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筱舟和他的《唱支山歌给党听》
——“大美铜川·精彩故事”系列主题宣传之二“人物传奇”④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几十年来,每到党的生日,这首脍炙人口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曲总会出现在各类活动或演出上,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这首歌出自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之口,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红遍大江南北的经典红歌与铜川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铜川矿务局现离休干部姚筱舟同志,是他当时在焦坪煤矿当技术员时创作的。
灵感源自工友们的顺口溜
如今,姚筱舟已经83岁高龄了,居住在铜川矿务局家属院的一套两居室内。平时除了看看书外,他还作为矿区局老干二支部的宣传委员,经常给大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6月22日,我们见到了姚筱舟,他讲起自己当年的故事时仍是如数家珍,他给我们介绍说,他是1933年3月出生在江西铅山县,1949年5月参加了解放军。1954年赴朝参战回国转业后,来到铜川矿务局工作,1956年在焦坪煤矿任技术员。1957年元旦,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4名矿工遇难。虽然他当时不在现场,但作为技术员,还是受到撤职并下矿采煤的处分。
“我以前虽然是技术员,但是对采煤的工作一窍不通。”姚筱舟说,下井后,他受到了矿工兄弟们的极大帮助,“他们手把手教我如何采煤,当时的党支部还专门发文让大家照顾我。”姚筱舟说,大家对他的好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时常琢磨着如何报答一下工友们。
“别的我也不会,平时就爱写点小诗。矿工们和我亲如兄弟,我无以为报,只能站在矿工兄弟的立场上,作几首小诗,以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姚筱舟说,从那以后,给工友们作几首诗的想法就在他心里萌芽了,但是一直没有好的素材。
“和工友闲聊时,大家常常会谈起旧社会的磨难和共产党的恩情。我想大家都记着党的好,我何不把大家对党的感情写成诗歌呢!”姚筱舟说,于是他留心记录了许多矿工编的顺口溜和歌谣,例如:“党是妈,矿是家,听妈的话,建设好家”;“鞭子是窑主的枪杆子,煤窑是窑工的棺(材)板子”等等。
1958年春,姚筱舟一口气写了三首关于矿工的小诗,其中就包括《唱支山歌给党听》。这三首诗最初被姚筱舟以“蕉萍”的笔名发表在陕西省一份名为《诗传单》的册子上,并快速在矿工之间传播。
“没有雷锋同志就没有这首经典歌曲”
《唱支山歌给党听》真正意义上走红全国,并成为歌曲走上舞台,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雷锋同志。雷锋不知通过什么途径看到了这首诗,并将其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雷锋牺牲后,《雷锋日记》被发表了,雷锋摘抄的这首诗引起了上海歌舞剧院作曲家朱践耳的注意。他被雷锋的事迹深深感动,于是决定把这首“雷锋遗诗”谱曲成歌,以此纪念雷锋同志。
1963年2月21日,歌曲作成后,《文汇报》率先刊发,并附有300字的“唱法说明”,但“作词”一栏却写的是——摘自《雷锋日记》。这首谱曲后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经才旦卓玛演唱,并作为电影《雷锋》中的插曲后,很快便唱红祖国的大江南北。
《唱支山歌给党听》真正走红以后,还是没有人知道原作者“蕉萍”是谁,1963年,朱践耳通过多方寻觅,才发现“蕉萍”就在铜川焦坪煤矿,随即给该矿党委书记写信,最终证实《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词作者为姚筱舟。于是,从1964年起,《唱支山歌给党听》词作者的署名才改为姚筱舟。
“可能他们当时都以为这首诗是雷锋写的吧。不过,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诗被署名成‘摘自《雷锋日记》’而不快,相反,我还觉得很光荣,雷锋同志能把我的诗歌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说明他对我的诗也有认同感。最重要的是,要不是因为雷锋,可能这首诗就永远只是一首诗,而不会成为传唱不衰的一首经典歌曲。”
姚筱舟说,《唱支山歌给党听》作为一首歌要远比一首诗带来的影响力广泛而深远。
1997年5月9日,在姚筱舟的记忆中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晚上8点,姚筱舟应上海东方电视台之邀,前去参加第17届《上海之春音乐会》开幕式。导演与主持人精心给他安排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作曲家朱践耳、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就在现场等着他。在雷鸣般的掌声和镁光灯的闪耀下,三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还想再唱首赞歌给党听”
《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走红,也让姚筱舟一时间成了名人。他回到矿务局机关后,成为了《矿工报》的一名编辑,在随后的日子里还曾为矿务局创作过《矿务局之歌》、《矿工之歌》等在单位内部传唱的歌曲。
对于姚筱舟来说,尽管《唱支山歌给党听》是作给中国共产党的,但是他的前半生却是“党外人士”,直到离休还没有加入党组织,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到了2001年,已离休8年之久的姚筱舟,才真正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
“前半生,没能成为中共党员,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姚筱舟说,没能成为中共党员也和《唱支山歌给党听》有很大关系,当时他任铜川市文联副主席后,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成了铜川市政协委员,积极为党的事业和铜川的发展建言献策,“不管是个啥身份,但是共产党一直在我心里。”姚筱舟说,当他退休以后,各大民主党派都曾邀请他加入,但是都被他回绝了。“我曾说过,如果我要加入一个党派,那就一定是中国共产党。”姚筱舟坚定地说。
现在,退休后的姚筱舟,平时除了偶尔听听广播、看看新闻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尽管他现在的眼睛不大好,但他还坚持用放大镜阅读了《四书》、《五经》等书籍,还时不时地写几首小诗。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党风正、作风实、民心顺”,姚筱舟兴奋地说,“我现在老了,也发表不了诗歌了,但我还想给党唱首赞歌。”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