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公司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新闻 - 公司要闻
在铜川矿务局成本管理现场会议上的专题发言
作者:陕西煤化集团资产财务部副经理袁景民   来源:    发布日期:2009-11-17   点击次数:
分享: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能与各位共同探讨成本管理问题深感荣幸。下面我以一个财务人员的身份来谈一谈成本管理问题。

今天是集团成立5年多来我参加的第一个成本管理专业会议,换言之,就是说集团及所属单位5年多没有召开过成本管理专业会议。这并不是说成本管理工作不重要,是5年来我们的大经营环境使我们对成本管理工作有所松解。一是煤炭企业经历了一段历史上极为困难时期,大家对此应该是刻骨铭心。从1997年开始到2001年上半年,煤炭价格一路下滑,企业经营极为困难,安全生产投入不足,职工生活严重下降。为应对严峻的困难局面,我们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强成本管理,不断进行内部挖潜。这一时期,是我们成本管理工作最好的时期,成本管理工作成效很大,但走向极端,致使生产投入不足,安全欠账、职工生活下降。二是集团成立以来,对所属单位实行了宽松的经营政策,以使煤炭企业休养生息,补还生产、安全欠账、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没有强调成本管理工作。三是从2000年开始的关闭破产工作,在客观上促进了我们的成本管理和效益提升。由其是提前退休政策,使我们减少了冗员,减轻了负担。四是2008年11月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煤炭经营环境恶化,煤炭售价下降,为此,集团适时出台《成本管理十条意见》,强调成本管理,巩固已取得的成绩,即通过加强成本管理,使企业效益不下降、职工收入不降低。下面,我讲几个成本管理问题。

一、关于成本管理主体问题

加强成本管理,要解决谁是成本管理主体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财务人员视为成本管理的主体,我个人认为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一个企业承担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是生产技术人员。财务管理只能是倡导者,生产管理才是主导者。因为财务人员使用的管理手段是有限的,也是由他的专业技能所决定的,只能起到事后监督和分析的作用;管理效果也是有限的,财务人员只能对一些花钱比较明显不属于生产技术的地方实施成本管理,只能对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等实施控制,而对大量花钱属于生产技术领域的地方没有发言权,对这些地方实施成本管理取得的效果是极其有限的。这里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企业的成本管理主体是生产管理部门的事情。我们知道,矿井开采以前要进行优化设计,但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见到追加预算,或者项目实施完后超概算,超概算就等于追加投资,追加投资就等于提高了投资成本,这就为后期收回投资成本埋下了伏笔,成了一个天生的高成本生产矿井,这是财务人员无法控制的,是完全由设计人员掌控的;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安全事故,不是停产整顿,就是加大投入进行抢险救灾,职工要吃饭,绝大部分设备照常运行,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或者产出很少,不用计算就知道,生产成本肯定居高不下,造成这种结果财务人员也没有办法控制;还有技术原因造成的事故,大家知道掘进过程中报废的巷道,等发现巷道报废不能使用时,已经投入几百万或者上千万,这种无形的浪费必然造成成本更高,财务人员更是望尘莫及,难于控制;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那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的效果特别明显,尤其是生产技术部门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能,那降低生产成本更是功不可没。所以说生产技术部门才是生产成本管理的主体。

二、把被动成本管理变成积极行动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的成本管与不管,效果大不相同。从成本构成的结构来分析,生产成本有两大部分构成,一是物化消耗,二是活化消耗,就是我们所说的职工薪酬。加强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通过管理使活化消耗与物化消耗相互转化。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所说的降低成本,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和办法来降低物化消耗,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劳动效率的提高,促使单位生产成本的降低,伴随着成本的降低,企业的效益就会提高,然后我们通过给职工发放效益工资和奖金,转化成活化劳动,所以说加强成本管理企业实惠,职工实惠,把被动的成本管理变成每个职工的积极行动。

三、关于成本管理方法问题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特点,它是由所处环境、人员素质所决定,成本管理的方法也是一样,不可能所有企业采取的方法相同,即使同样的方法,具体到每个企业也是有所差异。从煤炭企业先后采取的成本管理方法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预算管理;二是内部市场化;三是管理精细化;四是定额管理化。这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此不一一而论。那么那一种方法最好呢,我个人认为,适合自己最有效的就是好办法,不一定刻意去照搬学习别人的方法。每一种成本管理方法都离不开具体经营环境。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研究自己所处的矿井的生产特点、职工素质等环节,寻求适合自己的好方法,方法的选择采取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四、认清自己在集团所居位置,看自己的差距

从集团公司角度来看,可以把下属煤炭企业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一是渭北老矿区,主要包括铜川局、韩城局、澄合局和蒲白局;二是彬黄矿区,包括黄陵一号、二号和彬长的大佛寺;三是陕北局的老矿井,主要包括韩家湾煤矿;四是陕北新建的大型高产高效煤矿,包括柠条塔、红柳林和张家卯;五是几个参股煤矿,包括榆阳煤矿和孙家岔煤矿。从我们铜川局来说,属于渭北老矿区,在四个老局当中,韩城局的吨煤生产成本最高,铜川局排第二,处于中游水平。铜川局与黄陵矿区相比,有很大的差异,首先从自然资源占有上就不可比,铜川局有一半属于贫瘦煤,煤质差,地质条件复杂,并且开采时间较长,大部分矿井产能处于逐年下降趋势,而黄陵矿区属于优质长烟煤;其次在职工人数上不可比,都是千万吨产量,铜川按人均4万元计算,年工资支出需要10亿元,而黄陵矿区人均按7万元计算,年工资支出需要不到3亿元,差距7亿元的支出。从各单位成本数据来看,铜川局在扣除改制评估增提的折旧、采矿权摊销、土地使用权摊销、弃置费用后等客观性增支后比上年有所降低,说明铜川局今年以来在狠抓成本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是有成效的,应给与肯定和表扬。但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其他同类型局相比,成本管理上还有差距,应继续挖掘自己的潜力,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五、关于成本投入合理性的判定

对于生产过程是否增加投入?投入多少?其合理的判定由谁来定?这种投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分析,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成本分析方法问题?通常我们绝大部分单位都采取单位成本与同期比、与计划比,然后分析升降的原因,这就是价值分析方法,虽然能说明一些问题,但单纯价值分析可能定性不准,变化较大,很难反映物价变动对成本的影响程度。我原来在基层也从事过成本管理核算工作,离开基层工作已经5年有余。现在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能不能用对投入的实物量进行分析,通过实物量的变化,分析与历史数据、与定额数据的差距,来找出成本投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利用实物量的分析方法特别适合生产矿井,建立分析台帐,有些投入可采取下达实物量消耗指标的考核办法可能效果更好,因为生产班组区队没有材料配件采购权,他们更关心实物量指标的高低。

今天这是即席发言,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稿件提供:王富成)

编辑: 鱼聪玲


上一条:“稳定在我身边”征文:鸭口公司顶板管理会战活动如火如荼
下一条:“供应杯”征文:局召开四季度纪委书记例会部署当前工作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