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一五’,再创新辉煌”系列访谈
编者按:我们即将告别“十一五”,迈入“十二五”。近年来,在矿业公司(局)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全公司(局)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公司(局)各项工作成绩斐然。为了认真总结“十一五”的好经验、好做法,由公司(局)直属单位工委牵头,联合宣传部和铜川矿工报对公司31个机关处室、部门进行采访,抒写激情华章,展示卓越成就。 铜川矿工报和局网站推出“回眸‘十一五’,再创新辉煌”栏目,突出宣传报道“十一五”,尤其是今年以来全公司(局)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展望“十二五”发展的美好蓝图。
“十一.五”期间,公司劳动和社会保障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不断创新,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紧紧围绕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以工资管理、劳动管理、职业健康查体、职教培训、社保财务等为抓手,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围绕企业改制、结构调整,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强化人力资源工作基础,实施人才引进、培育、激励、凝聚工程,全面改善人力资源结构。着力搭建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全力推进职工队伍建设。
十一.五”末全局在册人数24325人,较“十.五”末的29820人减少5495人,占2005年末职工人数的18.4%。人员结构趋于合理。“十一.五”末全局工资总额为130685.17万元,是“十.五”末工资总额44513.82万元的2.936倍。“十一.五”,比“十.五”末职工平均工资提高了3.61倍,较“十.五”末职工平均工资提高了40768元。2010年1至10月份全局职工平均工资46972元,较2009年同期31276元,人均增加15696元,人均工资增长幅度为50.2%。为“十一.五”期间工资增长幅度较高的一年。“十一.五”期间平均全员工效2.638吨/工,较“十.五”末的2.608吨/工提高了0.03吨/工,提高1.15%;。
“十一.五”期间,工资管理工作以市场经营为导向,实行工资总额与盈亏指标挂钩的效益工资考核办法,并根据同工同酬和按劳分配的原则,确保正常出勤职工工资收入稳步增长,且逐年调整了在岗职工岗位工资。2010年对全局职工按照岗位工资标准增发一个月工资。发放21626人,发放金额4043.77万元。对公司(局)在岗职工发放了一季度效益奖、1-5月份效益奖、6-7月份效益奖、8月份效益奖和庆祝建局五十五周年局庆奖,共计发放128193人次,发放金额22729万元。对公司(局)离退休人员、工伤、工病亡遗属、内退、待退、一次性安置人员审批发放了局庆五十五周年慰问金,共计51105人,发放金额1164.41万元。对一次性安置人员发放春节慰问金3990人,发放金额199.5万元;“双节”慰问金4608人,发放金额218.42万元;对破产待退人员发放“双节”慰问金310人,发放金额6.2万元。
我局首次实行了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2009年4月,我局首次将招聘的144名大中专毕业生经过为期7个月的转岗理论培训,补充到采掘岗位工作。2009年10月,我局再次招聘了316名大中专毕业生,委托铜川工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4个月的转岗理论培训后,于2010年元月补充到采掘、机电和通风等工作岗位。规范了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和社保关系。截止2010年10月,矿业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17100人,矿务局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7225人,劳动合同签订率为100%。
“十一.五”期间公司(局)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五年来职业健康检查16994人次,年均3399人次,是“十.五”期间的1.64倍。五年来共诊断职业病284人,较“十.五”期间385人减少101人,降低0.26个百分点;各矿井在预防职业危害上不断加大投入,全公司在井下主辅巷道、转载点等处安装的喷雾装置1507套,在采掘工作面安装二次负压降尘设备24套,除尘效果达85%左右,有效改善了采掘工作面生产环境,在个体防护上、采用新式防尘口罩防尘,提高了防尘效果;在加强对粉尘日常观测的同时,每年委托市工矿卫生监测中心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为保护职工健康创造了基本条件;为了体现对尘肺病患者的关心爱护,提高职业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将510名尘肺病患者送中心医院肺灌洗中心免费进行肺灌洗,延缓职业病患者病情发展。
2006年-2010年共培训职工82878人,年均16576人;培训人次113377人次,年均22675人次;其中:资格培训63289人次,适应性培训33198人次,其它培训7929人次,技术工人培训8961人。每年举行一次局级技术工人技术比武,涉及比武工种20多个,通过基层比武选拔,参加局级技术比武有400余人,对在职业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技能人才,在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的同时,按有关规定直接晋升高级工等级资格,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我局实行了技术津贴制度,采掘一线技术工人技师200元/月,高级工150元/月,中级工100元/月;井下辅助技术工人:技师150元/月,高级工120元/月,中级工90元/月;地面工种技师90元/月,高级工60元/月,中级工30元/月。
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局对已经参加养老保险,而且个人自愿申请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列入企业年金计划的实施范围。2009年,全局职工医疗账户,实行了门诊医疗、购药刷卡结算办法。实行门诊医疗、购药刷卡结算,程序简单方便,减少了职工垫付资金的负担,职工反映良好。
加强社保财务管理,遵守财经纪律,保证各项基金按时到位。建立科学、规范、合理、有序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到计划有依据,收支有标准,管理有制度,监督有要求,使财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达到了规范化管理。严格把关,使各项基金按时到位,财务科每月按当年的社会保险货币资金拨付计划及局补贴计划,积极向内部银行筹集资金,转入社保账户上,使资金按时到位,拨付到每个单位,使基层也能按时足额发放到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及工亡遗属享受的抚恤金、工伤保险待遇及非因工生活困难补助金,为矿区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严格用财务制度约束资金运营,保证了资金规范运行和安全,建立了财务与业务审批相互制约机制,每月财务科与养老科核对一次养老金支出等各项情况。经过纵向与横向的核对,达到账卡、账表相符,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
“十二.五”工作思路;加强工资管理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工资激励机制,构建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收入分配格局,加强工伤职工的基础管理工作,制定铜川矿业公司(矿务局)工伤职工认定申请管理制度、工伤职工鉴定申请管理制度和工伤职工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加强劳动用工检查、监督力度,严格劳动力招收前的健康检查和职工离岗前的健康检查。做好井下定员控制人数的核定工作,防止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组织生产,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积极开展尘肺灌洗工作,定期安排尘肺职工参加尘肺灌洗,改善尘肺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尘肺发病率。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继续招聘大中专毕业生从事采掘岗位工作,继续推进技术工人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工作。
编辑:刘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