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公司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新闻 - 公司要闻
【“三会”精神解读之十】“治亏创效”和财务管理重点工作解读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3-25   点击次数:
分享:

编者按:岁月的年轮交替更迭,创业的征程前行不止。回望渐行渐远的2015,我们一路奋进一路歌;拥抱如约而至的2016,我们披荆斩棘向未来。面对奋进“十三五”的新起点、决战2016的新要求、推动铜川矿业转型发展、二次创业的新召唤,如何才能众志成城坚决打赢“强力治亏创效、促进扭亏增盈、加快转型发展”的攻坚战,既是我们“应对煤市严冬、破解发展难题”的现实抉择,更是我们“夯实铜煤基业、实现强局目标”的责任担当。为进一步激发全员“保生存、保安全、保稳定、促改革、调结构、谋发展”的创业干劲,努力确保公司“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和2016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公司网站自即日起,将认真对照1月26日公司“三会”出台的系列文件和配套措施,通过对年度目标任务的条分缕析、重点工作的归纳梳理、系列举措的分类明晰,以期借助短小精悍的篇幅、简明扼要的分析、全面系统的解读,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引方向、明确目标、推动工作、共谋发展的目标。

希望各单位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领会、深入思考、贯彻落实、执行实践,共同奏响铜川矿业砥砺奋进谋发展、克难攻坚开新局的创业战歌和奋斗乐章!

【“三会”精神解读之十】

“治亏创效”和财务管理重点工作解读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煤炭行业深度调整之年,更是铜川矿业公司破解难题、治亏创效、转型发展、二次创业的关键之年,为切实应对更为严峻的经营形势,公司制定了“治亏创效”实施方案,现就“治亏创效”实施方案和2016年度财务管理工作思路进行梳理和解读:

一、“治亏创效”实施方案解读

按照集团公司2016年度工作会精神,结合公司实际,经过多次调研,确定了以“安全为根,效益为先,杜绝失血性亏损,确保最基本的正现金流”的基本目标。以“增、提、降、改、调、减、促、治”为关键举措,制定了 “治亏创效”方案,具体解读如下:

1、精简机构,实施减人提效。一是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对矿业公司和二级单位管理机关进行精简,按照精干高效和大部室的设置原则,逐年降低机关人员和管理费用。二是做好临时工和退休返聘人员的清退工作,为富余人员提供岗位,降低人工成本。三是在全局范围内实施“40、50”和“45、55”政策。四是做好退休人员各项工作。五是矿井依照1320吨/人的劳动效率标准,定编定员,实施减头、减面和减人提效。六是积极推广应用安全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提高集约化水平,以“机械化换人,信息化减人、智能化替人”。七是成立富余人员管理中心,对富余人员统一管理,执行基本生活费政策。八是按生产任务合理组织职工轮流放假和实行停薪留职政策,加强职工就业指导,鼓励员工自主创业。

2、采取各种措施,控制薪酬总量。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工资管控制度,大力调整工资结算政策,做到“有保、有降”,在尽最大限度保障一线职工工资的同时,加强企业效益刚性考核,采取多种形式,控制工资薪酬支出。一是降低基层各单位领导年薪。对领导基本年薪在2015年基础上下降10%,并加大效益年薪考核力度。二是压缩安全风险抵押范围与标准,将原来的全员抵押缩减到只抵押矿井一线和井辅人员。三是暂停企业年金政策。四是实行每周4.5天工作制。五是取消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六是完善劳动工资结算,实施工资负亏政策,对未完成盈亏指标的单位,实行工资结算与超亏金额相互转化。七是完善岗位绩效工资管理,收入向科技人员、一线职工、艰苦岗位倾斜,确保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优化生产布局,释放优质煤产能。北区优质产能要积极加大释放力度。一是对金华山、东坡两个矿井生产布局进行调整,实施调整回收,降低企业亏损。二是加快柴沟矿系统升级改造工作,提高矿井生产能力。三是通过科学组织生产,优化生产环节和生产布局,减少矿井搬家倒面次数。四是加强科研管理及队伍建设,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单产单进水平。五是树立“大掘进”理念,整合公司掘进安装队伍,形成专业化管理,一体化运作,进一步发挥综掘优势,努力提高掘进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矿井的生产接续创造条件。六是加强地质预报,超前进行灾害预防,消除地质灾害对生产的影响。

4、强化煤质管理,加强市场销售。进一步强化煤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实现提质增效。力争2016年煤炭发热量达到5150大卡以上。一是加快北区现有工作面推采,快速调整新工作面布局,置换优质煤炭,提高煤炭质量。二是充分发挥铜川矿业公司煤炭市场销售作用,加强销售队伍建设,积极开拓市场,力争省内电煤价格上升10元/吨。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煤质考核奖惩制度。四是科学调整生产设计,将工作面煤质管理纳入工作面设计,优化采煤工艺,不断改进放顶煤工艺。五是在采掘运输过程中坚决做到煤矸分装分运,提高原煤质量。同时加大煤炭洗选力度,充分利用现有洗煤厂优势,将提质增效作为矿井创收的动力源。

5、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企业转型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二次创业”和转型发展重大战略,通过“走出去”发展和稳定“铜川老区”,再造新的经济发展增长区域。一是开拓铜川周边煤矿托管业务,做好崔家沟煤矿安全生产承包运营工作。二是积极做好集团内煤炭整体托管业务,及时跟踪曹家滩煤矿工程进度,协调承包运营的前期各项工作,尽早介入运营。三是加大与彬长矿业公司、延长矿业魏墙煤矿的合作,加强新元洁能输煤、神渭管道储运等工作的推进,促进劳务承包和对外发展。五是发挥铁路运营管理和技术优势,全面做好榆横铁路的承包运营,进一步加强与陕铁投的协作发展。六是顺应能源发展新形势,推进绿色能源新项目,加快光伏发电、煤层气开发利用等新项目的实施进度,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6、创新发展,做强非煤产业。针对非煤产业实际情况及面临的困境,以稳固盈利点,扶持新业务,消灭亏损源为基本思路。一是做大做强盈利产品与业务,积极开拓外部市场,不断提高产品盈利空间。二是优化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新业务,走差异化道路,开发细分市场,形成“一企一品”、互惠互利的共赢局面,促进每个非煤企业都有自己新的营收增长点。三是重点加大对超亏减利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实施经济运行分析汇报制度,督促经营指标完成。

7、激发内生动力,做活后勤实业。全面推进后勤服务业改革,明确现代物业服务、离退休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三大主营业务,增强参与市场竞争和推动发展的能力。一是在成建制、成规模的小区加快推进商贸服务、幼儿教育、家政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为一体的便民服务产业体系。二是从2016年开始,对取暖费、物业费、水费等各项收费标准与市场接轨。三是按照国企改革“三个有利”要求,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做好 “三供一业”、离退休人员、社保统筹、医保基金等向社会移交的准备工作。四是进一步提高物业收费的回收率,各项收费回收率达到98%以上。

8、实施关停并转,加快企业改革改制工作。一是清理依附于主业的无产出、无收益的相关业务;二是对亏损严重,治亏无望的单位实行关停并转,逐步完成非煤产业改革工作。

9、实施公务用车改革,大力压缩车辆运行费用。严控公务用车,实行公务用车改革,压缩各单位公务用车数量,从2016年3月起将现有公务用车172辆封存100辆,并对封存车辆进行鉴定,合理处置维修费用大、使用年限长的部分公务用车。

10、强化经营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树立现代成本管理理念,推进“全员、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系统性成本管理,确保成本费用下降10%。一是强化生产技术降本,生产技术部门从生产源头把关,利用推广新技术、改革工艺流程等降低成本。二是深挖节电潜能,提高设备效能,做到电力使用“避峰填谷”,减少电力成本支出。三是加强设备日常检修保养,提高设备使用率,进一步完善修旧利废制度。四是严控非生产性费用支出,确保在上年基础上下降10%。五是加强税收风险管控,制定涉税业务处理案例,规范税费业务事项,防范税收风险。六是规范专项资金用途,严格控制投资总量,确保专项资金全部使用在“刀刃”之上。

11、多措并举,有效盘活存量资产。随着鸭口、徐家沟、王石凹三对矿井的关闭回收,大量资产闲置,为盘活闲置存量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减少资产“沉淀”,一是对不能在内部调剂使用的闲置资产积极寻求对外租赁、处置、出售及外部合作,创造效益。二是对减头、减面、减系统闲置的主要生产设备,通过集团公司内部进行调剂、租赁或回收,提高其使用价值。三是对非煤产业无实质性经营产品进行归类,对相似产业按类别进行整合,对现有闲置的房屋等资产,采取不同形式开发利用,使其价值最大化,并积极对外租赁。

二、2016年度财务管理工作思路

围绕公司年初“三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结合“治亏创效”实施方案,确定了2016年度财务管理工作思路,具体解读如下:

1、深入落实“治亏创效”实施方案。面对严峻的经营压力,要完成集团公司下达全年的经营目标,必须把公司“治亏创效”实施方案落到实处。一是全公司所有单位干部职工要面对现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树立“大河有水小河满”的大局意识,舍弃部分利益,为公司健康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担当。二是在“治亏创效”方案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要紧密配合,同心协力,保证“治亏创效”方案落到实处。三是各单位实施“治亏创效”方案时要及时总结经验,从各个方位挖掘潜力,将“治亏创效”时时刻刻渗透到生产经营全过程,增加企业效益。

2、确立以财务部门为主导的成本管理责任主体,生产部门为主导的变动成本管理责任主体。年度财务管理和经营工作紧密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以治亏创效为根本,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目标,以现金流的平衡为条件,在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确立了以财务部门为主导的成本管理责任主体,生产部门为主导的变动成本管理责任主体,主要目的就是要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投入,促进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3、强化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坚持以内部结算中心为核心的资金管理体系。

年内将继续实施从严从紧的资金支出预算,明晰资金支出重点,努力确保工资、税收、电费等刚性支出。同时,将积极利用融资租赁、抵抹账、加大应收货款等方式,着力缓解资金紧张压力。一是合理利用资金杠杆压缩各项支出,对亏损严重的单位,控制压缩各项支出。二是工资资金实行专项管控,树立风险意识,从源头上防止资金被挤占等问题的发生;三是加强各单位零星资金的收入监督,做到收支两条线,保证资金集中管控,集中使用,提高资金使用率。四是进一步加大应收款回收考核力度,特别是非煤单位,在当年回收率100%的基础上,保证以前年度货款回收达到30%以上。

4、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严格控制使用范围。

按照股份公司“统一监管、分级实施”的原则,专项工程资金使用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着力保障生产性投入,不得将专项资金用于非生产性投资项目,同时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要进行必要的瘦身降标,以减少货币资金的支出,保障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合理安排专项储备使用,对专项储备资金额度外的部分,逐月安排使用,专项储备科目按费用化项目处理,实现专项储备资金回归成本,保证成本信息真实可靠。

5、加强税收规范防控风险。

近年来受市场影响,企业收入总额逐年下降,各项税费持续减少,导致税务稽查力度不断加大,加之近年来税收政策的不断更新,企业税费防控风险难度加剧。因此,规范税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2016年,公司建立财务涉税经济风险控制责任制,分税种出台经济业务涉税管理规范,避免涉税风险与损失,加大经济业务内部税务检查,有效规避和防范各类涉税风险。

6、进一步规范经济运行秩序。

一是完善内控制度,健全内控机制。结合自身现状,对实物资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物资采购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完善。二是完善会计信息质量考核制度。完善会计信息质量考核制度和程序。严格规范日常的审核制度,实施相关的会计记录以及日常的核对工作,确保各项经济业务及其数据真实、完整、准确。三是建立会计信息质量月度考核通报制度,通过考核激励,不断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四是规范公出借款及备用金借款制度。对所有培训、会议等公务活动,原则上不予借款,确因特殊因素需要借款的及时进行报账处理。

7、继续加快会计队伍建设

在当前严峻的经营形势下,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快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要继续加快会计队伍建设。一是配备符合公司要求的会计人员,保证满足最基本的财务管理与核算。二是建立财务人员轮岗常态化机制,加强单位内部会计人员岗位交流与公司单位之间会计人员业务岗位交流,树立全公司“大财务”队伍理念,不断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三是加大业务知识培训力度,特别是税收培训和新准则的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税收防控意识和业务素质。四是财务管理要导入管理会计理念,必须从传统的核算型、向价值型、决策型、管理型转变,不断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

8、建立财务科长例会制度

每月定期组织召开一次全公司财务科长例会。及时掌握各单位及公司经营与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拟采取的措施、财务管理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财务管理重点工作思路等,促进公司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水平再上台阶。

9、规范财务核算与管理

一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统一会计科目、会计凭证、附件格式、会计账簿。二是规范保险经济业务,实行集中投保,按照集团公司规定,由财务部门设专人管理保险业务,统一办理投保手续及制定投保方案。三是规范走出去业务中的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体系。

10、建立财务大数据,完善经营分析。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报表及NC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好公司财务大数据管理工作,由原来手工采集升华为机制采集,利用现代信息化系统,科学有效地为决策提供依据。加强核算系统管理,透视下属单位经济运行状况。加快推进存续矿务局“NC”信息化核算工作,从2016年元月起所有单位全面使用“NC”信息化进行财务核算。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


上一条:公司荣获铜川市综合治理优秀单位称号
下一条:陕煤化集团对公司2015年工作进行目标责任考核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