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石节矿冷静面对煤炭市场持续疲软带来的经济压力,充分挖掘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潜在效益,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奏响了一曲在“严冬”中增盈减亏的激跃篇章,确保年度各项经营指标顺利完成。
煤质才是硬道理
“越是严峻、残酷的市场形势,越能激发我们创收的潜能和斗志。产品质量永远是企业生存的硬道理。”该矿领导坚定的说。
为确保煤质,该矿将打造省优“蛇山”环保长焰煤优质品牌作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从采掘生产源头抓起,加强地质探测预报,合理布署采区及工作面,科学、合理配采。在采掘过程中,各生产队始终坚持加强顶板防护,防止漏矸和冒顶,减少矸石混入原煤影响煤炭质量,并在各转载点安装缓冲装置,做到原煤直接入仓,减少落地煤。对特殊构造及半煤岩掘进尽可能的实行分采、分掘、分装、分运,有效保证了商品煤发热量不低于5200大卡/千克。同时,该矿营销部门也积极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不断拓宽销售渠道,了解掌握用户需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质量和诚信赢得市场和用户的信赖,让企业在同行业当中更具竞争力。
一个螺丝也不能丢
走进该矿机电车间,厂房里一名蹲在地上的职工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只见他手拿游标卡尺,不时的对手里的东西进行比划,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根螺丝。“这些螺丝都是昨天从井下工作面回收的机电设备上取下来的,大部分已经变形,我今天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型号各异的螺丝分类整理出来,将变形的进行加工整形,以备再次使用。”
今年以来,该矿把物资回收复用做为矿井挖潜增效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对队组回收上来的设备、材料、配件进行分类整理,能够复用的一定复用,在各单位实行“交旧领新”制度,严格对材料领用进行考核。另一方面严格做好库管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老库库存;并严格老帐物资计划,减少采购量,杜绝一次过多采购和领而不用的现象,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换得最大的效益产出。并大力推行了“避峰填谷”用电措施,严格利用峰谷时间,科学控制井下大宗用电设备载荷运行,减少设备空运转造成的电力消耗。
技术创新无处不在
一个由废旧油桶、废旧锚杆、减速箱组成,成本不足1000元,但一年却可以节省近80万元,由该矿生产科人员经过多次试验研制的注浆电动搅拌器,至今都让干了三年搅拌工的小王师傅啧啧赞赏。
“记得原来,井下注浆搅拌一直靠人工配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连续注浆时,人工配比不均的情况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和质量,我们这些搅拌工人出力不讨好,经常挨领导批评。后来,生产科的技术人员们用废旧油桶,锚杆、在电钻制动下研制出了注浆电动搅拌器,一下子就把我这个搅拌工人的工作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曾经需要三个人联合作业,现在只需一人,曾经每班注浆量5吨水泥,现在可达到15吨水泥,我心里的那个高兴啊!别提了!”
从第一个以职工名字命名的自主创新项目“留军排水法”诞生以来,该矿技术科室、生产一线全员创新活力全面迸发,怎么样才能少花公家钱,解决大事情?成为了每个职工在工作上首要考虑的问题。高抽巷矸石充填项目、巷道二次支护施工改造、干部走动式管理动态显示系统、安全隐患闭合管理系统、回风大巷全断面综合防尘水帘创新项目等近百个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效解决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系统优化、工艺改革、效率提升等技术难题的同时,也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