照上了路旁的排洪沟内,只见一个满脸污泥的中年男子正挥手呼救。
郭强等人赶紧跑过去,用手机微弱的灯光查看。果然,排洪沟内躺着一名男子。三人赶紧跳下排洪沟,将那名男子救了上来。经过查看,该男子伤的并不严重。回忆起刚才的那一幕,他还有些害怕。
稍事休息后,被救的那名男子说,他姓薛,是附近十二盘村的村民,晚上他骑着摩托车回家,在这转弯处不小心连车带人掉到沟里。随后,郭强等人不顾沟内污水杂物,又跳到沟里。10多分钟后,终于将摩托车从沟里推了上来。记者提出要将他送回家,但是薛师傅说他已经没有大碍,自己可以骑车回家,并一再感谢。
阳光报:8个矿区所在编辑感觉很震撼

阳光报 2012年4月13日 六版
阳光讯(严文辉)按照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开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精神,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组织陕西出版集团25名青年编辑走进陕煤化铜川矿业公司所属的8个煤矿,开展“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于4月12日圆满结束。
4月12日上午九点,此次下基层所在陕煤化铜川矿业公司所属的8个煤矿的25名编辑和各个矿区党委书记、陕西省委宣传部、铜川矿业公司领导们共同欢聚在铜川矿业公司下石节煤矿举行座谈会,座谈会上8个矿区所在编辑小组代表踊跃发言讲述体验感受。
一位在陈家山煤矿采访体验的省未来出版社编辑刘佳讲述四天来的亲身体验带给她震撼!发现如今煤矿的现代化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矿区、矿工们感情深厚,矿区整个矿领导、矿工、矿工家属们关系都非常融洽,整个矿区和谐发展。尤其是讲到在体验过程中,曾采访到煤矿选煤区一女矿工时刘佳禁不住热泪盈眶,她说:那位女矿工和她老公都是煤矿工人,两个人在煤矿工作多年终日三班倒,孩子在铜川市区上学,自己没有时间照顾孩子,长期见不上面,女矿工称自己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
为了丰富煤矿工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陕西出版集团向矿区捐赠价值3万元的1600册图书。
三秦都市报:青年编辑畅谈下基层活动感受

三秦都市报 2012年4月13日 A3版
本报讯 (记者张艳芳)昨天早上,为期5天的“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束,省委宣传部、省出版集团和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铜川矿业公司的相关领导与25名青年编辑举行了座谈会,畅谈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的体会、感受和收获。
“矿区蓝天白云,绿色荫荫,矿工善良质朴、爱岗敬业,这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矿上生活的认识。”在徐家沟煤矿实践的青年编辑秦桦在座谈会上感触颇深地说。她说,文化工作者只有走下去、接地气才能创作出来有灵气的作品。
另外的24名编辑也和秦桦一样被矿区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所震撼,都说这次实践活动给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很大的触动。座谈会结束后,省委宣传部和省出版集团还向铜川矿业公司下石节煤矿捐赠了价值3万多元的图书1600余册。
阳光报:25名编辑融入矿区生活“矿里生活和城里没区别”

阳光报:2012年4月16日 六版
阳光讯(严文辉)在开展 “青年编辑下基层”主题教育活动的三天里,25名青年编辑已经完全融入了矿区的生活。
人民出版社编辑李建国所在的矿是铜川徐家沟煤矿,去年产量66多万吨,为了改善矿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煤矿投资建设了整个铜川矿区唯一的设备可与大城市相比的3D上美影院。李建国告诉记者,据他了解,矿区为了丰富煤矿工人的文化生活,允许职工每月免费观看一次电影,先进工作者还可以带家属一起免费观看。
“过去对矿工的生活不了解,通过这几天的共同生活,我觉得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城里面没有任何区别。”李建国告诉记者。
陕煤化铜川矿业公司徐家沟煤矿的矿嫂服务队已经坚持在矿上义务服务了16个年头,她们为矿工做鞋垫、熬汤、每逢中秋、端午、冬至节日时他们还会为矿工送来月饼、粽子、饺子等。来自省美术社的编辑腾丹说:“这些矿嫂们的付出不计较回报多少,很让人感动。”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