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陕西省第三届矿山救援技能竞赛暨陕煤集团第八届矿山救援技能竞赛,在铜川矿业公司矿山救护大队拉开帷幕。随着战幕拉开,来自全省的21个专职救援队、5个兼职救援队,共26支代表队的280多名参赛队员,在理论考试、综合技能、医疗急救、呼吸器操作、灾害气体分析、模拟救灾等项目中,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比拼。
作为全省应急救援战线的一次盛会,本次竞赛既是对参赛队员综合实力的全面检阅,也为各位参赛队员展示风采、切磋技艺搭建了竞技的平台。让我们一同走进赛场,共同领略这场贴近实战、激情迸发、亮点纷呈的大赛精彩瞬间。
综合技能 实力较量

本次大赛综合技能竞赛项目,内容涵盖攀绳、剪切、矮巷、翻轮胎、曲桥、坡道运送物料、抛重物、锯木料等项目,自起点至终点全程500米。项目旨在考核参赛队员的体能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协调平衡等综合素质以及装备使用技巧和熟练程度,所有项目需在8分钟内完成,超时扣分,超过10分钟终止比赛。

在攀爬绳索的高空竞技环节,面对15米的高空项目比拼,是对参赛队员体能与技巧的双重考验,竞技人员须全身发力、争分夺秒、奋勇登攀。

在“蹭、蹭、蹭……”的搏击中,参赛队员定格下奋力拼搏、力争上游的精彩瞬间,充分彰显出青春的强劲力量、登攀的向上精神。

在剪切项目中,参赛队员利用手动液压剪切工具对铁门指定位置的钢筋、钢管进行破拆。

参赛人员双手握紧操控杆,将锋利的刀口对准剪切点,持续发力,“磞”的一声,钢筋应声而断,剪切破拆精准完成,动作干净利落,为生命通道的打通赢得宝贵时间。

“弯腰、低头……向前冲!”,在过矮巷项目入口,如何通过高0.5米、长20米、宽1.2米的模拟巷道,开辟救援通道,对参赛队员提出了挑战。

面对矮小的巷道,参赛队员身体几乎与地面平行,每前移一点都要先试探前方路况、再缓慢移动,衣服与地面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当队员从矮巷出口探出头时,裁判员给予“好样的,加油”的点赞和鼓励。

参赛队员在完成过矮巷项目之后,又迅速冲向翻轮胎项目,面对重量100公斤的橡胶轮胎,参赛队员双手用力、腰部下沉、集聚力量,心中默念“一二、起……”,将轮胎稳稳地掀起。

完成翻轮胎后,参赛队员又以速度与力量的再次迸发,全力向过曲桥项目发起冲击。

参赛队员在过曲桥时, 调整重心,身体侧倾,脚步灵活变换,精准地踏在每一个转角支点上,快速穿过四曲三弯型桥梁,以身体的平衡性和心理的稳定性通过考验。

在坡道运送物料环节,面对25米长的坡道,参赛队员携带40公斤的物料,奋力冲上陡峭的坡道。

坡道上,每一米都是对体能与耐力的考验,必须控制好方向和速度,避免物料滑落。冲过终点时,参赛队员将物料放置到规定区域,在赛道上留下了力与美的奋进轨迹。

在抛重物环节,参赛队员须将重量为30公斤的沙袋,连续5次逐一抛入高度1.5米的槽体,弯腰、抓握、蓄力、卸载,一气呵成,划出有力的抛物线,将沙袋抛入槽体。

抛重物项目,每一次投掷,都伴随着紧促的喘息声和重物的落地声,十分考验体能和耐力。

锯木料是本次综合技能竞赛的最后一个环节,虽然此时队员的体能和耐力已消耗的快到了“最后极限”,但为了拼出好成绩,队员们凝聚全力,以顽强的奋力一搏,再次奏响力量与技能的交响。

模拟救灾 向战而行

本次模拟救灾竞赛,贴近井下实战,项目设在地下演习训练巷道内进行。在烟雾弥漫的模拟巷道中,背负沉重呼吸器等装备的队员,英勇无畏地深入“事故”区域,在模拟真实灾害环境中,展开救援技术与意志力量的比拼。

模拟救灾项目,重点考核救援指战员在伤员救治、灾区灭火、冒顶区支护、危险巷道侦查、封闭火区等环节的应急处置能力。竞赛现场,参赛队员在复杂狭窄的巷道中,首先对环境进行安全评估,随后在“创伤急救”环节,查看伤员伤情,科学有序进行救援。“冒顶支护”环节,面对模拟巷道顶板坍塌的险境,救援人员临危不乱,科学制定方案、落实措施,迅速构建起临时支护,为救援开辟通道。在“巷道侦查”环节,参赛队员深入情况不明的灾害区域,携带专用设备,对巷道内的瓦斯浓度、一氧化碳含量、温度、通风等情况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侦查与评估。

整个救援过程,不仅展现了专业功底,更以团队协作、默契配合,诠释了“救援刻不容缓、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援理念,充分彰显了英勇奋战、忠诚担当的救援风采。
医疗急救 分秒必争

医疗急救项目竞赛,旨在考核参赛人员在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操作方面的技术熟练度,队员需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完成单人CPR和AED操作,展示应急救援中的操作能力,确保伤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有效救治。

竞赛中,参赛队员跪于人体模型一侧,快速判断伤员反应,确定意识状态,通过心肺复苏,配合人工呼吸,迅速进行抢救。随后,对模拟伤口进行快速包扎固定,与队友协同将“伤员”平稳转移并抬离现场。
气体分析 对战灾害

灾害气体分析竞技环节,就如同与“无形杀手”竞速。随着裁判“开始!”的话音刚落,参赛队员迅即俯身跪于操作台,干净利落地拔掉气体采样管的防尘帽,对准模拟灾区气样接口,“咔嗒”一声,整套动作不足两秒,却规范又标准。

便携分析仪的屏幕瞬间亮起,气表上指针飞快跳动。参赛队员的视线像被磁石吸附一样,紧紧锁定甲烷、一氧化碳、氧气三项核心指标,每一个数据的轻微波动,都让参赛队员的呼吸为之凝滞。通过气体分析,参赛队员精准地画出危险区域的边界,反复确认传感器数值是否达到稳定,容不得半点差错。当所有数据稳定在安全范围后,参赛队员起身。这一刻,他们交出的不仅仅是气体分析数据表,而是一份用专业与敬畏书写的“生命保障书”。
呼吸器操作 拧紧生命阀

呼吸器操作项目,旨在检验参赛人员对呼吸器拆解检查步骤、安装、故障恢复、校验参数、规范性操作的娴熟程度。

竞技中,参赛队员首先对呼吸器进行故障诊断,通过手动检查与仪表读数,精准识别气密性、供氧功能等故障。使用工具完成零部件更换或修复后,进行最终功能测试,确保呼吸器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操作重点在于排查的准确性与修复的时效性。
锤炼精兵 护航发展

赛场上参赛队员顽强拼搏,赛场外观众加油喝彩,各个竞技项目依次进行。正如裁判所言,“本次竞赛设置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环节,都旨在最大限度贴近实战、检验能力,目的就是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练备战,确保救援队伍在灾情面前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赛场如战场、竞技砺精兵。在此,我们向所有参赛队员的英勇拼搏致敬,并预祝大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参赛代表队和参赛队员取得优异成绩,以“忠诚卫士”的担当与作为,为推动矿山救援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