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专题专栏
最新文章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综述】奋进半世纪 辉煌五十年
作者:蔡爱功   来源:    发布日期:2011-09-30   点击次数:
分享:

奋进半世纪 辉煌五十年

铜川矿业公司王石凹煤矿 蔡爱功

“我用我凛冷的玉壶/收藏那萦绕的香魂/沉入熔岩奔突的地心。”

——刘俊华

序曲 回眸惊鸿

旋转的天轮牵引着岁月的记忆!

巍巍的井架见证着矿山儿女坚韧的步伐!

50年风雨砥砺,她艰苦创业,披荆斩棘;50年信念如磐,她奋发进取,勇攀高峰.她的诞生、成长和发展,每一段征程,每一次拼搏,都书写了她奋进不息、搏击壮歌的辉煌。她就是陕西陕煤铜川矿业公司王石凹煤矿。

王石凹煤矿位于铜川市以东12.5公里的鳌背山下,是国家“一五”计划期间、由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1957年12月2日开工建设,1961年11月20日建成投产,年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1968年一度改名为“反修煤矿”,1972年恢复王石凹矿名。

全矿现有职工职工家属2万余人,在职职工2984人,离退休人员3870人,机构设置有6个采掘区队、7个生产辅助单位、7个生活后勤部门和20个职能科室。固定资产3.06亿元。

崛起 竖起西北地区的一面旗帜。

荣光的时刻,注定会成为永恒的经典,迎着共和国经济发展的第一缕曙光,人们将她在记忆中定格,1961年11月20日,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座最大的机械化矿井建成投产。从设计开始就以高起点、高标准为要求,当时以“矿井规模大、生产能力大、井筒直径大、矿车容量大、主副井提升绞车大、选煤楼选运能力大、风井扇风机大、井下主排水泵大、压风机能力大、办公楼面积大”等“十大”闻名铜川、遐迩西北,成为铜川矿区的主力矿井。

50年峥嵘岁月,勇于拼搏的王石凹人秉承“一不等、二不靠、三不埋怨、四不叫,埋头苦干往上搞”的优良传统,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把一个昔日杂草丛生、交通不便的荒丘沟壑,建成了一个充满实力、活力和魅力的矿山,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跨越 铸造煤炭工业的一座丰碑

春夏秋冬,暮雨晨风,满怀激情的王石凹人总是不断超越,勇当时代的先锋。主井建设、风井挖掘、巷道掘进创造了三项全国建井纪录。从生产初期,就唱响中国人民志气歌“安下身、扎下根,团结起来闹翻身”。连续十年创高产,用艰辛谱写一次次辉煌。

1973年,矿井达产120万吨。

1979年,全年生产原煤133.3万吨,首创历史最高记录;

1981年,采煤五区首次运用高档普采技术,并三次夺取全国高档普采冠军,五次荣获全国甲级队称号。

1984年9月,掘进三队单孔月进611.7米,夺得团中央、煤炭部“争先进、创水平”竞赛第一名,连续六次跻身全国甲级队。

1996年顺利实现由735向650水平的大转移;

1997年11月26日第一套综合采煤机正式投入试生产,日产首次突破3400吨;

1998年2月第一台综掘机下井投入使用,月进记录刷新433米。当年一举甩掉连续13年亏损的帽子,三年盈利3001.9万元。为矿井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2000年,百万吨死亡率首次实现“零”的突破。

2003年,实现利润2970万元,创利润最高峰。

2004年,原煤产销量分别达到166.82万吨和165.45万吨,又一次刷新了历史记录。

2010年职工收入达5.7万元,创历史之最。

也许我们无法还原一座矿山的历史,但从矗立的丰碑中,我们可以解读这些数字背后所隐含的付出与艰辛,是王石凹人撰写了这座矿山的传奇。陕西省副省长曾慎达到矿考察时评价到“王石凹煤矿是我们陕西省(煤炭)经济建设中的台柱子”。

发展 谱写时代辉煌的一曲乐章

感应时代发展的脉搏,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王石凹矿转换经营机制,深化内部改革,实施科技兴矿战略,走出了一条务实创新,高效富民的发展之路。

质量达标保安全。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前提。王石凹矿强化安全基础管理,狠抓工程质量,实施编码、定置、标识、看板管理,工程质量由系统向采掘头面延伸,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采用班评估、旬检查、月验收、综合评定促使质量提级达标,质量标准化多年保持国家一级标准。认真推行“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四位一体”安全确认,规范职工操作行为;完善安全班前学习,注重员工日常行为的养成,职工安全培训率达100%。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命名为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管理创新增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王石凹矿经历了转换机制,减人提效,深化人事、用工、工资三项制度大改革,职工由原来的6500多人,锐减至现在的不足3000人。在全局率先创新实施 “五化”精细管理模式,延伸流程化管理,制定岗位(工种)流程2245个,考核标准10398条,初步形成了具有本矿特色的流程化管理模式。开展愿景导航,全矿各单位、科室、班组,每名员工都确定了共同愿景和个人愿景,形成了大愿景引领小愿景,小愿景支撑大愿景的激励机制。管理的创新,为矿山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文化创新固根基。五十年的传承,五十年的积淀,赋予了王石凹深厚的文化底蕴。王石凹矿整合零散的文化资源,先后编印了企业文化、廉洁文化、安全文化三个文化手册;谱写了矿歌、廉政之歌;建成了安全文化教育室、荣誉展览室、廉洁文化教育室、;拍摄了《企业持续发展纪实》、《安全工作巡礼》、《廉洁文化采撷》三个专题片,建成了“傲背文化广场”、“工业花园广场”、“廉洁文化景观园”和两个职工休闲娱乐广场。开展文化大讲堂,聘请省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到矿传道授业。2009年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沸腾的煤海,激情的矿山,汲取丰富的创作源泉,从这里走出了李祥云、黄卫平、杨治华、刘俊华、高兴谦等一批享誉文坛的矿山作家。一度自办文艺性刊物《扶桑报》,曹鹏、赵耀辉编导的戏曲电视剧《云破月移》,是铜川地区的第一部电视剧,获取全国首届“乌金杯”二等奖。

新闻宣传工作连续15年获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和谐 平安富美的一幅画卷

煤海浩瀚,机器轰鸣;雄浑激越,和谐矿区;平安富美,安居乐业。一幅美好的画卷向人们扑面而来。

丛丛簇簇的鲜花,亭亭如盖的绿树,星罗棋布的草坪,翘角飞檐的楼台亭榭,五颜六色的健身器材,匠心独运的雕塑,鬼斧神工的奇石,喷珠溅玉的泉水,爬满青藤的长廊,功能齐全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鳞次栉比的楼房,无一不在倾诉着矿山五十年的沧桑巨变,改革开放后的矿山丰饶、富足、强盛、新兴。

五十年奋进伴征程,五十年汗水铸辉煌。

王石凹煤矿投产以来的五十年,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五十年,五十年来累计生产原煤5000万吨,上缴利税2亿多元。

王石凹煤矿投产以来的五十年,是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组织关心支持、社会各界关注的五十年。原煤炭工业部部长张霖之、于洪恩、陕西省省委书记安启元、省长侯宗宾、程安东、省委副书记牟玲生,副省长刘春茂、曾慎达、吴登昌、朱静芝,陕西省总工会主席薛昭鋆、及省纪委、省国资委、省煤炭厅、铜川市等领导到矿考察指导工作,他们对王石凹矿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帮助。

王石凹煤矿投产以来的五十年,是职工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团队能力不断增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五十年,五十年来培养省、市、公司和矿级优秀技术、技能专家862人,副处级以上领导120多人,副局级以上领导20余人。

王石凹煤矿投产以来的五十年,是全员激情创业奋进,共享成果发展的五十年,职工收入由建矿初期的年平均不足千元到2010年5.7万元。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实施棚户区改造、建设住宅楼131230.64平方米,天然气、自来水通家到户,改造矿区公路,实施矿区美化、绿化。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正一步步迈向美好的现实

王石凹煤矿投产以来的五十年,是党建领航,引领凝聚职工群众艰苦奋斗、同舟共济的五十年。实施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采煤五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煤系统双文明红旗单位”、“四化先锋”、矿获得省委企业工委、省国资委、矿务局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党组织、党建目标管理先进党委、四好领导班子、党支部达标优胜单位、先进性教育优秀组织单位、综合治理平安建设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双十佳”煤矿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幕曲 任重道远

五十载风华猎猎,半世纪荣耀煌煌。王石凹煤矿是一片见证梦想的热土,在这片热土上,英雄辈出的王石凹人如满天星斗,照亮了矿山迷人的星空。五十年来,王石凹矿先后产生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39名。

先后13次受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全国人大代表、劳动模范张金聚;

党的九大代表杨栋;

全国女劳模、家属生产队带头人王翠萍;

具有传奇色彩,党的十大代表,曾受到周总理、叶剑英、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出访朝鲜的矿山铁人梁思云;

受到胡耀邦、李鹏等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全国优秀边陲儿女”勋章获得者冯养志;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岁牛;国家“敬老好儿女金榜奖”获得者贺桂芳;

煤炭政治思想工作全国先进个人牛治清;全煤职工培训先进个人宋国耀。

全煤系统“工业双十佳矿长”种欣睿、张康顺;

发展民生,改善矿荣矿貌,给职工群众谋福祉的口碑矿长解耀明;

全煤系统企业优秀党委书记杜进良;

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管理者田战强;

蒋金保、孙清江、胡志发、张全善、康彪……许许多多这样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是冲锋陷阵、开拓奋进的中坚力量,是引领矿山人奋勇前行的旗帜。

王石凹煤矿是一片引领发展的热土,在这片热土上,先后完成管理创新成果84个,实现价值达上千万元,共有150多个科技项目获得了各类科技成果奖,其中40多项获国家和省市级、矿业公司成果奖,一大批成果在煤炭生产建设中得到充分应用。面对矿井开采时间长、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等诸多难题,勇于开拓,科学规划,积极开展对5#煤下分层和10#煤地质条件的研究和评价,探明地质储量8541.6万吨,可开采量为5012万吨,矿井还有28年的发展前景,蕴含着新的希望和潜力。

回顾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当50载以成为历史,未来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解耀明矿长:几代王石凹人,50年艰辛和探索,50年得拼搏与奉献,推动了王石凹矿50年的发展,铸就了王石凹今天的辉煌!因此,我代表矿党政向多年来关心、支持王石凹煤矿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为王石凹发展做出贡献的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和广大职工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王石凹人爱回顾过去,王石凹人更向往未来。让我们坚定信心,同心同德,抓住机遇,励精图治,顽强拼搏,以新的作为创造新的业绩,以不懈的追求去实现我们兴矿富民的共同愿景。

五十年披荆斩棘,足迹难忘;

五十年励精图治,成果斐然;

五十年厚积薄发,信心满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勇立潮头的王石凹人,将满怀壮志豪情,挥动如椽大笔,描绘更加辉煌灿烂的美好未来。

编辑:鱼聪玲


上一条:【论坛】安全赏罚不在于必重而在于必行
下一条:【专题】李家塔社区管理中心七项措施深化“三深入”活动持久开展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