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传统的思维模式里,也许容易将煤矿同“黑脏乱差”,将矿工同“傻大黑粗”划等号。然而记者近日到具有47年历史、由前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设计的老矿陕西煤化集团铜川矿务局王石凹煤矿采访,使这一印象定式被彻底改变,所见所闻是美如花园的矿区环境,文明有礼的煤矿职工,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
变过去的招工为现在的招生
煤矿用工过去主要靠招收农民工,招来的工人,绝大多数能吃苦,但是文化素质相对较底。而一些有着较高文化知识的矿工子弟因吃不了苦宁愿待业也不从事井下工作。近年来,随着煤炭市场好转,王石凹矿积极创建“三型六化”学习型企业,煤矿的经营形势好了,机械化程度比过去提高了很多,今年以来,不少多老矿工找矿长张康顺,党委书记杜进良要求让自己的孩子当井下工。张康顺,杜进良对老矿工说:“要让你的孩子当井下工可以,但必须先到煤矿技工学校上学毕业后才能招工”。
三年以来,王石凹矿先后招收了三批、200多名技校毕业生,矿上对招来的技校生先考试,再酌情分配工作,然后按排老师傅对他们传帮带。合格的干技工拿技术津贴,差的则要继续学习提高。三年来,矿上还先后招聘了23名学采矿、通风、地测、矿建等专业的大学生,改变了煤矿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
矿上为职工学习创造条件,建立了安全培训站,设立了电脑室、图书阅览室。组织开展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等,引导职工通过学习提高素质。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了采煤机械化技术的发展,9月上旬,该矿已提前完成了全年115万吨的采煤任务,实现连续安全生产近900天。
用真情实感化解上访职工心结
在煤矿企业困难时期,职工为生活待遇等各种问题上访,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现在煤矿经济状况已有好转,矿务局在解决了诸多遗留问题的同时,提出消除越级上访和群体上访实现稳定为零的目标。
王石凹矿一位27次进京上访的老工人的问题一直没有办法解决,矿新的党政领导班子经过仔细分析老矿工上访的原因后,认为这位老工人在井下受过伤,分到新楼单元房后,按规定应交出原来住的平房,但是老工人拒不交房,矿上过去采取了一些强硬措施,老工人心里有气,故尔上访不息。这位老工人受过工伤,对矿上做出过贡献,应该理解和同情。矿主要领导带着感情几次找老工人推心置腹交谈后达成共识。矿上对老工人提出看病报销等在政策范围内的问题,给予了解决。
矿领导还安排人为这位老工人修缮房屋、拉煤、给予冬寒补助。老工人既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又消除了心中的怨气终于答应罢访息讼。一场持续十多年的越级上访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胶鞋兴衰显示矿区环境面貌大变
一位工人在谈到矿上近年来环境变化时说:前些年每逢下雨,矿区山上山下到处稀泥烂路,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商店里的胶鞋卖得十分红火。如今路面硬化了,下再大的雨,也用不着穿胶鞋了,所以胶鞋也从商场悄然消失了。
几户老工人反映到就近变电所内接水受阻不方便,矿领导立即责成物管处将水管接出来方便工人接水。还安排为职工住宅处理了15000平米的漏雨屋面,让职工安居乐业。
张康顺矿长和杜进良书记谈起抓地面建设园林化的思路说:煤矿现经济形势好转了,我们就要抓住机遇,多给职工办几件实事。近年来,矿上改造了离退休职工活动室,盖了新楼,装修了学习室,建了棋牌室、健身房及球类活动场所,并新装了暖气,受到感动的老矿工敲锣打鼓送来写有“尊老爱老、功德无量”的锦旗表示感谢。
与此同时,矿上还改造了职工食堂,单身宿舍,实现了职工就餐住宿宾馆化。为给职工创造一个游玩的场所,矿上建起了工人文化活动中心,廉洁文化主题公园。职工们置身曲径通幽,绿柳垂扬遮道,奇花异草飘香,亭台楼阁相望,水池喷珠溅玉,花灯绽虹吐霓,清词丽句如珠之中,仿佛蓬莱仙境一般。
现在王石凹矿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退休回老家居住的工人,回矿后感叹不已:没想到王石凹矿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真叫人都不敢认了!
编辑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