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年产煤炭1000多万吨。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实行主要材料物资由供应公司集中统管,部分消耗量少的小型材料由各矿自行采购的局、矿两级分散管理体制,物资采购价格实行招标价格,比价采购等形式,由审计部门审批物资采购最高限价,供应公司或各矿井按审批的价格,选择供应商实施物资采购。
近几年来,由于物资采购执行管理规定和办法不严格,供应公司管理职能发挥不到位,以物资供应公司为“圆心”,铜川地区乃至周边地区经营煤矿物资的公司、经销商等商户,他们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到局里、矿上、供应公司找人拉关系,把材料物资推销到矿井,有些材料物资质次价高,不规范操作现象较为严重, 干扰了我局物资采购管理秩序,由于管理体制的弊端,造成采购费用高、物资储备增加、储备资金占用超定额、煤炭生产成本的材料费用升高、效益下降。根据目前物资采购供应管理的现状,我们认为现行的物资管理体制存在着许多弊端,已不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形势,需要借鉴煤炭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改革探索。
一、加强统管力度,构建超市化管理模式,实现对各矿井的物资配送。
实施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降低采购价格、减少采购成本、降低储备资金、杜绝积压报废、节省运输等中间费用、提升管理水平。供应公司对有消耗规律、批量大的大宗材料设备实行集中招投标采购或比价采购管理,发挥规模效益。一是以恪守阳光采购,服务管理并存,条块管理结合为原则,完善和制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的各项办法和制度。包括: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和准入的管理、大宗物资集中采购招投标管理、物资比价采购管理、物资采购质量验收管理、物资采购考核奖惩等相关制度办法。对采购管理各部门的权限和职责,物资采购方式、供应商的准入,采购价格、质量检验,出现物资采购供应事故的责任追究等作出具体规定;二是明确规定供应公司集中采购管理的物资种类,各单位的物资采购计划必须及时报送供应公司实施集中采购;三是供应公司在物资采购管理内部机构设置上应遵循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原则,建立采购计划管理,采购价格招标或比价管理、质量验收、库存及配送、价款结算等采购管理供应业务相分离,形成业务职能分工具体明确,权责明晰、相互制约、公开透明的业务流程,规范运作的采购管理体系。把采购管理中隐蔽的权力公开化,集中的权力分散化,最大限度地堵塞企业物资采购和资金管理中的漏洞,保证降低采购成本的顺利实现,以求实现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对通用性强、技术含量低、品种杂乱货源充足易淘汰的材料物资,实行代储代销物资超市化管理,变现在的局矿分级储备为供应公司总库物资超市代储,可以大大减少全局储备资金占用。一是由供应公司在总库专设一定占地面积的物资超市库房,并完善设施。物资采购管理部门对拟进入物资超市的供应商进行准入的评价筛选,确定参与投标进入物资超市经营的供应商;二是由供应部门牵头,局审计、财务、纪检等部门组成物资采购招标领导小组,对供应商物资超市供应的各种材料物资,采取招价不招量方法,确定所供材料物资的价格,一般情况下,价格确定后,不得变动,如有特殊涨价原因,供应商应报告供应公司管理部门,物资采购招标领导小组重新招标;三是列入物资超市采购供应的材料物资,各矿可以少储备或不储备,供应公司依据各矿井提供的物资需求信息,及时配送到矿;四是供应公司要确保物资超市采购供应材料物资品种齐全,有充足库存,不能出现缺货,一种物资必须有两个以上品牌的供应商。按各矿生产所需材料物资做到及时配送,并做好售后服务工作。五是供应公司物资超市供应材料物资各矿一律不得在别处采购。每月物资超市配送各矿的物资,供应公司业务部门汇总制表,各矿确认签字后,供应公司给供应商结算货款,同时向各矿委托结算供应材料款。
二、以控制物资采购价格为中心,降低物资采购各环节成本。
控制采购成本对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第二利润源泉”,现代企业采购管理,是面向市场按质、按量、按时、以低成本采购企业所需的各种物资,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合理安排购进物资及适量的调节库存,最大化地降低采购成本。这就要求在实施大宗主要材料物资统管,集中采购,试行物资超市化管理,控制物资采购价格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管理办法和制度,全方位控制物资采购供应各环节的费用,降低企业投入使用材料物资成本。一是严审物资采购计划,各矿必须由生产部门提供生产需要的材料计划,经物资采购组织机构审核批准,报送供应公司。无计划的材料一律不允许采购,杜绝多余的采购,控制采购数量,从而控制采购成本;二是在物资采购价格的确定上,供应公司和采购价格管理部门要注重外部市场的把握和内部管理的检测,研判市场价格走势,逐步建立健全大宗物资市场价格信息库,应用招标采购、比价采购、定点压价采购、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全力挖潜价格下降空间,使物资采购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三是健全比价采购管理制度,加强比价采购的力度。采购价格是构成采购成本的主体,比价采购是降低采购价格的基本手段。采用“价格比较”, 在采购环节上对采购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为了采购到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物资,采购管理部门和人员要深入的市场调查,寻找多家供应商,以牵制已形成稳定供求关系的老供应商的价格变化,实现低成本采购;四是建立供应商准入评价机制,动态优化供应商机构,将供应商管理作为物资采购管理的一部分,以降低采购成本为宗旨,加强管理,优化整合。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供应商资源库和评价管理体系,区分供应商供货行为的优劣,决策供应商的后续合作;另一方面,合理选择供应商数量,避免单一货源,寻求多家供应,选择信誉好、规模大、产品优、经营前景好的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争取优惠的代理分销价格,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五是实行物资供应管理例会制度,定期对物资计划、采购、供应、管理等各环节的信息及时通报和反馈,以利于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物资计划落到实处,采购价格信息共享,压库物资得到有效利用,盘活资产,减少报废。
三、加快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以信息化手段带动物资供应管理系统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但我们的物资采购供应管理还是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水平很低,已无法适应大宗物资集中统管、物资超市化管理、比价采购等管理业务的发展需求。为了适应现代物资管理的发展,提升我局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水平,全局供应系统以供应公司为重点,必须积极推进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要从管理人员培训入手,对供应管理人员的采购供应业务流程、物资采购基础知识、库存管理、计算机操作等进行全面培训,使供应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有大的提高;第二步是实施物资采购计划、采购合同、出入库、质量检验、财务管理、物资配送、价格信息、供应商档案、统计资料计算机管理,实现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的有机统一,资源共享。第三步是在管理人员计算机操作比较熟练,在第二步计算机管理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实施物资采购招标、供应商投标、开标、评委评标、发布中标通知等全部计算机管理或网上操作,使物资供应管理的方式发生实质变化,实现物资计划、招标、采购、付款各环节的相互监督和制约。在计算机网络系统设置监督和制约流程,不经过必要的程序,下一环节操作无法完成。比如,招标合同录入计算机后,没有招标合同,无法进行到货处理,业务人员无权调整入库数量和价格;在价格控制上,数据库设定最高限价,高于最高限价的计算机拒绝处理业务;在库存管理上,设定最高储备量,高于最高储备量的物资无法入库进账;在付款业务上高于应付账款的付款或抹帐无法执行。这样一来,物资采购和供应过程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加,消除各种人为的违规操作。
编辑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