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按:2015年既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又是承上启下为“十三五”布局谋篇的关键之年,更是陕煤化集团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为确保集团公司“十二五”各项既定目标顺利完成,为打好“十二五”收官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集团公司网站和微信平台开设“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努力打好“十二五”收官战”专题系列报道,重点围绕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在今年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目标和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15年工作会精神情况进行宣传报道,为全面推进企业的改革发展鼓与呼。
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努力打好“十二五”收官战专题系列报道之八:
澄合矿业公司:主动适应新常态助推企业扭亏脱困
2015年,煤炭市场形势持续低迷、企业经营压力倍增、不安全生产因素增加……一系列问题对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压力和挑战。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澄合矿业公司不等不靠,因势利导,以提质增效稳源头、成本管控稳底线、科技创新激活力等一系列新举措,主动适应新常态,不失时机推动企业改革攻坚、提质增效,助推企业在逆境中早日实现扭亏脱困。

提质增效——稳住效益的源头
“要把提升煤质作为饭碗工程来抓。”澄合矿业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矿务局局长叶东生的话掷地有声。2015年,该公司将紧紧围绕“变理念,拓市场,提煤质,促销售”这条主线,从职工思想意识、煤炭源头管理和责任落实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煤质管理,提升企业效益。二矿分公司结合井下采区地质条件变化实际情况,制定了“三乘三”管控模式,狠抓现场环节管理,以提高煤炭质量。“三乘三”管控模式就是“三全”,即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监控;“三控”,即控制采高、控制顶底板、控制水煤;“三分”,即分时装载、分段开采、分装分运。董矿分公司坚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原则,明确各科室、各单位职责,严格执行煤质考核兑现办法,确保各项煤质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同时,为确保取得实效,该公司成立了煤质监督管理小组,由各单位调度室负责原煤分运和生产现场煤质考核,验收井下各原煤运输转载点拣选矸石量,加强一线生产时矸石混入原煤的管理。销售公司严把销售关口,坚持车车化验,车车过关,坚决杜绝不合格煤炭流入市场。

成本管控——守住效益的底线
在企业效益下滑的今天,该公司千方百计为管控成本用“计”开“方”,探索一条以科技创新增效、深挖内潜降本的发展路子,进一步增强企业抵御煤炭寒潮的能力。公司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材料管理机制,着力加强材料的计划采购、入库出库、使用评价、回收复用、报废处理等全过程、全方位、闭合式管理,提高材料利用效率,杜绝材料的流失和浪费,有效减少材料、设备库存和生产成本。坚持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例会也是该公司成本管控的一项重要举措:强化材料、配件的管理,从计划到使用实施全过程跟踪监督,杜绝各类材料、配件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严格加强各类器材投入的管控,对于井下工作面用的固定架和支架喷杆等,认真执行下料节约及领用制度。同时加大对各类易耗品的管控力度,严格领用签字核对、审批制度,切实从材料领用的第一道关口管好、控好成本。

科技创新——激活降本动力
“我们的发展必须更多的依靠技术进步……,让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在刚刚召开的集团公司“两会”上,集团公司董事长杨照乾这样表示。为了积极贯彻落实杨照乾董事长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实现减亏增效,2015年,该公司以“五小创新”活动为载体,将科技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全面开展“五小创新”活动,以解决生产实际难题。在科研方面,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安全生产技术难题,该公司将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进一步加大科研攻关力度。针对2015年实施的科研项目该公司将进行全程跟踪,掌握项目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对已完成项目进行总结,积极做好成果的消化吸收和成果推广工作。进一步提高创新奖励力度,对做出贡献的科技创新项目和群众性技术革新等进行表彰奖励,着力解决各单位、特别是生产建设矿井安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此外,2015年,该公司还将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围绕瓦斯抽放、K2灰岩水防治、三下采煤等制约安全生产瓶颈问题持续攻关突破,用科技解放生产力、保障安全生产。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