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市场挑战,将防治瓦斯和水、火、强矿压灾害治理作为主攻方向,把预防重大事故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强化抓落实机制,实现了煤炭产量连续八年保持在千万吨以上,杜绝了重伤以上事故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截止去年底,公司安全生产882天,创建局58年最长安全周期。
强化责任分解。公司建立了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双七条”规定,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生产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职工,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安全管理格局。在企业发展方面,突出了结构调整和发展非煤产业的工作思路,今年把做好玉华、东坡洗煤厂洗精煤市场开拓和建设金华山洗煤厂做为延伸企业产业链,提高煤炭附加值的重要工作,同时做好非煤产业的整合和欣塑公司的投产运营,实现企业的多元发展。在安全管理方面,在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同时,突出“一通三防”重心,实施北区矿井瓦斯根治工程,制定出台防治水管理办法,加强水害管理,调整了安全风险抵押金适用范围,向生产一线和关键岗位倾斜,夯实各项安全工作基础,确保安全零目标的实现。在生产组织方面,重点强调了调低产量,优化布局,加大掘进开拓力度,进行生产调整,确保采掘接续;同时要抓好机电设备管理,成立设备维修中心,提高设备维修质量,降低维修和物流成本。出台了《铜川矿业公司原煤生产材料(不含配件)管理办法》、《机电设备及配件管理办法》、《铜川矿业公司(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铜川矿业公司防治水办法》等细则,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强化责任考核。公司注重安全管理过程和安全管理效果的双重考核,对安全的奖罚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和安全管理效果进行奖惩。坚决防止和杜绝“弄虚作假”、“隐瞒谎报”等行为,进一步加大事故追究力度,对瞒报、迟报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处罚力度并追究责任。隐患排查治理实行信息化管理。实施井口安全信息站达标建设,建立隐患信息化平台,配备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工具,开发应用隐患管理系统软件,实行隐患计算机录入,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分类、分级,实现隐患信息化管理,然后明确整改责任部门,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确保隐患整改治理到位。严格执行公司安全检查规章制度,每季度进行安全大检查、月安全评估检查、“零点行动”检查、重要时段、节假日、矿井停产检修的开、收工检查工作等。进行拉网式、全方位、无缝隙的监督检查。凡隐患治理不到位,危险有害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不得进行任何生产活动。同时,每季度由生产部牵头,组织机电部、通风部、财务部、审计部和监察室对矿井材料管理进行检查和考核。坚持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使职工收入效益与公司安全生产紧密相连,进一步增加全员的责任感、压力感,达到人人讲安全,人人关注安全,人人都要安全的目的。
强化责任督察督办。公司积极实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开展风险预控管理,不断完善各岗位风险评估表,进一步强化风险预控知识培训,各岗位全面普及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达到事故预防目的。每季度组织动力、财务等部门对矿井的材料管理进行检查,分析材料费升降的原因,对矿井材料管理方面好的做法进行推广,对材料供应存在的问题及时与供应分公司联系沟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增收节支活动,督促矿井进一步抓好生产过程中修旧利废工作,严把施工质量,严控无效进尺,杜绝返工浪费,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目标。加大煤质、材料管理的考核力度,增加公司劳动竞赛基金,对矿井的煤质、材料管理进行奖罚考核。安监部每月组织对矿井领导带班下井情况进行检查。采取不打招呼、不提前通知的突击检查方式,深入一线,督促领导带班制度落到实处,促进安全生产。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