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黄季节,耀州区瑶曲镇石川河上游的源头地带仍然凉爽宜人。
6月2日,省、市几家媒体记者沿沮河而上,行至柳崾公路32KM公里处,顺着一块偌大的文化招牌“下石节煤矿欢迎您”所指的方向,朝右一拐,进入一条沟壑峡谷,再前行5华里,便来到了石川河上游的源头地带。山林草泽间,一条郁郁葱葱的山脉像屏障一样绵延在这片深沟峡谷中。这条山脉或者因为形状像蛇或者因为其丛林中曾经蛇多,被当地老百姓命名为蛇山。蛇山的腹部打了个浅浅的弯,铜川矿务局下石节煤矿就坐落在这个像罗圈椅靠背一样的弯道里,矿区职工、家属约一万人30年来在这里生产、生活。
煤炭是黑色的。毋庸置疑,产煤的地方当然也应该是黑色的。但下石节煤矿不是,除了从井口爬出来一列列满载煤炭的“小火车”和选煤楼下堆放的煤炭是黑色外,整个矿区明亮整洁,花红草绿,市场繁荣,简直是一个袖珍城市。

两个“意外”
昨夜新雷催好雨,蔬畦麦垄最先青。近年来,铜川矿务局全力推进民生工程,投巨资为职工及其家属谋福利。下石节煤矿作为铜川矿务局的主力生产矿井,在加强安全生产的同时,全面贯彻局有关文件精神,脚踏实地地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关于下石节煤矿近年来职工群众生活方面的变化,记者看到过不少报道,也听说了许多诸如“环境好了”、“待遇高了”之类的高度评价,但今天一见,方知什么才是新时期煤矿工人生活的真正变化。
第一个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刚刚投入使用的宽敞明亮、装修精美的职工食堂—欣怡食苑。上午10点,记者来到食堂已经错过了9点钟第一拨吃饭高峰期。使用面积达 2100平方米的用餐大厅有中央空调,有木质屏风。环境优雅得绝不亚于城市酒店。窗明几净面积约300平方米的操作间里,白衣白帽的师傅们正在准备中午1点钟升井工人们的集中用餐。窗口已经摆放好莲菜、黄瓜、豆芽、花生米、腐竹拌水芹等七八个凉菜。窗口旁一张醒目的食谱上写着30多种主副食的价格。“清炒菜花4元”,“凉拌黄瓜5元”,“蒜薹炒肉10元”……价格明显比一般饭馆低得多。炊事员介绍说,矿上明文规定,食堂绝对不能盈利。但为了让工人们吃好,食堂专门从社会上招聘来5位专业大厨,加上从职工家属中选拔来的25位工作人员,工资全部由矿上支付。职工就餐刷卡消费,家属们也耐不住食堂可口省钱的饭菜,也常来光顾。 迟来用餐的综掘一队职工李伟正在津津有味地吃饭。李伟吃的是两个馒头,一份面皮,一碗稀饭,一共两块钱。记者问:“为何不吃菜,省钱吗?”回答说:“顿顿有菜,吃碗面皮只是想换换口味。”李伟33岁,富平人,是去年矿上招来的农协工。李伟对记者讲:“都说陕北钱多,所以前两年我就到神木去挖煤,一个月4000多块,一碗面10块钱还吃不饱,一月下来,光吃饭1000块还不够。听老乡说,下石节煤矿这几年变化很大,采煤机械化程度高,物价低,工资也是4000多,就来这里应招,没想到好事这么多。宿舍里茶几、衣柜、席梦思、电脑、电话一应俱全。饭菜不但好,还便宜。工业区干净得连一点煤灰都没有。我已经给村里的几个哥们说了,下次招工来下石节!”

第二个令人意外的是豪华舒适的女工澡堂。欧式吊顶,高级地板,大理石墙砖,工艺玻璃隔断,桑拿房,40多个淋浴喷头。如此高档的浴室洗一次可得多少钱啊!根本不用担心,职工免费,家属象征性地只收一元钱。 这两件好事只是下石节煤矿新上任领导班子为职工承诺的2010年所办十件事实里的其中之二。
解读“体面”
父亲曾经在铜川矿务局井下挖煤15年。每次晚点,母亲就去井口等,直到下一班收工,看到父亲煤炭一样黑的脸勉强冲她一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才深深地吸一口气,算是放心了。我想起父亲井口出来黑色的脸和看不清颜色的破棉袄,心里一直是酸楚的。父辈一代挖煤工人实在是谈不上“体面”。今年五一劳动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说,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让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高层提出体面劳动和不久前提出的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一样,体现了一种极其重要的执政理念,这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放在心里,用完善的制度保证他们的各项基本权利。四年来,在发展生产经营的基础上,铜川矿务局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民生工程空前发展。下石节煤矿正是乘这股强劲东风,加快改造建设步伐,修道路,盖楼房,建广场……职工有了健身房、阅览室、新医院。煤矿是最艰苦的行业之一,让矿工“体面生活”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推进和谐企业建设的关键所在。为了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去年,铜川矿务局党政又提出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的主导思想,下石节煤矿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设施,改善职工生活环境。矿区目前共有公房2000余套,其中1200多套是30年前建矿初期修建的二层窑楼。800套楼房是后来断断续续建成的。眼下,下石节矿区正进行着三项工程建设。建加气站,天然气进楼房;所有公房全部安装暖气;所有公房更换塑钢窗户。

采访中,记者问去年搬进新楼房的矿工张生发:“ 什么叫体面?”夫妻俩异口同声回答说:“我们这样的生活就叫体面。”
和谐矿区
居上克明,为下克忠。意思是说,在高位的人能够体察下情,低位的人就能够竭尽忠诚。 4月27日,矿领导招集退休工人和家属代表开“提意见”会议。30多名代表前思后想:矿领导班子成员至今还有一半住在30年的老窑楼,可一线工人、工程技术人员、住房困难户一个个有的很年轻就住进了楼房。想想4年时间矿区生产生活条件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在是提不出什么尖锐的意见。想来想去,总算提了一条:让安装暖气和天然气管道的工人能不能文明施工,别把墙弄脏了。这算什么大问题,大家热情点尊重他们不就解决了吗!领导一句话,大家豁然开朗。于是工人师傅们喝一口热茶,拉几句家常话后,小心翼翼把每一家管道安装好。
70岁的退休老矿工何云相组织老伙计们在矿区监督卫生保洁工作。谁要是顺手扔点果皮纸屑什么的,他们可要上去厉害几句,把“创卫靠大家”的道理讲清楚并要其做出不再就犯的保证才让走人。何师傅下了20多年井,从来没受过伤。根据自己的经验,他组织9位退休老工人每周定期到井口给入井工人讲安全注意事项。退休工人刘天顺有一门理发手艺,退休后,坚持义务给下井工人理发。家委会的姐妹们,轮流到井口给入井的工人送茶水,提醒注意安全。 矿区人是淳朴的,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面对记者“是否满足”的提问,回答是一样的:第一我们希望工资更高;第二希望人人住上新楼房,三五年进驻新区的“棚户区改造集中地”。
下石节煤矿的职工和家属们日子越过越好,他们在蛇山脚下绽放灿烂笑容。
编辑:刘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