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加稳定和谐之路上奋进
——史家河社区管理中心“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和谐社区”工作展望
刘孝文
去年年末,记者先后多次深入史家河社区管理中心,对铜川矿务局建矿最早、最老,也是首批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的原国有统配煤矿——史家河煤矿,从矿井资源枯竭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到创建全国煤炭系统建设和谐社区先进单位的嬗变履历,进行了深入采访,并以《铜煤社区的一面旗帜》为题作了较全面的报道。时隔半年,记者再次走访了史家河社区管理中心,进一步了解了史家河社区管理中心新的打算、新的目标和新的变化。
史家河社区管理中心中心主任、党总支负责人司金萍、党总支副书记杨树新一行
在公益性岗位农场考察指导工作
催人奋进的“1234”系列工程
步入史家河社区管理中心大门,院内两侧墙壁上焕然一新的宣传橱窗首先映入记者的眼帘,左侧橱窗里“中共史家河社区管理中心总支委员会史家河社区管理中心关于开展创新管理理念,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和谐社区的工作总体思路”和创建“三型六化”学习型社区公开栏等主题分外醒目,其中的“1234”系列工程、学习型科室考核、星级员工影像、区务公开和光荣榜等内容让人耳目一新;右侧橱窗里则是布局规整的“荣誉之窗”,是近年来该中心在各方面工作中所荣获的各类奖杯、奖牌等30多项集体荣誉,这些见证史家河社区管理中心一班人拼搏进取与收获的金色荣誉,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据社区管理中心党总支副书记杨树新介绍,自荣获“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社区”和“全国煤炭系统建设和谐社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之后,特别是在媒体对该社区工作进行广泛报道之后,社区上下既深受鼓舞,又深感压力巨大。面对荣誉,他们感到与兄弟单位相比,史家河社区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更需要加大力度,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经过深思熟虑和几上几下反复讨论,中心党政一班人统一了思想,达成新的共识,提出了“创新管理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更加稳定和谐文明、充满活力的新社区”的工作总体思路和大力开展创建“1234”系列工程的新的具体奋斗目标。
“1234”系列工程即:“搭建一个平台、打造两个亮点、巩固提高三个中心、实现四个突破”。“搭建一个平台”就是要把社区建成职工学习,施展才华,快乐工作和优质服务的平台。“打造两个亮点”就是要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信访稳定“零”目标的实现,通过精心规划和组织实施,把“后沟农场”建设成重点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并为社区群众谋福祉的“黄金”农场。“巩固提高三个中心”就是要把社区建成职工群众精神寄托的中心,文化娱乐的中心,文明和谐的中心。“实现四个突破”就是要把稳定工作由提防应对转变为长治久安,切实实现“零”目标管理和新突破,党建工作由一般性的学习、教育、引导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并且在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党建工作方面有创新,实现新突破,全面实施流程化管理,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三型六化”创建工作软硬设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充实、提高,实现“示范单位”目标。

宣传橱窗成为职工群众关注的一个焦点
深得民心的优质服务承诺
“为了亲情化、人性化的做好本职工作,为广大离退休职工家属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打造史家河社区文明和谐大家园,作为党群工作部负责人,我郑重承诺:
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辨别是非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对待来办事的职工群众做到耐心﹑细致﹑周到;提高办事效率,遇事不推委扯皮;坚持微笑服务,让职工群众有宾至如归的感受;坚持首问责任制,对来社区职工群众首先主动问询,树立良好形象……”
这是记者在社区公开栏内看到的一份“优质服务承诺书”,是社区党群工作部部长冯惠民向组织和群众作出的郑重承诺。
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管理工作水平,亲情化、人性化的做好服务工作,为广大离退休职工家属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确保社区稳定和谐发展,史家河社区管理中心党政结合实际,在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中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优质服务承诺活动。
活动中,每名机关干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群众作出承诺,在原有基础上制定了更高的优质服务标准。为了深入扎实地开展好活动,社区党政就该项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具体由社区党群工作部牵头,严格把关,要求承诺书的内容必须切合实际,符合要求,杜绝虚话套话。在形式上,以各科室为单位将每个人的承诺书统一装订,并在社区公开栏内长期公开,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为方便监督举报,他们还在每个人作出的承诺书上附有承诺人和纪检部门的监督电话。优质服务承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干部职工工作的自觉性、责任心增强了,前来办事诉求的老百姓乐呵了、满意了。
凝心聚力的“六个一”活动
史家河社区管理中心党总支,下设9个党支部,其中7个党支部为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全中心现有党员406名,其中离退休党员384名,占中心党员总数的90﹪以上,离退休党员多是社区党建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充分利用好、发挥好离退休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无疑是搞好社区稳定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坚强基石和有力保证。为此,今年3月份,史家河社区管理中心党总支在以往活动的基础上,在广大离退休党员中大力开展了以“对困难职工帮一帮、陌生来人问一问、环境卫生管一管、邻里纠纷劝一劝、了解信息报一报、时事政治讲一讲”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竞赛活动,动员广大离退休党员积极投身参与到社区稳定与和谐建设工作中来。
“六个一”活动作为社区党建和稳定工作的结合点,就是把那些“政府不好管、组织不能直接管、职工群众管理不了”的日常事作为活动的切入点,组织动员广大离退休党员讲时事担当“讲解员”、报信息担当“信息员”、帮助人担当“活雷锋”、管闲事担当“协警员”、讲卫生担当“清洁工”、劝纠分担当“调解员”。“六个一”竞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广大离退休党员“生活在社区,奉献在社区”的热情,带动了广大离退休人员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自觉发挥余热,奉献爱心的积极性。而且拓宽了服务内容,服务渠道,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社区稳定,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小农场” “大作为”

史家河公益岗位农场鸟瞰图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史家河社区管理中心要把社区原来的后沟农场作为一项重点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并为社区群众谋福祉的重点工程来打造。看完设计院专门为史家河公益岗位农场发展设计的鸟瞰图后,带着兴致,记者随中心主任、党总支负责人司金萍、党总支副书记杨树新、党群工作部部长冯惠民等一行,驱车来到了距管理中心约2公里处位于铜王(铜川——王石凹)公路南侧的后沟农场(现更名为史家河公益岗位农场)。没想到这个总面积不到1.5公顷的“小农场”还真有潜力可挖,有大文章可做。
下车后,沿着不久前修好的路面,经过一座新架起的小桥,便置身于农场。虽然是不久前才进行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其情景和状况基本保持原样。但放眼望去,大的框架已令人惊叹。中部的鱼塘已经建起,右侧新栽植的桃树、核桃树和景观树已露出嫩芽,高处朝右一片较为宽阔平整的地面则是正在改造的农家乐。农场左侧是已经改造好的数层梯田状的菜园和果园,再往高处走,则是有待开发的大片荒坡。
据社区几位领导介绍,后沟农场已正式更名为史家河公益岗位农场。按照新规划,该农场可解决60多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就业。农场改造工程由社区下属的服务公司具体负责实施。为了尽快完成改造任务,社区管理中心还组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每周末下午来到农场协助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义务劳动。未来的农场在做到制度健全,上岗有序,充分解决公益性岗位人员就业的前提下,将是一座四季有青,鱼塘有鱼,鸡舍有鸡,果树有果,菜地绿荫,实现有种有收,利益公享,投入产出效益明显的“黄金”农场。
据悉,史家河公益岗位农场的整体设想和规划,得到了市、局有关领导的肯定和重视,有关领导先后莅临农场考察指导工作,帮助解决有关问题。并期望史家河社区管理中心能把这个农场建设成为解决公益性岗位人员再就业的示范农场。
编辑:刘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