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组织煤矿科研攻关的主将
黄河,现任副局长兼总工程师。他积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围绕制约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开展科研攻关,所进行的《煤层巷道瓦斯抽放技术研究》在陈家山矿运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98年他在自己的技术岗位上,先后完成研究撰写了《焦坪矿区瓦斯治理项目》、《焦坪矿区防灭火技术应用》、《大走向连续式开采巷道布置》等很有价值的论文和技术报告,获矿务局和省上的多项科技进步奖,他研究的《800米强力坑道钻机与大直径长钻孔瓦斯预抽技术》项目荣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他深知一通三防的重要性,提出瓦斯问题首先要求要从观念上转变,2006年,他给矿务局制定了一通三防规划一是加大投入。二是建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三是完善通风系统。通过两个转变和以抽放为主变以预抽为主的实施,矿井抽放率达到了60%,采煤工作面抽放率达到了75%—80%以上。同时,积极开展瓦斯利用工作,将下石节矿瓦斯发电站改造成低浓度的瓦斯发电机组。他提出了《王石凹矿5#煤层下分层及10#开采地质条件研究与评价》科研项目,多次召集课题组人员进行研究探讨,经矿务局会审通过了设计方案,他们已经将科研成果向实际利用转化,由此延长矿井寿命10年以上。为节能减排不丢弃浪费国家煤炭资源立了大功。(鱼聪玲)
戴耀辉: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推进者
戴耀辉主持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煤巷大断面锚网索联合支护试验研究》、《高瓦斯油气共生易自燃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EBZ200H硬岩掘进机应用研究等分别荣获2008年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届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三等奖。他现任局副总兼生产处处长,矿建高级工程师。在局每季安全质量标准化大检查上,他都针对矿井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指导性的意见,随后进行督促检查落实重新验收,确保了矿井生产环节畅通,促使了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提高。同时,他还围绕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及效益提高的难点问题,带领局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究和新材料、新工艺推广。他带领局科研人员研究的《焦坪矿区高瓦斯特厚坚硬煤层综采放顶煤水力致裂软化技术研究》和《铜川矿务局锚杆支护辅助设计软件开发》等十余项科研推广应用,解决了矿井安全生产的难题,为局安全、生产、经营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唐雪艳)
张大伟:我局机电、信息和机械化建设的躬行者
张大伟是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的大学生,自2003年4月任局机械动力处处长以来,坚持技术革新。在他的负责下,我局在陕煤化集团率先采用了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使各变电站极大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并为有的矿增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提高了电网功率因数,抑制了谐波污染,电费由原来的每月罚款10万元变为奖励2万元,年经济效益140万元。充分利用局域网信息化平台,开发了我局“机电、运输信息管理软件 (网络版)”,为决策层快速、准确掌握机电运输信息数据搭建了平台。主持了玉华矿数字化矿井建设初步方案的编纂和前期技术调研工作。主持了 “大采高综采设备的合理选型”和“东区复杂煤层条件下机械化开采”的课题研究,并成功地应用于指导生产。主持了下石节煤矿8000型综采设备的配套选型和玉华煤矿300万吨改扩建项目设备的选型及设备技术条件书的编制,为下石节211工作面试生产和玉华矿改扩建运行成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他时刻以安全生产为己任,在设备安全、合理、高效运转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在节能减排、降耗及大型固定设备技术改造等多项科研工作中成果累累。仅近几年来,由他负责主持参与的各类科研项目就达28项,他还参与了国家重点项目——黄陵600万吨/年国产综采设备的配套选型工作。 (杨智华)
技术革新的践行者赵豫祥
赵豫祥、现任局技术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采矿高级工程师,兼任局科协常务副理事长。
2003年至2007年,他先后组织参与了局列的46项科研项目的研究,5个新技术推广项目;12个新技术推广项目。
2003年先后赴东北等地考察、调研,研究的“焦坪矿区高瓦斯坚硬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水力致裂软化综合技术研究”项目获省煤炭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参与的“煤层巷道掘进瓦斯抽放技术研究”科研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参与的“软岩巷道支护研究”获省煤炭科技进步二等奖,“煤巷大断面锚索支护技术实验”和“大断面大倾角软岩斜井锚网支护技术研究”等项目获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参与研究的“800m强力坑道钻机与大直径长钻孔瓦斯抽放技术”,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科技一等奖;研究的“锚杆巷道有限元模拟力学分析软件开发”,获局科技进步特等奖;参与的“下石节矿瓦斯发电”等项目,获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研究的“罐笼断绳减速刹车装置”,荣获国家专利证书。(王忙锁)
攻克瓦斯难题的尖兵熊鹏辉
熊鹏辉,现任铜川矿务局通风处处长。近年来,结合工作实际,潜心钻研业务,攻克技术难题。应用通风网路结算软件,对下石节矿后续风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施工2#风井方案。同时制定了陈家山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整合方案, 完善了玉华矿北风井启封的安全技术措施,实现了安全启封。采用三相泡沫防灭火新技术,取得了很好效果。参与研究了国家“十·五” 科技攻关项目瓦斯治理集成与示范,获得成功。参与研究、试制和改进完善,MKY-T(D:N)-800/1500型系列煤仓块炭防坠损装置,解决了因高差造成块炭破损影响产品质价问题,可获直接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研究、试制和改进完善YKWCB系列预防和控制煤矿采掘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技术装备和KQ型系列巷道快速密闭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所撰写两篇科研论文分获局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并在《陕西煤炭》等发表。(刘孝文)
编 辑: 鱼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