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铜川矿务局与北京威通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发的井下电网监测监控系统在陈家山矿推广应用。该科研项目的投入使用解决了长期困扰煤矿供电安全等技术难题。
“井下电网监测监控”是针对传统的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和井下恶劣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煤矿瓦斯治理工程,提出并组织实施的煤矿电网重大灾害监控预警技术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专题围绕煤矿电网安全运行和解决重大隐患技术瓶颈展开研发。“陈家山矿井下电网监测监控系统研究”是从2006年3月立项,由铜川矿务局副总工程师兼动力处处长张大伟、副处长石明贤和陈家山矿副矿长徐铜宝、副总工程师张亚军与北京威通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科研工作者具体负责,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反复论证实践完成的。在今年召开的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首届科技工作表彰大会上,该科研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科研项目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一是提出了解决井下低压漏电保护问题的新思路,即采用高性能数字信号在线处理等技术解决低压漏电保护装置对低压电网零序电抗器补偿的适应问题,从而形成了井下低压漏电保护的可靠技术。二是采用多重抗干扰设计解决了煤矿井下综合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与抗干扰问题。三是提出了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故障判断与定位问题的新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煤矿供电安全的技术难题。四是创新应用了CAN现场总线于井下供电监控。应用形成的技术和硬件系统,完全实现了井下供电系统的数字化,即由原来不可预测的井下供电系统升级拓展了数字化遥信、遥控、遥调、遥测并同步自动预警的功能,实现了在0.5秒内通过煤矿供电监控中心准确找出漏电位置,快速精确实现选择性漏电保护,同时在井下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立刻做出响应并定位故障点。故障排除后,系统还可通过遥控迅速恢复供电,解决了煤矿因断电时间过长造成的瓦斯积聚而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了煤矿井下供电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
“井下电网监测监控系统”在陈家山矿的应用实施,改善了陈家山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状况,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与此同时,该项目在淮南矿业集团所属四个矿的井下电网运行监测过程中,发现并及时处理各种漏电、电火花等安全事故隐患共计1000多次,监控和保障作用显著,有力地促进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井下电网监测监控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了遥测、遥控、遥信和遥调,减少了维护人员,年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万元以上;能快捷、准确、及时发现电气故障,缩短电气事故影响时间,年可创造间接经济效益20-50万元;对煤矿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及时掌握电网运行情况,对存在的隐患能够作出及时地判断,将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矿井停电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对电网进行遥测、遥控、遥信和遥调,为井下变电所实现无人值守打下基础,减少了井下工作人员;改变了原来井下电网监测监控以人工为主的工作方式。

图为陈家山矿新投入使用的KJ293机车运输监控系统
编辑: 鱼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