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公司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新闻 - 公司要闻
柴家沟井:运人暗斜井投入运行 职工入井有了“专座”
作者:张大磊   来源:柴家沟井    发布日期:2025-11-03   点击次数:
分享:


2DF6E

10月31日,随着第一批职工乘坐架空乘人装置平稳抵达井下,柴家沟井全长747米、坡度22º的运人暗斜井正式投入运行。这条连接地面与井下核心工作区域的运输“快车道”的启用,标志着矿井人员运输系统实现了从“人料混运”到“专运专线”的历史性跨越。

科学论证 精心谋划奠定坚实基础

为确保运人暗斜井建设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矿井专门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项目论证与设计工作。工作组围绕巷道布置、设备选型、安全标准等核心议题,组织开展了多轮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

在论证过程中,先后组织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系统研判技术路线,精准把脉关键环节。每一次会议均聚焦具体技术难题,逐项推敲、层层把关,确保方案在技术先进性与现场适用性之间取得最优平衡。

生产技术部部长在回顾论证过程时表示:“我们特别关注不同地质条件下运人系统的适应性与可靠性,全面收集了行业内多个典型故障案例,深入剖析问题根源。通过对标分析、经验借鉴,进一步优化了我矿的设计方案,有效规避了类似风险,从源头上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与运行的稳定性。”

协同作战 攻坚克难展现团队力量

施工期间,面对复杂地质条件与高强度安装任务带来的多重挑战,全矿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构建起跨部门协同、多专业联动的工作格局。生产、机电、通风、地测、安监等职能部门与施工区队紧密配合,建立了高效的每日协调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响应迅速、问题闭环。

工程推进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来自巷道穿过的坚硬砾岩层。该段岩体结构致密、强度极高,传统掘进工艺进展缓慢。矿井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引进高强度掘进设备,并采取分阶爆破与机械破碎相结合的工艺,稳步推进巷道成形。

与此同时,22°的巷道坡度也为施工带来严峻考验。现场技术人员回忆道:“我们采用分段施工、动态校验的方法,每推进50米就进行一次全站仪精确测量,及时纠偏调向,确保坡度精准、轴线一致,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在设备安装阶段,矿井抽调骨干力量成立技术专班,实行“班班见技术、时时有人管”的现场值守模式,全程跟踪安装流程,及时协调处理各类技术问题。设备安装精益求精,精确调校196个托轮与56个压轮,确保钢丝绳始终处于最佳运行位置;166套吊挂装置全部精准安装,为系统平稳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多次深入施工一线检查指导。在攻坚最关键时期,矿党政主要领导带队驻扎现场,召开专题办公会,及时协调解决材料供应、设备调配、人员组织等实际问题,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多重保障 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运行前夕,矿井制定了完备的《乘人架空装置安全保障措施》及专项应急预案,每个环节均明确了责任人与操作标准,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分批次对相关职工进行了全覆盖专项培训,内容涵盖设备操作、安全规范与应急处置流程。在试运行阶段,矿井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了长达15天不间断测试、调整,收集分析了大量运行数据,确保所有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我们对钢丝绳的摆动幅度、运行速度、紧急停车响应时间等关键参数进行了反复调试,确保达到最佳运行状态。”该矿机电管理部部长表示。

此外,矿井在暗斜井内安装了全方位的监控系统,包括6个监控摄像头、9个急停开关和10套语音通讯系统,监控中心可实时掌握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

擘画未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运人暗斜井的顺利投运,为矿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不仅实现了人员运输的专业化、系统化,更彰显了现代化矿井的人本管理理念。过去,人员和物料共用运输通道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现在,人员通过专门的暗斜井运输,物料通过原有的运输系统,实现了空间的完全隔离,从根本上消除了混运带来的安全隐患,为职工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这一重大工程的建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运输保障,标志着矿井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彦荣 编辑:蓝图


上一条:建局70周年征文| 铜煤引领谋转型 华峰聚力拓新局—华峰公司的成长之路与使命担当
下一条:沐七秩荣光 启未来新程—写在铜川矿务局成立七十周年之际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