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创新让煤海开出效益花
——下石节矿精准发力实施全员创新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素描
下石节矿始终秉承“科技兴矿”发展战略,积极落实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全员创新活力,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储备、科技创新研究及创新成果应用等有效举措,精准发力,稳中求进,助推企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大力实施人才储备 积蕴创新内生动力
该矿严格落实陕煤集团和公司“三项机制”要求,将科技人才储备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所在,建立健全学习创新激励机制,搭建学习创新交流平台,经常性的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全员创新等活动,引导职工结合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展开技术攻关和工艺革新,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全员创新的新热情。鼓励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公司科技成果、作业规程、优秀学术论文的申报和评选,激发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干部职工学业务、练本领、强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增强全员专业素养水平。
同时积极利用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创新科技人才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积极营造科技创新全员参与、岗位建功大有所为的浓厚氛围。不断健全技术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按时为一线技术骨干和工程技术人员发放技术津贴,定期开展全员创新评选表彰奖励,鼓励大家向先进看齐,勤学苦练强本领,全员创新增效益,有效激励科技人才成长成才,让创新积蕴的内生动力成为企业追赶超越的“助推器”。

实施科技创新研究 破解企业发展“瓶颈
面对矿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的新需求,该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手段,积极与科研院所交流合作,注重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和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效。
针对井下瓦斯治理与利用这一课题,联合淮南国家瓦斯治理中心项目部驻矿专家集思广益,积极创新摸索降服瓦斯“猛虎”的有效手段,坚持超前治理和瓦斯抽采并举,大力实施瓦斯抽采工艺创新,对设计开采的采面提前进行区域预抽,巷道掘进过程中进行钻孔预抽,科学布置预抽孔间距,全面提高瓦斯抽采效率,有效降低采面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浓度,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积极与西安煤科院合作实施顶板水防治项目。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十六字方针,运用物探手段,采用直流电法先后对225工作面进行顶板富水层进行探查,对异常区域采取钻探的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发挥瞬变电磁仪探查优势,采面顶板以及掘进前方进行探测、钻探和综合分析,有效解除水害威胁,用科技手段为矿井安全生产构筑立体防护。

推广创新成果应用 让煤海开出效益花
该矿坚持从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人力支持、技术支持等多个层面大力推动创新成果在实践中的转化应用,不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创新热情,增强员工创新意识。各级管理干部坚持带头实施创新,以自身的实际行动鼓励激励职工发挥聪明才智,立足岗位善创新、能创新,真正掀起一股全员立足岗位、积极创新、主动创新的新热潮。
综采队利用矿井优化调整契机,自主完成了MG750/1860-WD采煤机组等大型综采设备的检修维护任务,全面提升自主检修能力,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综采设备检修费用。综掘一队结合巷道掘进施工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推广实施锚索机钻杆改造在两巷超前以外预裂新工艺,全面提升了巷道掘进施工效率。运输区创新应用的矿车防撒煤装置、平硐运输能力提升改造、抱轨式便携阻车器等项目,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在工作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成效。
同时,业务部门结合分管工作实际,不断优化创新工作流程和细节,积极推广“一通三防”干部巡回检查管理创新、工资核算管理程序、“1065链式”班组流程管理、“三违”认证管理、隐患预控牌板、矿井环网与工业以太网系统优化等一大批创新成果应用,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实施的工作面回采期间应急排水系统优化、2#煤仓维修人员提升装置优化、矿井抽放管路除渣新技术应用等一大批创新成果在工作中的成功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一线生产难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