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煤海铸就安全长城
——记集团公司安全先进班组下石节矿综采队检修班
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凭借顽强的毅力、创新的精神、实干的作风驰骋十里煤海第一线,以钢铁般的意志和精湛的技术连续17年实现班组安全“零”目标,铸就出一座矿井安全生产的钢铁长城。他们就是被陕煤化集团公司授予安全先进班组称号的下石节煤矿综采队检修班。

安全生产,机电先行。综采队成立17年来,在采煤工艺上,实现了从炮采,到高档普采、中位放顶煤、低位放顶煤,再到一次采全高放顶煤的跨越。先进的生产工艺更加凸显出知识更新的重要性。现任检修班班长李普利用煤机组、支架组、电气组、运输设备组和液压泵站组五个专业维修组年龄结构优势,以打造一支学习型、效益型、管理型、创新型、和谐型五型班组为目标,不断完善《班组建设管理细则》,制定“跨岗位学习计划”,打破工种界限,鼓励职工多学多练。成立“青工学习小组”,利用区队信息共享群,交流设备维护技巧心得,请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对综采工艺进行授课,常态化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案、每月一考”和案例分析、安全预想预控等活动,积极开辟班前学业务、现场小课堂等新颖形式,分批次组织生产骨干和职工进行“1+1”现场结对练兵,根据个人特点因材施教,鼓励职工岗位成才,全班高级技工、中级工以上技术职称达到了33 %以上。通过全方位、不间断的教育引导和建立长效激励机制,让每一名职工都成为技术上的多面手。
作为矿井原煤生产主力单位钢铁之队综采队的机电先锋,检修班的同志积极发挥技术优势,突出综采设备动态监控和超前维护,精准“把脉”设备运行故障,靠着“钢”一样顽强的意志,“铁”一样坚强的精神,积极攻克技术难关,将设备运行的事故影响降到了1%以下。同时,他们将岗位精细化管理作为重点,大力开展增收节支、修旧利废活动,制定了《班组节资降耗奖励办法》,发挥薪酬调配的积极作用,激发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长李普介绍说,针对矿压冲击造成的支架、立柱、千斤顶等部件频繁损坏的问题,及时调整支架姿态和刮板运输机平直会产生特别好的效果。另外,积极推行毫米、秒、克、厘精准作业法,打支柱、更换采煤机组导向滑靴等作业效率提高近一倍以上,大大缩短了处理故障的时间。班组职工发挥聪明才智,自行设计加工U型卡锁闭支架总阀,大大提升了支架维修的安全性。面对工作面支架操纵阀经多次重复使用串漏液问题严重,移架和推溜相互制约的难题,积极研发专门工具工效较以往提升了近十倍。高压管磨损后,经修复替代支架阀组供液管使用,降低配件材料费用。2013年,仅修复支架阀组一项就节资40万元。在大家心中,实现安全与效益的双赢就是对企业和家人最大的回报。

2012年,该矿在渭北地区首家引进一次采全高大型综采设备,2301工作面原煤一次采高4.2米,顶煤回收率要求达到92%以上,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检修班成员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边干边摸索,认真研究大型综采设备的性能原理以及维修保养细节,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先后对采煤机喷雾系统、液压支架运行等进行改造革新。建立设备检修质量问题整改台帐,做到了定人,定时,定责,与生产班组进行菜单式交接,接问题交完好,并成功的总结了一整套一次采全高大型综采设备维护保养的真本领,保障了矿井原煤的高产稳产。2013年11月,检修班成员以精湛的技术和实干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阻碍生产接续的难关隘口,历时26天完成了大型采煤机、平均重量均在40吨以上的121架综采支架以及配套设备的安全搬运,创出了渭北地区首家一次采全高大型综采设备不升井安全高效搬家倒面的新纪录,221工作面综采设备运行保持平稳,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