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系列报道集锦
采访题记:一场秋雨,一场凉。奉命于矿业公司党委宣传部派遣,借助于“走转改”活动深入,有缘于对母校的眷恋。笔者来到了曾经就学两年、现在升级为陕西铜川工业技师学院进行了采访,顿感“来寻故地,旧貌换了新颜”。
校园之雅 雅在舒心
秋雨后的技师学院令人舒心,感到其美。走过曲径通幽,穿过柏油马路,一个文化的殿堂扑入视野。
学院的大门两侧浮雕壁画揭示了这个学院的核心真谛,左边有孔子云“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和“意志不纯,则学识足以为害”;右边有张衡言“手脑并用,做学合一”。走进学院,“开元”之钛雕耸立于中央,真雅如“开元教学城,技师发祥地”。
说来也巧,就在笔者到此采访的时候,学院灯式喷泉使用了,恰是“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美感,煤块造型,绿叶点缀,圆形环绕,玉石碧翠,让人无限感慨“喷泉就在咱身边,无需跑到大雁塔”。
安全之重 重在泰山
提及安全,就会想到煤矿,说及煤矿,就会想到矿工。可爱的矿工,人身的安全。
这里是“全国煤矿安全生产警示教育铜川基地”。
这里有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人慰问煤矿工人、与煤矿工人拉家常的难忘珍贵历史照片。
这里有温家宝同志看望矿难家属、悼念矿难矿工的悲人场面,警示人们“不要让事故重演,不要带血煤炭”。
这里有华炜董事长、宋志刚总经理的亲笔安全题词,告诫人们“尽百分之百的努力,防万分之一的漏洞”。
这里有一张映入眼帘的图片,一个三口之家,因为有了安全,父亲、母亲、孩子笑得张开了嘴,乐得露出了牙,一家乐融融,幸福暖悠悠。
教学之活 活在育人
“把课堂作为工厂,把学堂作为市场”,是学院教育的最大的赢家。
电工电子实习课上,56名学生一边学习“电子电工基本技能”,一边在焊接着电视机线路板。笔者对来自于铜川的郭敬说“这都是男孩干的活,你能干了吗?”。只见她嫣然一笑,自信地说道“女孩子也能干啊!”随后,拿起了一块线路板,插上了电源,不一会电烙铁热了,随即,又拿起一根焊丝,对6c10和6c9接头进行了焊接,恰似绣花一样细腻,即刻间,6个焊孔被焊住了。
实习工厂,50名来自彬长矿业公司的学生在一件件实物前学习《液压支架规范化维修程序》,胡晓旭老师告诉笔者“我们的讲解关键在于理论加实践,主要以操作为主,进行少量的讲解,关键在于整套知识的应用”。
煤机之博 博在众长
一个技师学院的实力在于她的技术装备,在于她的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在于她的信息化、数控化设备的精良。
漫步于实习大楼、实习车间、实习工厂,简直就是煤矿机械“世博园”,让人目不暇接,感触至深。
走进综掘实习车间,一台台EBJ--132A型实物综掘机、液压支架、溜子、井下水泵呈现在面前,老师在给学员讲课,令人欣慰的是有一台 EMIJ--120TP型掘进仿真机模型,让你不用到井下,就可以领略到现代化采煤的乐趣。
再到电工、电子、数控车间,一台台车床、铣床,堪称设备现代,让人流连忘返。一群群学生,在专心致志加工着配件,让人大开眼界。
碑林之秀 秀在墨香
一个知识性殿堂,无疑有着高雅的风格。
位于左侧的学员公寓前,一排醒目的书法,让人嗅到了凝练的墨香,领略了行笔的流畅,灰色花纹砖、黄色地板石、白沙书法墙堆砌的碑林,足足有42块,有柳公权“见贤思齐”、有王羲之“兰亭序”,还有舒同、于右任等大家名人圣作,更有学院职工王川宏撰写的“岁月春秋,鹏程万里”的书法精品。造型各异,别有千秋,真可谓“华妙之经典,学院之丰碑”,令人赞叹不已。
如此的书法意境,如此的书法文化,在铜煤系统堪称首家。有道是“观赏名人书法,无须跑到碑林,欣赏大家风范,只在眼前近中”。
青春之乐 乐在开怀
这是一个历史性名校,这是一个青春般的乐园。
一只只白鸽飞翔天空,一群群学生活跃球场。
篮球场上,井下机电4班12名学生正在打篮球,尽管是雨后的场地,他们也玩得特别开心,传球、拦截、投篮个个球技精巧,人人都是好手。就是摔个“屁股敦”,也哈哈大笑,就是在等球的那个瞬间,也不忘扭扭屁股,跳跳街舞。
还是12名学生,他们在踢着足球,你挣、我抢,谁也不让谁,各个都卖劲,没有球门的足球乐,没有规则的足球狂,别有的乐道,异样的趣味。
美食之香 香在爽口
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美食城,而让家长放心,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美食街,而让学生满意。
学生食堂,可容纳六百人就餐,可满足不同人需要。
这里的饭菜门类齐全,这里的小吃别样丰富,主食、炒菜、油炸、粥类、烤肉、果汁等系列应有尽有,看着诱人,闻着特香,刷卡付现尽情受用,品种价格样样公开,而且价钱相当便宜。
经不住美食的诱惑,笔者也消费了一番,热辣豆腐脑,紫菜蛋花汤,让人美餐了一顿。
2011年秋电子二班的吕静文、李文卿一边吃着米线、馄饨,一边告诉笔者“食堂的饭菜花样多,价格也便宜,每个月基本上600多元就可以了,比外面实惠,什么都有,也很可口”。
党建之红 红在创新
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成为与时俱进乐章。
思想建设领先——理论学习雷打不动,先学一步领导带头,职业大讲堂,学术报告厅,经济宣讲会,院长当学生,书记认真听,教工受益深;
制度建设领跑——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健全,党委议事和联系点制度完备,党群部门岗位责任制以及22项工作标准执行到位;
组织建设领路——“三会一课”质量提升,书记培训扎实过硬,党员发展令人满意,领导带队赶赴延安参观,深切感悟红色文化之旅,创先争优别开生面,先进组织层层辈出;
作风建设领航——“三个深入”全面铺开,学院党政领导走进厂矿、走进院校,走进市场,洽谈、对接、合作,广揽生源、交流意向,承接项目,加深感情,加强配合,加强共处,扩大了覆盖面,提升了影响力,实现了互利双赢。
廉政建设领队——“以教促廉、以学兴廉、以德倡廉”,成为学院独特的廉洁文化,党政班子廉洁承诺,科级成员带头践诺,党员干部兑诺。“教师重小节,件件做楷模”廉洁文化呈现了新的气象!
和谐之光 光在夺目
和谐的校园,和谐的文化。
培育双师(理论 +实践)队伍,成为一种趋势,每年组织教师多媒体课件授课、钳工、车工技能比赛、岗位比武,优秀人才辈出,领军教师涌现。
“千村千企”工程,使学院与宜君雪塬乡八丈员村形成对子,价值5000元的米面油,中秋节前送到了村民手中。
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羽毛球、乒乓球连连夺冠,以球会友,搭建平台。象棋、跳棋、越野、登山人人参与,摄影展别具风格,组织员工外出采风,邀请名家指导授艺。
金秋书法摄影作品展览独具风骚,班子成员人人献技,教师员工登台亮相,上品佳作精彩纷呈。
教在先锋,育在智博,一个现代化的铜煤技师基地,披着时代朝霞,唱响奋进凯歌,迎着灿烂阳光,当好发展俊杰,在渭北高原架起一道道迷人彩虹。
实习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