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个全国“安全生产月”里,记者走进铜川矿业公司金华山煤矿,采访安全活动开展情况。金华山矿于去年年底通过了国家质量标准化矿井的验收,采访中,记者看到作为全国的质量标准化矿井,安全文化的开展、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安全意识的锤炼确有些独到之处,比如,矿区唱响的产自本矿的“安全之歌”、减轻井下生产强度的“观光缆车”、多一日停产强化安全意识等,这些以人为本的安全举措深得民心,金华山煤矿将安全化作了春雨融入到职工心田,安全生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目前,金华山矿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700多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矿区唱响“安全之歌”
“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高于一切。这安全是天,这安全是地,比天还高,比地还厚。为了矿区和谐发展,为了生命健康家庭的幸福,……”在金华山煤矿办公大楼前的“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上,矿长宁文卫向全矿职工家属发出动员令,带领全体职工进行安全宣誓,一起高唱“安全之歌”。在场的职工们神情庄严,精神昂扬。
这首响彻矿区的“安全之歌”的词作者是金华山矿党委书记武永发,这首歌产自本土。武永发书记是省作协会员,谈到歌词的创作,他深有感触,他介绍说:“当过四年多的矿工会主席,一些带血的事故所引发的深刻教训时刻撞击着心灵,很多事故起因都是安全意识的淡薄,行为的随意所引发,为了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将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进行重新填词,融入了矿区和谐发展、珍惜生命、家庭幸福、快乐工作等内容,职工们容易唱、便于记,现在全矿每个职工都能熟练演唱。”
记者随意找了一位工人刘师傅,请他单独唱一下本矿的“安全之歌”,果然张口就来,非常熟练。刘师傅说,他们每次的停产和班前学习时间都要唱这首歌,唱过之后还要经过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安全确认,才有资格下井工作。看来,通过日积月累的渗透式教育,安全意识已经融入到每位职工的心里。
井下有了“观光缆车”
在有些旅游景点,为了便于游客更直观地浏览美丽的景色,在缆绳上悬下一根钢索连着座位,成为一种独特的观光缆车。如今在铜川矿业金华山煤矿的井下,也安装上了类似的缆车,当然不是为了观光,而是便于运送职工。
由于复杂的开采环境,金华山煤矿的井下目前有三个高中低工作面,10000米长的运输区,工人从井口到工作面要步行很长的一段路,需要一个半小时。为了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矿领导经过调研,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投资近千万元安装了两套架空人车系统,也就是类似于我们看到的无外车厢的“观光缆车”,第一套于今年4月投入使用,第二套也在5月底试运行成功。由于缆车坐上去的样子像猴子,工人师傅们戏称之为“猴车”,矿综采队的小赵师傅说:“前些年,井下用上了悬移支架,碰手伤脚的现象极少发生了,如今又有了‘猴车’,上下班再不用发愁了,矿领导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花那么多钱,是领导心里时刻装着咱矿工啊!”
多休一天,减产抓安全
如今的煤炭市场看好,煤价飙升,煤矿生产单位无不想方设法提高产量。铜川矿业公司规定各生产矿井月末最后一天停产抓安全,而金华山矿根据本矿开采条件复杂的实际,将月末和月初的两天用于安全维护和安全教育培训。今年矿上的安全研讨会共收到168篇论文,对于论文中提到的安全生产问题,矿领导会同安检部门逐条进行了研究落实。安全培训还重点对“三违”人员进行帮教,请来家属做安全帮教辅助工作。综采一队的杜正洪书记说:“帮教工作非常细致入微,讲到家庭和亲情,有的‘三违’人员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金华山煤矿每月放弃了一天的产量,真正将安全放在了效益的前面,通过细致的安全警示教育和大力的安全技术投入,服务着职工、警醒着矿区,润泽了每一位职工家属的心田,在百里矿区唱响了“安全之歌”。
王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