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煤化集团铜川矿业公司徐家沟矿区,人们经常看到一群利索能干的妇女,来去匆匆地行进在去矿井或菜市场的路上,忙碌在为全矿矿工义务做后勤工作的“矿嫂服务队”,她们不仅忙后勤,还要结合矿上安全生产实际深入矿工宿舍、家庭上门走访谈心,并签订家庭安全联保合同帮教“三违”人员。
曾被称为“多管闲事”的娘们
开始很多人不理解她们,进职工宿舍遭到冷嘲热讽,进矿工家庭吃闭门羹,各种风凉话时常听到,甚至还有人当面说她们是一群“吃饱撑的”、“多管闲事”的娘们,但是,她们没有退缩,一干就是几十年。驻守在远离繁华城市的矿区,日复一日过着以矿井为中心的生活,与她们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锅碗瓢盆及繁琐的小事,但她们却将能量和温暖输送到四面八方。

温暖从送一杯水开始
矿嫂许女士告诉记者,“矿嫂服务队”是在1986年由家属自愿组成,她已经加入10多年了,从当年送一杯水开始,到现在夏天送清凉,冬天送温暖,节假日矿嫂们还蒸包子、包饺子,好让矿工们上井后吃一口热饭,虽然期间有人离开有人调走,但队伍一直没有散。
矿工的生活本身乏味,但矿嫂组织的加入,让他们的生活增加了色彩,记者在矿嫂工作室看到矿嫂们亲手缝制的安全袖章、鞋垫和安全红腰带等小物件。许女士说,今年春节期间,“矿嫂服务队”在井口开展了安全亲情活动,每名矿工下井前都有矿嫂给他们佩戴一个安全袖章,上面印有安全规程题,下井后按题号在文化长廊对答案,上井后如果答案正确就可以领到奖品,凡是在井下出现违章者,第二天就不再发给安全袖章,这样能推动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记者在井上还看到一群热情洋溢的矿嫂们准备好吃的喝的等着矿工们归来。夏天到了,她们买来桃子、樱桃等水果,还用新鲜蔬菜榨汁,有芹菜汁、胡萝卜汁、黄瓜汁多种选择。记者了解到,矿嫂们冬夏季按照“食谱”专门配置,到了冬天,她们用红枣、生姜、枸杞、山楂熬成茶水,一杯杯端给上下班的矿工,不仅解渴,还有健胃、祛湿的作用,为了保证每个上班下班的矿工都能喝到,凌晨四点多她们就起来开始熬水,夜里11点至凌晨1点坚持在井下为矿工们送水。

小小付出的背后显大爱
值得一提的是,矿嫂们自制的鞋垫也给矿工们带来了好处,记者看到,鞋垫都是利用纸箱子按照鞋码裁剪出来,许女士说,矿工下井都是穿胶鞋,穿上这样的鞋垫防潮,脚踩着舒服,每天下井发一双,上井后就扔掉,第二天继续发新的,以前都是矿工们自己用手撕,现在有了矿嫂们,他们省心多了。
徐家沟煤矿副书记王小峰告诉记者,矿上每个月要补贴矿嫂服务队1000多块钱,协助她们把服务做好,别看这些小小的付出,都是大爱,矿嫂服务队已经成为陕煤化集团铜川矿业公司的品牌,矿嫂们的工作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矿嫂们的先进事迹也被省妇联授予“陕西省先进巾帼志愿者团队”和“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每一份荣誉矿嫂们当之无愧。
(本报记者王媚)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