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2月22日上午9点,地勘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成柱、生产部支部书记杨建学等一行来到正在王石凹矿打井的地勘公司钻井队1号钻机组,“张拥军劳模,我们给你送奖金来了,你们组又被评为公司安全生产先进班组,受到了表彰。”
走进帐篷,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上写着工程名称、进度、负责人、质量监督、本月首席员工、工资表公开、伙食帐公开等天蓝色的塑料公开栏。其次,最醒目的流动书箱、低矮的小桌子、干净的床铺和帐篷中间暖呼呼的大铁炉子。一个只有18个队员的钻机组要这么多公开明细干什么?——原来这是1号钻机组安全生产的法宝呀。
自2003年铜川矿务局地质勘探公司取得陕西省水利厅钻井资质甲级单位后,这支从百里矿区到茫茫大漠,从新疆戈壁到内蒙草原都留下了他们身影的钻机队又踏上了新的征途。从2009年至今,铜川矿业公司已投资1367万元相继为东区“五矿一厂”打深水井5眼。1号钻机组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打了东坡煤矿第一口奥灰系水源井后,完成了徐家沟公司水源井施工,终孔井深为854.3米,较东坡矿水源井深80.8米,创地勘公司开采水源井施工之最。又圆满完成职工中专、金华山、一五三厂的水源井任务,目前正在进行的王石凹矿水源井工程在三个月后即将完工,真正解决困扰东区职工群众几十年吃水难的问题。他们连续三年创下了最佳战绩,特甲级孔率达到100%以上,成为公司各钻机中的佼佼者。

(矿区职工家属喝上“幸福水”)
“今天有记者要采访周宝成,他正在上班,让谁替一会?”王主席说。“我去吧,”一个中年男子自告奋勇换上工作衣,快速往井口跑出。这是工人张小林,一名预备党员。
自从2006年以来,铜川矿业公司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职工的幸福指数迅速上升,企业自豪感让每名职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尤其是经理寇青安亲自带队,坚持每月对野外钻机进行安全大检查,认真查找隐患,确保了公司的安全生产。逢年过节,深入一线慰问,送去组织的关爱,让大山深处的钻井工人感受到了那份火热的激情。
机长张拥军和副机长王铜贵商量,我们常年在野外作业,生活比较单调。公司给我们配备了电视、室外接收机、碟机、报纸、流动书箱、扑克、象棋等等,还不定期组织文艺演出宣传,活跃我们文化生活。可是,大多时间还是要自己打发。我们利用这个时间,多组织学学习,总结一下经验,互相探讨工作中的得与失,提高我们工程质量才好。一拍即合,从此,1号钻机组的学习风气逐渐浓厚起来,每一名工人都有学习笔记,个人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机长张拥军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狠抓精细化管理,对各个工种进行紧凑的安排,提前几天将计划做好并进行反复的推敲,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提高工友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如今,干标准活,打标准钻,快乐工作,体面生活已经深入人心。

业务学习

研究问题

埋头苦干

组织温暖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勘探者之歌》回荡在山谷溪流间。
为了让工人们吃上可口的饭菜,地勘公司一直保持着给每个钻机组配备专职炊事员的传统,井打到哪里,炊事员的锅灶火点到哪里。他们成立伙食领导小组,每月进行伙食帐公开,根据实际支出,多退少补。不善言谈的机长总是叮咛炊事员,一定要把伙食搞好,咱们工人常年在外,工作辛苦不说,还要忍受大自然严峻的考验,我们要在现有的条件下让每天的饭菜尽量不重样,让大家吃得
饱,才能干好工作。去年工地开工晚,副机长王铜贵害怕干临时工的炊事员不能按时来,就提前给公司领导要求,经理寇青安就把这个能干的零时工安排在公司干临时工,等钻机开工后,继续敲响锅碗瓢盆交响曲。当我问预备党员张小林的心愿是什么?他开心地说:一心干好本职工作。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工人队伍,我们的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正因为有了这些人的无私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幸福和睦。

编辑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