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先进的生产设备靠人来掌握,而人才是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先进设备的效能才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在铜川矿务局 2008年的“三会”上,宋志刚局长在《坚定信心,拼搏进取,为建设安全稳定充满活力的和谐矿区而努力奋斗》的报告中说:“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在继续强化教育培训基础,加大大中专毕业生从事井下一线工作力度,逐步替代临时工。”充分反映了局党政人才强企的战略目光和加快实施人才强企的步伐的决心。在铜川矿务局五十四年的发展史上,铜川工业技术学院(原铜川煤技校)一直是矿务局的人才培养基地。矿务局生产缺什么专业人才,学院就开办什么专业,矿务局缺什么专业工种的技术工人,学院就长班、短班一起上,为矿务局输送急缺的技术工人。学院的办学实力也在矿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全面发展,建成了以煤炭生产为主的采掘、机电、通风、地质测量等传统品牌专业,办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2008年,矿务局采煤机械化和综掘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2%和51%,掘进装载机械程度达到73%,面对综采和综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变招工为招生,先培训后上岗”的用工模式实施已刻不容缓,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已经势在必行。2008年10月8日,铜川矿务局第一批147名大中专毕业生岗位培训班在学院举行盛大开学典礼,标志着铜川矿务局用工模式的根本改变。局党政领导对这批大中专生寄予厚望。宋志刚局长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三天时间亲自面试招聘大中专生,亲自到综采班听课,并多次到校询问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学院也为岗位培训的综采班,采掘班,通安班配备了最好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师资组合,选派了富有经验的班主任,配备了较好的生活设施,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制定了符合矿务局运用综采机械化和综掘机械化设备生产实际标准的培训大纲,按照高标准起点、懂专业理论、会操作维修组织教学,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际生产实践的强化训练,使这批大中专毕业生成为铜川矿务局职工队伍中具有较高素质又有吃苦精神的新型煤矿工人。
随着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力度的加大,职工队伍大中专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铜川矿务局职工素质逐步整体提高的到来已为期不远。
编辑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